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便给孩子扣上“小气”的帽子
2017-03-24周金萍
文/周金萍
别随便给孩子扣上“小气”的帽子
文/周金萍
只有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真心愿意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他才是快乐的,而这样的分享也才是有意义的!
放学的时候,我把下午收到的山区老师发过来的照片给女儿看,她快乐地欣赏着。照片上是山区小朋友们在试穿衣服、分书、分玩具的情景。一周前,我和女儿号召她的同学、邻居们为山区小朋友捐衣服、书和玩具,几天后,这些物品经过长途跋涉,被送到山区小朋友手中。
翻看着那些照片,突然女儿兴奋地叫道:“妈妈,快看!这是我的书,一年级时在读书节上买到的旧童话书!”是啊,我知道这是女儿最喜欢的一本书,难道她“小气”的毛病又犯了?可当时女儿捐出那50本书时,我是让她检查过的。
“捐给这个小妹妹你同意吗?”我指着照片说。
“同意啊!挺好的,看来她也很喜欢看书呢!”女儿幸福地说:“我以后再给他们多捐点儿书。”
晚饭的时候,我问女儿:“你今天带的那么多水果都吃完了?”
“没有,我分给桐桐、航启和然然了,他们都没带,”女儿笑着说,“我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想吃。”
“哦,那下次你没带水果的时候,他们也会分给你吃吧?”我故意问。
“妈妈,不能跟他们要!老师说送出去的东西不能要回来。我下次没带的时候也不跟他们要!”女儿认真地说。
“呦,你还挺义气的。”我赞美道。
“那是,分享快乐嘛!”女儿开心地说。
我突然意识到,曾经那个满口“我的、我的”的小女孩,俨然蜕变成了一个懂得分享的小天使了。
记得女儿刚上一年级时,每周一中午放学后都会和几个同学到小公园玩半天。那时我们几位妈妈总鼓励孩子跳绳,因为体育课要考跳绳,几个孩子都不太会跳。有一次,几个同学都没带跳绳,只有女儿的跳绳在书包里,但她舍不得把跳绳借给同学。我劝了半天,可她回应我的就是那句话:“我的、我的,这是我的跳绳!凭什么给他们?”她跳累的时候,我把跳绳给一个同学用,她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要人家一停下来,她立刻把跳绳夺回来,然后飞一般地跑开……如此反复几次,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从幼儿园开始,女儿就对自己的东西护得死死的,小朋友对她越来越疏远。
有一次,我把女儿的情况向一位好友倾诉,她告诉我:孩子护东西,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安全感、不自信、怕别人夺走属于她的东西;你想想自己,平时是不是很多时候都替孩子做主,不经她的同意就把她的东西随意分享给别人?
我想了想,自己还真有强行替女儿分享的行为。女儿大概一岁多的时候,有个邻居带孩子到我家玩,她儿子很喜欢我女儿的小喇叭,考虑到女儿有两个类似的喇叭,在小男孩回家的时候,我就自作主张把一个小喇叭送给了他。女儿两岁多的时候,去小男孩家玩,还记得那个小喇叭是她的,非要拿回来,可我为了自己的面子,死活不让她拿。我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可它却深深地烙在女儿的心里。后来,每次让她跟别的小朋友分享的时候,她都会反抗:“我的、我的,这是我的!凭什么给他?”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学着替孩子着想。在她一年级下学期时,班里成立了一个流动图书馆,女儿有很多图书,又喜欢看书,于是,就有同学向她借书看。女儿最初很担心:“妈妈,同学要借我的《80天环游地球》,我怕他借了不还,不敢借!”
“没关系!你跟他说,这是你的书,是借给他看的,他看一周后需要还给你!”我开始引导女儿。
“那他就是不还给我,怎么办?”女儿忧心忡忡。
“他不还你,我帮你要啊!我让他妈妈买一本给他,把你的书还你!”
“那好吧!我试试。”女儿很小声地说。
经过两年的借书活动,女儿悄悄发生了变化:她明白了“借”和“给”的不同,也不再害怕借东西给同学了。除了借书,在生活上、在和小朋友玩耍时,我都试着保护女儿,我跟别的小朋友强调:“这是宇瑶的东西,你想玩就去向她借;她答应给你玩,你可以玩,但她想拿回去时,你必须及时还给她!”另外,在把女儿用不着的东西送人时,我都会征得女儿的同意和确认。
慢慢地,女儿从“小气”开始变得“豪气”起来,也开始懂得“分享快乐”。我也开始懂得: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家长“乱分享、强制分享”所造成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分享之前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只有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真心愿意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他才是快乐的,而这样的分享也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