APP下载

奕譞与晚清政局

2017-03-25宋永林李伟强

西部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慈禧

宋永林 李伟强

摘要:醇亲王奕譞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近代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在辛酉政变中,奕譞初显锋芒,助慈禧确立了以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而后又在甲申政潮中与慈禧同声同气,合力挤走恭亲王奕?,这不仅推动了慈禧一人专权局面的最终形成,而且自己也藉此执掌枢垣,登上人生权力顶峰。此外,奕譞主政时期的种种作为,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来清朝政局的发展。

关键词:奕譞;慈禧;晚清政局;中枢决策体制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醇亲王奕譞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近代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学界对奕譞多有论及,评价亦不在少数,但将奕譞与晚清宫廷政变相结合而作详细论述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拟从奕譞与辛酉政变、奕譞与甲申政变、奕譞主政局面的结束及其影响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说明奕譞在慈禧所策划的辛酉政变、甲申政变中的作用及其主政阶段对后来清朝政局的影响,以期推动人们对晚清政治史的研究。

一、奕譞与辛酉政变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无疑是中华帝国史上一次挥之不去的梦魇,洋人入京,国主出逃,传统的“夷夏大防”之局轰然倒塌;况此时又遭太平军起义之内忧,清政府焦头烂额之狼狈窘境,可以想见。而战争前后的清朝政局变动则更值得我们关注,这一时期的清中枢结构演变,酝酿着晚清满洲亲贵派系之间一轮新的争斗。醇王奕譞也在此时渐浮于清廷中枢,映入慈禧眼帘并与闻机要。

1861年(咸丰十一年)8月22日,“驾车北狩”的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逝,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即位,改年号为“祺祥”。咸丰皇帝遗诏又著派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至此,肃顺个人权势攀至人生顶峰,大权独揽,可谓“当时朝政机枢,盖全掌于肃顺一人之手。”[1]提及肃顺,其本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皇亲贵胄”,处尊居显。文宗即位后,“以其(肃顺)敢任事”,[2]11699渐获重用,平步青云,迭授御前侍卫、工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应当注意,由于咸丰年间入值军机处者大多是无能之辈,处事拖沓冗繁,故咸丰帝“颇任宗室及御前大臣”,[3]213这不仅使军机处所享有的中枢决策权渐渐转移至满族亲贵手中,同时也为肃顺步入中枢最高决策层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咸丰五年(1855),肃顺在载垣、端华的举荐下入内廷供奉,因其“尤善迎合上旨”,于是渐为咸丰帝所喜爱并开始“稍与论天下事”。[4]17咸丰七年(1857),外患日亟,尤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帝遇事多与肃顺商议,而肃顺也欲助咸丰帝振衰起敝以挽救萎靡之世,故深得帝上宠信并将其倚为柱石。肃顺倚恃皇帝恩眷,与端华、载垣等人相附和,排挤异己,大兴党同伐异之事,令“廷臣咸侧目”。[2]11699在咸丰帝的宠信下,此时的肃顺已是清廷中枢最高决策层中最具影响力的大臣之一了。

然而肃顺既已大权独揽,更加飞扬跋扈,招致了其他满族亲贵的不满和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利益纷争和权力对峙。咸丰帝死后,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秉政完全把早在内廷行走的恭亲王奕?、醇郡王奕譞排斥在中枢决策权之外,又不许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干预政事,终使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奕譞与慈禧、奕?三人由于共同的利益追求而走到了一起,彼此密切合作,处心积虑地要削弱肃顺一派的势力。起初咸丰帝命奕?留京主持议和事宜,只不过希望其尽力与洋人交涉,拖延时间,争取有利机遇。而肃顺等人却利用此事全力离间咸丰与奕?的兄弟关系,处处提防奕譞,捕风捉影地污蔑奕?有篡位谋反之嫌,认定奕?的谈判必不成,将恭王置于直面洋人兵锋的险境,藉由拥帝而将中央决策权更加集中在己之手中。奕?则执行“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外交方针,很快便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合约,并与洋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势力日盛。肃顺等人结党操纵朝政,对其他官僚大臣不屑一顾,甚至对奕?、奕譞也“只以六儿、七儿称之”,目空一切。肃顺不仅对奕?、奕譞极为蔑视,而且与慈禧也是势如水火、矛盾繁多。肃顺等人赞襄政务后,坚持“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更易,章疏不呈内览”,但慈禧个人对权力的欲望极强,揽权之心迫切,故对这项限制自身权力的决定极为不满。在多次拉扯与对抗后,最终决定章奏可呈内览,但“谕旨由赞襄政务王大臣拟进,皇太后、皇帝阅后,上用‘御赏,下用‘同道堂二印为凭信”。[5]44

由此可见,咸丰死后,清廷中央实行的是赞襄政务王大臣与两宫太后共执朝政、相互制约的决策体制。然慈禧太后野心勃勃,好权谋,对肃顺之辈当政甚为厌恶,暗中策动恭亲王奕?与肃顺等八顾命大臣争权,并与奕譞取得联系。咸丰十一年八月初六日(1861年9月14日),在慈禧的授意下,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近支亲王辅政,而肃顺等人以“我朝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6]94为由,大肆驳斥董氏所奏,宣称自己只“系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甚至扬言“请太后看折亦系多余之事”。[6]114在遭到肃顺一连串打击之后,慈禧十分愤怒而又略带悲伤。其时慈禧与醇王福晋相见,当谈到此事时不禁失声痛哭。由于奕譞的福晋为慈禧的亲妹妹,故二人的关系十分亲善。慈禧向其妹倾诉,说肃顺“欺我至此,我家独无人在乎”,醇王福晋随即说道:“七爷在此”。[7]94此话无疑给了慈禧莫大的信心,使其甚为欣喜,慈禧旋即令奕譞于第二天入宫觐见,加紧商议密谋政变之事,奕譞对慈禧的作用开始显现。

在慈禧谋划政变的过程中,奕?、奕譞二王的作用都不容小觑。一方面,留守在京的奕?与热河的慈禧相互唱和、壮大声势;另一方面,奕譞更是为了联络慈禧和恭王而辗转于热河、京师两地,不辞辛劳。奕譞因其福晋是慈禧亲妹妹的缘故,自然与慈禧的关系比其他王公大臣更为亲密,慈禧在平时处事中也免不了依靠奕譞的支持和效力。在慈禧、幼帝回銮之前,为了布置预期行动,尚在热河的奕譞尽心尽力,多次出入热河行宫为慈禧传递实时消息,并将太后方面的安排“随时寄知”[8]40奕?,保障了两地之间消息的畅通。在慈禧与恭王的政变计划敲定后,慈禧又令奕譞草拟罢黜肃顺等人的诏书,而醇王自目睹太后在董元醇事件中的遭遇后,对肃顺等人亦是心怀愤恨,遂谨奉慈禧的懿旨,并将草诏交由其福晋携带入宫,藏在慈安太后的小衣中,以备回京后立即宣发诏书。[5]51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七日(1861年11月1日),两宫皇太后偕同幼帝载淳抵达京师。次日即发动政变,将肃顺等人逐出军机,同时宣布皇太后垂帘暂理朝政,命奕?为议政王,入值军机,改年号“祺祥”为“同治”,此谓“辛酉政變”。事后醇王分沾当权者的胜利果实,加封亲王衔,迭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实力与日俱增。

综上所论,咸丰死后,清中央实行的是赞襄政务王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共执朝政、相互制约的决策体制。但是由于肃顺等人气焰日盛,与急切掌握清朝中央大权的慈禧针锋相对,处处相持不下。为了剿灭肃顺势力集团,慈禧与奕?等人密商篡权计策,而慈禧的亲妹夫——奕譞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在恭、醇二王的密切配合下,慈禧在辛酉年间顺利完成政变,确立了以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至此,慈禧初步掌握了清廷中枢最高决策权,而奕譞也藉此深得慈禧欣赏,为日后的上位和出掌枢府奠定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奕譞与甲申政变

辛酉政变后,掌握政权的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也逐渐发生了分裂。随着清朝政局趋于安定,最高统治阶层内部的各项利益冲突也层见叠出,由慈禧、奕?两股势力所结成的松散联盟时刻有破裂的危险。为了在与奕?的权力争夺中抢占优势,慈禧极力拉拢奕譞并与其合力对付奕?。如果说奕譞在辛酉政变中发挥的作用尚不及恭王,那么甲申政潮中的奕譞已是慈禧集团内的中坚人物了。

慈禧与奕?之间的博弈在辛酉政变后不久便开始了。同治四年(1865),慈禧利用编修蔡寿祺弹劾奕?之折,绕过同治帝,矫诏降罪于奕?,革去奕?的一切职务,并决定“以后召见、引见等项”,著派醇亲王奕譞与另外三位郡王轮流带领。[9]第一册379由于慈禧此次对奕?的打压过于严重,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故不久便恢复奕?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的职务,但被剥夺了“议政王”衔。奕?的权势经此遭受重创,已不足以对慈禧构成太大的威胁,慈禧的权力与日俱增。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崩逝后,在慈禧的操纵下,奕譞之子载湉入嗣继承大统,是为光绪帝。慈禧凭借挟持幼帝得以继续垂帘预政,奕譞亦因其子尊居帝位,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也不断上升。光绪七年(1881年),与慈禧共同垂帘预政的慈安太后辞世,慈禧得以独揽垂帘大权,奕?则愈加势微。然慈禧并未由此束手,而是加紧打击奕?势力的步伐,等待着一个可将奕?完全罢黜的机会。光绪九年(1883年),法越战事持续蔓延,中越边境局势急转直下。值此紧要关头,慈禧“著醇亲王奕譞会同筹办”[10]301法越事宜,给予奕譞更大的权力并借此抗衡以恭王为首的枢府。是年冬,中法战争正式爆发。由于入越对法作战的清军将领畏敌如虎,鼠首两端,致使北宁、山西等边疆重镇相继沦于敌手。前线一连串的败绩传至京师,举朝震动,责言四起。1884年4月3日,祭酒盛昱上折请将军机处交部严议,慈禧遂握住此良机,将战局失利的主要罪责归咎于奕?一人。就在盛氏之折呈递的次日,“皇太后在公主府传膳(醇王进)”,[9]第四册1817与奕譞密商政变事宜。待一切准备就绪后,8日,慈禧宣发上谕,曰:“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尤巨,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而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奕?著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双俸,开去一切差使,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完全罢黜了奕?的职务及其领导的军机处班子。同日,命礼亲王世铎、工部左侍郎孙毓汶等五人入值军机处,组成了新一班中央政府。次日又宣布以后凡“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11]1675

至此,奕?权力尽丧,奕譞取代奕?而实掌枢垣,成为新的中央政府领导人;对慈禧而言,是完成了最后的扩权计划,成为清王朝实际上握有最高决策权的女主人。这也表明辛酉政变后确立的以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就此瓦解,慈禧一人独裁专权的局面由此开始。

奕譞在慈禧与奕?的博弈中把握时机,稳步爬升,终于成为掌握枢府实权的晚清重臣,在光绪初年的政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奕譞出色的个人表现和不懈努力。近人费行简评价奕譞“仪表俊伟,工骑射,负气敢任事,聪颖弗逮其兄?,而劲爽过之”,[12]73尤其在理。奕譞的聪明才智自然不及其兄奕?,但也有不少使奕?难以望其项背的品行与资质。在“劲爽耿直”心性的影响下,奕譞对于某些事关国运民生的大计也十分上心。奕譞不仅敢于任事,而且为官清正廉洁、品行端正,“势虽赫奕,而励廉隅,包苴不入……操行为诸王冠。”[12]75当时李鸿章将各关隘进账之盈余及矿场、轮船公司之股份赠予朝廷重臣,面对诱惑,奕?亦不能自持,但“独譞勿纳”,[12]75保持着应有的操守,在这一点上其兄奕?不免稍逊一筹。纵观奕譞执政前的为官历程,其始终坚守清正稳重的作风,几乎没有因品行不端而遭人构陷之事,这不仅使得奕譞仕途平步青云,而且也为日后执掌枢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凝聚在奕譞周围的一批在朝实力派官僚,亦是他的势力集团。奕譞固然胆识过人,品行廉正,但仍需借助诸多方面的力量以完成自己的目标。其中最为出色的智囊谋臣便是孙毓汶。孙毓汶早年曾在乡举办团练,由于拒绝捐饷而遭参劾,奕?将之“革职发新疆”,[9]第一册90孙毓汶自此嫉恨奕?,两人积不相能。中法战事开启后,“毓汶以习于醇亲王,渐与闻机要”,[2]12371成为奕譞的重要谋臣。慈禧决计打压奕?时,知晓“醇亲王奕譞亦与恭王不恰,授意孙毓汶,密先拟旨”,遂成光绪十年甲申朝局之变革。[13]508此外,光绪初年形成的清流派也是奕譞集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法战争爆发后,奕譞主战,声言“法兵一日不退,我入越之师一日不息”,[14]第五册40与清流派“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15]252的主张一拍即合,加速了慈禧、奕譞与清流派的结合。当然,奕譞能够出掌枢府最重要的还是慈禧在背后的扶持。前文已论,奕譞在辛酉政变中为慈禧出力不少,这使得慈禧对奕譞更是青睐有加。而慈禧垂帘后,反之又大力扶持奕譞,成为了奕譞上位路上最有力的支撑。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奕譞最终借甲申之局执掌枢府,登上人生权力顶峰。

甲申政潮后,中法越南争端亦是奕譞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奕譞考虑到中法两国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没有了以往“以我兵数计之,何不能驱逐”[14]第五册48的自信了,其一直以来所持的主战论于此时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洋人和谈成了奕譞的主要倾向。奕譞执政后,很快便令李鸿章“通盘筹画,酌定办理之法”,[11]1686加紧与法国进行谈判以求息事宁人。最终法国凭借合约取得了在越南的宗主权,基本上达到了原有目的,愉快地赞扬“七爷和他的朋友反倒是主张和平进步的”,[16]149奕譞由此获得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在甲申政变后确立的慈禧独裁专权的中枢决策体制下,奕譞虽已执掌枢府却仍事事听命于慈禧,其终究还是慈禧控制下的傀儡人物,成为了实现慈禧个人私欲之工具,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修建颐和园一事。奕譞逢迎慈禧的意向,想方设法筹措工程经费,甚至“假巡阅为名,赴天津与李鸿章筹商移用海军经费”,[17]79尽力满足慈禧的奢靡之欲。虽然奕譞对慈禧献媚不遗余力,但其在执政后仍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渐改变自己以往的固执观念,积极向西方学习,“继承了奕?的洋务思想”,[18]推动了晚清洋务事业和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对于奕譞主政之功绩,学界已有专文探讨,在这里不再赘述。

三、奕譞主政局面的结束及其影响

前文已论,甲申政变后,慈禧的扩权计划业已完成,奕譞遂转身又变成了满足太后个人私欲的工具,此实乃甲申政潮后所确立的中枢决策体制之最明显弊端。奕譞主政局面结束后,其对慈禧谄媚邀宠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渐次显露出来,在这里还应首先提及颐和园修治工程。奕譞身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大臣,竟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为奉迎慈禧而将精力注于颐和园修治工程中,以致海军衙门阳为国家海军总筹机构,却阴行填补慈禧私欲之事。加之掌管国家财富税费的户部尚书翁同龢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心存芥蒂,将私怨带入公门,国库拨于李鸿章之海军经费又少。自身发展经费早已捉襟见肘,更无筹措渠道,北洋海军虽贵为清王朝重要的军事力量,但其惨淡前景似不难想见。自颐和园工程大兴之后,北洋海军再未新添一舰,这不仅使得舰队总吨位为邻国日本所超越,而且舰船质量与管理体制更是远逊后者,总体实力逐渐落于下风。国家主要国防力量之削弱,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必然是对外战争的失利。果不其然,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为结局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为国人所诟骂的《马关条约》,民族尊严因之大受侮辱。此处所指种种,并不是埋怨奕譞要其为甲午战事失利负全责,而是阐明所发生之事实,理清后续局势的发展脉络。甲午战败发生在奕譞作古后的第四年,两者之间联系的紧疏仍需进一步考证,故今人不可妄加指责。但平心而论,奕譞为慈禧修园而劳民伤财,以致此间大量财款流入宫廷并作享乐之用,而不是用于国事正途,对国家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损失,这是我们需要承认的。

奕譞执政期间,随着载湉日渐成熟年长,其亲政的愿望愈加迫切,但慈禧对光绪的控制依旧严密,处处压制幼帝之锋锐,帝后之间的矛盾与不和已渐露雏形。而奕譞毕竟为载湉的生父,自己儿子的未来前景也是其极为忧虑和上心的问题。奕譞多年以来尽心服侍慈禧,甘当慈禧军中的马前卒,对慈禧的大小决策言听计从,这不仅是为了保全自己,更是为了载湉而考虑。作为父亲的奕譞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向慈禧献媚阿从,在让慈禧认识到其诚意和忠心的基础上,搭起促进慈禧与载湉之间关系的桥梁,最终希望载湉能够顺利地实现亲政。由此看来,奕譞为慈禧的颐和园修治计划大费周章,力促工程按期完成,“一则表示光绪对西太后的孝敬,一则使西太后眈于游乐就不干政了”。[19 ]227奕譞在世时,尚能凭己之力设法调和帝后之间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然而醇王薨逝后,帝后对立格局中最重要的一个缓冲点便宣告消失,帝后之间的矛盾得不到缓解,必然会导致激烈的冲突与对抗。甲申政变后,醇王一派掌控了军机处;待到醇王薨逝后,其势力集团中的重要人物皆被慈禧收入麾下,继续为慈禧垂帘效力,渐而形成后党集团。而光绪为撑起己之门面,大力扶持其师傅——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同龢,令之参与机务以对抗枢府内的后党势力。翁同龢也秉持帝意,重整旗鼓,广泛罗织由科考新晋之少壮派官僚,最终与维新变法派合流而围绕在光绪帝周围形成帝党,从而催化着清朝满洲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又一轮新的争斗——帝后党争。

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奕譞重病不起,“上亲诣视疾”,不久便逝世,终年五十一岁。鉴于以往奕譞对自己的付出与忠心,慈禧亲自前往祭奠,以示抚恤。并定奕譞的称号为“皇帝本生考”,谥号“贤”,配享太庙。宣统皇帝即位后,又将称号定为“皇帝本生祖考”。[2]9111奕譞生前便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死后也布满光环、影响深远。奕譞去世后,其子载沣承袭王位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仪入承大统,是为宣统帝;而其父载沣以摄政王当国,成为清王朝最后几年里的实际最高领导人。载沣以二十五岁之年龄摄政当国,其政治经验固然缺乏,无法妥善处理鼎沸的内外局势;而又继承了其父奕譞柔弱的性格,谨小慎微,少有敢于冲决一切之果敢毅力,难当大任;更甚是承述父志,排斥汉人,丧失了汉族地主阶级对满清统治集团的向心力,终致清王朝国势骤衰,在革命军震天的杀声中走向灭亡。在清王朝最后的几十年中,载湉、溥仪接连登极,醇亲王府俨然成了皇帝的“制造府”。在那个民主未及、民智未开,“人治”等观念依然盛行的年代里,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与表现无疑会对国家前途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设若奕譞能时时刻刻牢记国家民族责任,合理处理慈禧个人欲望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继续为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并谆谆教诲载沣,以身作则,使后者可充当领导国家之重任,清王朝也许不会在奕譞死后仅二十年里便迅速灭亡。总而言之,奕譞主政时期所留的遗产有利有弊。一方面,奕譞主政时期采取种种举措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铁路、电报、海防等事业的建设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此点学界业已探讨清晰;另一方面,奕譞主政期间对慈禧献媚逢迎、言听计从,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致使其死后的政局更加动荡,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但增不减,削弱了满洲贵族统治阶层的实力,无力应付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专制腐朽的清王朝最终沦为了新时代的弃儿。

四、结语

1861年咸丰帝死后,清廷中央实行的是赞襄政务王大臣与两宫皇太后共执朝政、相互制约的决策体制,但实权却掌握在肃顺一派手中。在慈禧与肃顺之间激烈的权力争夺拉锯战中,奕譞初露锋芒,与恭亲王奕?密切合作并助慈禧在辛酉年间顺利完成政变,确立了以皇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奕?执掌枢府为主体的二元决策体制。经此变革,慈禧初步掌握了清廷中枢最高决策权,奕譞也藉此深得慈禧青睐。辛酉政变后,慈禧与奕?又为完全夺取清中央最高决策权而发生了激烈冲突。为了在与奕?的权力争夺中抢占优势,慈禧极力拉拢奕譞并与其合力对付奕?,奕譞也唯慈禧马首是瞻,凭己努力成为慈禧集团内的中坚人物。1884年,慈禧和奕譞借中法战事失利向奕?发难,并将其逐出军机,此谓“甲申易枢之变”。至此,慈禧完成了最后的扩权计划,成为清王朝实际上握有最高决策权的女主人,慈禧一人独裁专权的局面由此开始;而奕譞也取代奕?成为新的中央政府领导人,执掌枢府达七年之久,登上人生权力顶峰。此外,奕譞死后,其主政时期的种种作为,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来清朝政局的发展走向,这其中利弊兼有之,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参考文献:

[1]章士钊.热河密札疏证补[M].文史(第二辑),1963.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李慈铭,吴语亭.越缦堂国事日记[M].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二十五年.

[4]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一)[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

[5]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一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东方杂志[J]第十四卷,第十二号.

[8]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册)[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57.

[9]翁同龢.翁同龢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清实录(第5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2]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近代名人小传[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13]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14]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15]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涧于集(奏议二)[Z].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16]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中国海关

与中法战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7]胡思敬.国闻备乘[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杨益茂.奕譞与洋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00(2).

[19]萧一山.清代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作者简介:宋永林,男,山东冠县人,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李伟强,男,浙江嘉善人,作者单位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慈禧
李莲英:“老油条”求生欲爆棚
太后过年
慈禧喜欢野大夫
第二十三回 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慈禧:真的是个“好吃家”
20世纪初慈禧肖像的对外宣传及跨文化传播
慈禧照相
慈禧的冬季特别娱乐节目
慈禧御人
慈禧的娱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