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全国舞蹈艺术理论及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优秀论文选登

2017-03-24于平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理优秀论文舞蹈

专题:“全国舞蹈艺术理论及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优秀论文选登

引言:2016年10-11月,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全国舞蹈艺术理论及评论人才培养”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学子——其中有许多已是小有作为、不乏业绩的硕士、博士、副教授、研究员参加了学习。笔者有幸被聘为班主任,为这个“人才培养”出了一份力、尽了一份心。本次由《民族艺术研究》刊发的5篇文章,可以看成这个班结业成果的一次展示——其总体上从两个向度着眼:一是专注某种现象(主要是创作现象)来阐发舞蹈的学理,这其中既有宏观的《试论军旅舞蹈创作中民族民间舞元素的运用》,有中观的《反思表达创新——从〈精卫〉〈唐婉〉〈长恨歌〉看万素舞剧创作的审美特征》,还有微观的《梅卓燕书法舞蹈〈狂草〉的创作研究》;二是精研某种学理来解释舞蹈现象的,如《“经典改编”舞蹈的前、后文本关系试推》尝试“符号论美学”的“试推”,又如《原始巫风对楚地乐舞的浸漫与影响》呈现“文化人类学”的“浸漫”。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和老师们的指导,“全国舞蹈艺术理论及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的50篇结业论文虽不乏青涩却显露锋芒,虽仍有困顿却鼓足了勇气,虽行走在途中却明朗着目标……其中已有部分文章被《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刊用。就某种意义而言,《民族艺术研究》这次开设的专题是这个“人才培养”项目的延续和进阶;但同时,这个“人才培养”项目,又为中国舞蹈理论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凝聚了青春的力量。

(于平)

猜你喜欢

学理优秀论文舞蹈
优秀论文名单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大理大学学报》2014年自然科学类优秀论文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我和舞蹈
“新常态”概念的演进与学理支撑
IL-4 drives microglia and macrophages toward a phenotype conducive for tissue repai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