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人才“四步四化”培养模式
2017-03-25李堂兵
李堂兵
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66年,作为老牌职业技术中职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为“四川省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职业综合培训基地”“成都市青年职业见习基地”“西南航空港开发区技能技术培训中心”。经过50年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发展,学校现已建立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龙头的优势专业,依托与学校校办企业四川齿轮厂工程机械配件分厂开展校企合作,并以培育数控加工等新兴专业人才为方向,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果。
“四步四化”模式改革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培养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希望年轻的一代坚定创新超越、产业报国的远大理想,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做贡献。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迫切需要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由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立足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培养一大批“有理论、有技能、有思想、有抱负”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壮大的必然趋势。
制造业承担国民经济建设的主体作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现已进入全球三大制造强国阵容,2012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20%,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 数控加工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制造和运用一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近年来,数控加工制造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主要按照以下方式发展:首先,设备及加工智能化走向越来越清晰,智能制造系统已经建成以人为主要决策核心的人机和谐系统向以机器为主体的自主运行转变。其次,向服务型制造转向,过去十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局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数控机床也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流程,然而未来如何依赖于从加工制造的末端向提升功能的价值高端迈进面临挑战。第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而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将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主旋律。从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数控技术的应用会通过数控技术的集成平台,形成新的信息集成平台系统,并朝着数控技术综合能力平台发展。
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战略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成渝经济区域的建设,学校所处双流及成都周边工业区,随着工业区建设加速,一批特大型工业项目集群涌现双流,这片热土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这意味着双流区将急需大批机电专业人才。但相关调研显示,该区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只占3.5%,中级技工也只有24.5%。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这更加突显了学校所处的成都双流区急需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技能人才的迫切作用,因此,也为学校开展数控加工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
“四步四化”模式改革的做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优势核心专业,专业建设早基础配套雄厚,目前已建成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拥有设施设备价值约1300余万元,包含各种先进的数控设备和生产线291台套的实训工厂。成为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在专业建设中始终以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为总领,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来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师资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充分发掘师生价值为核心,重点实施专业学科的教学改进。
精心构建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从技工院校教学特征出发,紧扣把关培养学生质量这一主题开展技能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精心构建基于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四步四化”培养模式的培养体系,并由四个分支体系构成。
技工文化育人体系 我们认识到用文化激励和引导人在现代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学校作为老牌职业技术中职学校,在自身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始终将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魂。
首先强调学校发展五十年形成的技工文化是人才队伍建设思想基础。为此,通过各种层面进行宣传学校发展进程中的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氛围,有意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感到被尊重、器重和爱戴,拥有成就感、荣誉感、自豪感,充分发挥文化在教学引领方面的“指挥棒”作用。
其次,凝练培育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特有的“专注精神”,通过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熏陶,經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与锻炼,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岗位成才,实现技能改变命运的理想。
教学师资评价激励体系 本体系的制定主要以激发专业教师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为目的,在不突破国家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丰富完善学校师资建设的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激励分配制。以“技能提升”和“业绩贡献”为主导,制定数控专业二次收入分配办法,加重技能资质对薪酬的影响比重,即专业受聘教师除每月享受一定的的技能津贴外,增加“活工资”的比重,分别采取将奖金分配持续向技能要求高的教学岗位倾斜、向骨干精英倾斜、向业绩贡献倾斜、向岗位创新倾斜。
第二,完善评先推优制。将教师取得的资质和学习能力作为评先推优的首选条件,从制度上引导专业教师主动提升资质能力,学校主动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机会。
第三,实施绩效倾斜制。以“打破大锅饭、消除慵懒散,业绩贡献优先”为目标,强调专业教师在教法创新和教学方面的示范作用,对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名次或申报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的老师,以及在带学生方面成绩显著的老师,在业绩同等情况下,年度绩效考评向上一档次倾斜。
第四,打通多轨发展制。在职业发展通道上,首先打通“教师+技师”多轨发展通道,鼓励青年教师走技能技术型发展道路;其次打破原有专业限制,引导本专业教师开展跨专业学习,帮助专业师资科学规划专业发展路线。
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根据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数控专业师资的建设在坚持技能型人才传统培训培养模式基础上,本着先主后次、先急后缓的原则,采取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速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法,重构开放包容的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第一,制定数控加工人才培养规格。指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统筹安排,分别理清中职数控人才需求的范围和层次,内容包含现阶段人才需求的短期目标和生产任务拓展的中长期计划,两者相结合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计划。
第二,开发人才培养课程。我们认为课程开发是技能人才培养的灵魂,由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组织相关专业知名专家、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员组成项目组,针对性开发适合中职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教材和实践项目确保该专业技能人才的良性培养。
第三,进一步完善培养师资建设。对于师资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采取一手抓紧学校资源,通过学校管理层引进优质师资资源;一手利用实训工厂资源,依托工厂专业技能人才开展自有师资储备。
质量控制保障体系 通过在学校层面搭建起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开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的师资与学生的能力显性和隐形的研讨与研究,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效果与质量。实施中根据数控加工技能的特点,通过收集人才信息、评估培训效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中的偏差等过程,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的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同时成立了校级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进一步完善“培养”“评价”“使用”“督导”等制度。
“四步四化”模式的培养模型
根据事物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经过全面摸底调查分析论证,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制定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纲要》,以培养适应未来数控技术发展的中高职技能衔接的中职技能人才为切入点,提出人才培养立足生产实践的观念,制定可量化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结构”的培养目标,确立了“四步四化”的人才培养路线图,明确并塑造中职阶段技能人才培养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专业能力、行动能力、职业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依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技能工人成长成才的必经过程为时间轴,充分考虑了中职阶段学生心智的特殊性,分析总结影响中职学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提炼技能人才培养的一般过程和逐级推进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了数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型。其模型结构按照兴趣启发、潜能激发、尖子选树、高端培养进行过程实施,采取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效改善了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过程,符合当前数控加工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
“四步四化”模式的具体实施
第一步采用线性组织形式以点带面全力构建“教学内容模块化” 过程采用“教师推荐、专业部把关”的模式选拔有志于从事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再从班级到整个专业部层层选拔淘汰,确保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选拔出那些实训认真的学生,优先进行实训,再由这部分学生做老师的助手,带动其他学生实训练习。然后,结合实训基地当前的生产情况,优先安排学习认真的学生,进行到产训一体生产性实训中去。这一环节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经过我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体现了“够用、实用、有储备”的原则,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用专业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编写,所有专业课程均以模块单元的形式呈现。课程梯度推进由粗到精;由简单工序到复杂工序,循序渐进。对于最终能进入到精加工、复杂加工工序阶段实训的学生,帮助树立一种学习自豪感和成就感。采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起到因材施教、以点带面、鼓励先进的作用,有利于选拔出优秀学生,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兴趣中去。
第二步开展校内全员竞赛营造技能氛围实施“人才选拔项目化” 我们认识到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在于不断地比拼和差距认识的过程。因此,充分开展学校内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同时借助竞赛平台,提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标准,促使中职学生改变只重理论不重操作的短板。按照“人才选拔项目化”来推进教学尖子选拨工作。为此,学校将每年4月定为“技能竞赛月”。组织开展各专业的的技能竞赛。考核过程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竞赛准备期间要求强化技能竞赛的培训指导力度,选拔推荐重点培养对象参加技能竞赛,通过专业优秀技能教师团队集中指导选手进行接受深层次、系统性赛前培训,提高参赛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操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将学生技能竞赛成绩作为教师能力的重要评价手段。对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在职业晋升、选拔任用方面优先考虑,并作为绩效等级评定的重要指标,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步拓渠道定计划“教学过程工作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尖子 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数控加工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建设中,依据专业实际情况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采取项目带动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共育高技能人才,并灵活运用培养措施丰富技能人才培养内涵。具体按照“教学过程工作化”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新型专业教学模式。数控加工专业选拔学校每年一度的技能竞赛中优胜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组建技能尖子班模拟企业生产流程,贯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技能尖子班在日常行课时,随班跟读;在放寒暑假时,组班学习,主要强化技能训练,实施项目培养法。重点放在技能提升上,以解决操作技能短板作为人才培养课题,兼以少量的专业理论学习。
针对学生设定技术瓶颈,由学生和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组成项目攻关组,通过技术攻关以及攻关成果固化的过程,提升受训学生操作水平,拓宽技能视野。其次,充分运用实训工厂资源共同培养技能尖子,将技能训练项目又转向以加工实际产品为课题,达到课题项目训练的熟练和提高。每期技能强化训练结束,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课题技能评价,以检验老师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建立起以工作业绩考核为重点,兼顾理论知识考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并重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丰富了学生的培养路径促进了学校人才的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步创办高级技工班,深度实施“教学环节企业化” 为了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为优秀学生的提升和拓展提供平台,每年学校选拔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胜的机械专业二年级学生,组建高级技工班。这部分学生脱离原所在班级,重新组班,并由学校技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张平老师担任技能培训教师。进行高端孵化,纵深培育高技能人才。实施“教学环节企业化”,利用技师工作室模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校办工厂和技师工作室的优势,以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更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等,實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这部分学生周一至周四的白天进行技能强化训练,课题上提高难度,技能训练上实施产训一体,培训场地上校内校外齐头并进。晚上和周五全天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每届高级技工班的学生技能水平都能大大提升,都能承担实训基地大部分的生产加工任务,并能协助老师指导低年级学生实训练习,起到助教作用。每年参加省市技能竞赛都能获得大奖,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四川省和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也成为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四步四化”模式的人才示范效果
通过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四步四化”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师资质量显著提升,在现有专业教师94人中,双师型教师占到79人,其中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高级技师8人(全区只有我校8名),技师16人,多位老师在成都市各项技能大赛取得优秀成绩。在学校师资改善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成长和就业空间,在每年举行的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年年获大奖,其人才示范效应逐渐凸显。现学生除升学和自主择业的而外,实现百分之百就业,尤其是应用型数控专业学生,几乎都有多家企业争抢。今年我校计划招生700人,结果报名有900多人,实际到校800多人,有几个专业爆满停招。
我校通过立足技工教育,在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改革探索过程中逐渐培养造就了一支数量足、质量优的职业教育专业师资人才队伍,在面对“十三五”以来技工教育新常态下,我们将以应用型数控技术人才“四步四化”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为先锋,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匠人精神”的基因具备更加坚实的成长载体和时代特征。
(作者单位:成都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