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
2017-03-24郭亦琛
◎郭亦琛
答案在风中飘荡
◎郭亦琛
他们用理想的双刃披荆斩棘,用信念的明灯照亮前方,走出一路精彩,一路高歌。“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题记
一六〇八年,一名二十二岁的江苏青年,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家乡,开始了远游。三十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伟大成就。
他的名字叫徐霞客,出身富庶家庭的他,没有选择走寻常的科举仕途之路,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徒步跋涉,用一双脚丈量着祖国的壮丽山河。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原野边塞。他饱尝了旅途的万千辛苦,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最终撰成了六十万字的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他本人也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而名传后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政坛巨擘,还是文学巨匠,抑或一代学者,乃至莘莘学子,人生的广度、深度、高度,都与“走路”密不可分。
“走路”是一个不断磨砺、成长成熟的过程。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生命如同江河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磨砺,让人们走向成熟;磨砺,让人们在历经风雨后见到彩虹;磨砺,让人们在百折不挠中收获荣耀,在百炼成钢后迎来辉煌。
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苏轼的名字称得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他的人生之路坎坷多舛:进京应试,名动京师,自请出京,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山再起,筑建苏堤,流落儋州……曲折多变的人生之路上,他历经磨难而笑对人生,他坦荡旷达,走过波峰浪谷。宦海沉浮的仕途之路,他做到了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光照千古的文学之路,其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其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其词,如海雨天风,指出向上一路。浓墨重彩的书画之路,他善于书,工于画……苏轼在不断磨砺中,走出了人生之路的别样风采。
“走路”也是一个上下求索、奔向目标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如一盏明灯,映照着人类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更有泥泞沼泽。人生的目标也许更多时候是云遮雾绕、水阔山遥,只有孜孜不倦地努力,不懈地进取求索,才能渡过激流险滩,越过层峦叠嶂,穿过山重水复,迎来人生道路上的柳暗花明。这样,一个人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成熟,成为真正刚强有为、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书写出最精彩、最壮美的人生华章。
人的一生中,走什么样的路?走多少路才能由青涩走向成熟?走多少路才能走得更远,走到更加光辉的未来?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路,或容易或艰难,或短暂或漫长,或顺畅或曲折,或欢快或沉闷。但只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胸怀理想抱负,笃定执著地走出自己的精彩,他就称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走路”让我们收获勇气,收获希望,收获精彩。“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我们应该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系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文1实验班)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