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舢舨

2017-03-24王要彪

参花(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功夫茶行当堂哥

◎王要彪

小舢舨

◎王要彪

那条小舢舨从过去蹒跚而来,穿梭漂浮在南海边的港湾,遗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和尘世的沧桑。爷爷从他的父亲手中接过,撸了一辈子,临走时传给我大伯,说我大伯没文化,人又老实,这条小舢舨给他,日后供他养家糊口。

当年,爷爷就是在港湾上靠撸这条小舢舨谋生,和奶奶支撑一个家,抚养四个子女。虽然家里没有丰厚积蓄,但有吃有穿的日子在这小镇溪墘上过得还算滋润。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这小镇溪墘的人主要靠出海捕鱼或从事与捕捞相关的工作谋生。那阵子鱼产丰富,包帆船出海回来的景象是满载而归。由于小镇码头设施简易,未能满足潮涨潮退包帆船归家的渴求,依然只停泊在入港的溪中央,上落靠舢舨接驳。爷爷人缘好,大伙喜欢与他打交道,爷爷也肯干,这样就固定了几对包帆船接驳行当。

接驳的行当就是负责出海所带杂物和船员的上落。行当规矩是包帆船每次出海捕鱼多少按实物比例给报酬。爷爷的这份报酬,奶奶留些自家吃,剩余拿到市场卖,换回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奶奶每天求神拜佛保佑天年风平浪静,包帆船鱼满仓。

大伯是长子,比我父亲大十五岁,他十二三岁就上船,撸舢舨的把式是爷爷手把手教的。时间久了,大伯的身上有了爷爷撸舢舨的影子。

爷爷知道自己总会有老的一天,像他父亲一样离去。他趁还有机会,买了条大红木,请修船师傅将小舢舨拖到海边沙滩上进行整修,重点是对舢舨的龙骨加固,直到凭自己多年撸船的经验满意为止,随时准备交给大伯。

大伯生有六子,儿子长大结婚后房子不够住,我父亲念手足之情,将分给自己的祖屋给了大伯家。大伯继承了爷爷的行当,继续在溪墘撸舢舨谋生,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在家乡算得上小康。祖屋旧貌换新颜,建成了小楼房,堂哥们各分得新屋。

奶奶过世时,我们回去奔丧,我开始与大伯家往来。也刚好学校放暑假,我在大伯家住了有半个月,堂哥们带我出去玩,到街上吃家乡小吃。让我开始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有趣的事还是堂兄弟加上我七人,撸着舢舨从溪墘出发直到港口,在浅海滩兜圈。这是我最开心的一次游玩,童真无瑕,欢畅的笑声和涟漪海花荡起的浪声,化成生命的回响,注入心田难以忘怀,美好记忆陪伴我成长。

光阴似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多年的思念,使我回到家乡探望大伯一家。这天,我们吃过晚饭后,一边品堂哥的潮汕功夫茶,一边聊天。也许是那次出海的邂逅,我与这舢舨之间有着一种别人无法理解的、离不开舍不弃的感情。正是这份情,使我长大成人后对家乡格外眷恋,对家人多多牵挂,总想着家人团聚才是最完美的亲情。

当我提起这条舢舨时,大家犹豫静默了片刻,大堂哥呷口功夫茶,带着积怨的口气长叹一声:“你们不在家倒是轻松,我们留在家整天忙亲戚朋友的红白事,时年八节拜祀祖宗的事情。物价上涨,挣钱的事又不好做……细叔与你都从未回来理过这事。舢舨多年失修已破烂不堪啦,就在门口溪畔。”

这番话让我五味杂陈,一时无法呷下堂哥的功夫茶,茗香随茶凉散尽,未曾再续,茶的缘分也会就此断结。我谈不上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因为我从没在此生活过,仅是我家乡而已……突然间我的脑海如同这波溪水,潮来潮去,有欢喜也有愁。

仿佛,那一半已沉入溪畔水里的舢舨像我的爷爷、我爷爷的爷爷那消逝的佝偻躯体,离我们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功夫茶行当堂哥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吃喜酒
吃喜酒
“工夫茶”与“功夫茶”不是一回事
茶杯里的禅道
爱你,就和你成为“等式”
茶杯里的禅道
表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