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被考量的“行善成本”

2017-03-24张莹

参花(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张莹善者考量

◎张莹

该被考量的“行善成本”

◎张莹

将“行善”与“成本”相提并论,看似是将这一高尚行为世俗化,但对应现实,将行善成本考虑进具体的行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有效的。我们的社会呼吁更多的“行善之举”,但为了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使更多的人受益,“行善者”不仅要“心中有情”,更要“心中有数”,也只有这样,“行善”才可以行之有效,效之持续。

考量 行善成本

“成本”原是属于商品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生产中需要消耗的资源、货币及其对象化。而随着概念之间的融合,“成本”的外延和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而其本质仍是指一种有偿或无偿的价值牺牲。“行善”是一个公益名词,“行”是行为,“善”是善事,也就是以善为本、做事助人。日常中,我们对“行善”行为的认识往往更强调其具有的社会公益性,所以“行善”备受社会提倡与赞扬。将“行善”与“成本”相提并论,看似是将这一高尚行为世俗化,但对应现实,将行善成本考虑进具体的行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有效的。

近几年来,社会上对“路人摔倒扶不扶”问题的“辩论”早已不觉新鲜。细细想来,扶起摔倒的路人本身是一件很日常的小事。在潜意识中,当看到有人摔倒在地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伸出援助之手。而在“助人者被讹”的标题第一次出现在头版头条后,在“扶不扶”的论证日益激烈时,在伸手援助的本能变成对事后被讹的担心时,“行善”行为本身就已经开始变质,由一种自由自觉的意识变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犹豫之举。究其原因,在于社会中存在道德考量的盲点,即对“行善的成本”认识不足。

在我们看来,作恶多端受到惩罚、付出代价是理所当然的,而在“行善”时考虑“付出成本”则为人不齿。其实,任何的实践行为都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任何付出都会有相应的价值牺牲。我们片面强调“行善”行为的无偿公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用“公益”的幌子遮蔽了实践的客观规律,更是以“公益”的名义对行善者进行了“道德绑架”,仿佛只有不计一切后果的付出,不考虑任何利益的回报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行善”。而这种单方面无偿“牺牲”并不是行善者与受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也只是暂时的。如何借小小的“行善”之举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是每个行善者和受善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行善”作为一项会产生积极效益的社会活动,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效益的持续性。以道德标准绑架行善者,只会让受善者认为接受帮助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进一步导致“我弱,就会有人帮我。我弱,应该接受帮助”的恶性循环,这种“不劳而获”“以弱示弱”的陋习更会让行善者倍感心凉。类似的恶性循环只会带来一时少数人的受益,而这并不是“行善”的真正意义。

在我看来,将“行善成本”考虑进来,不仅是为了给行善者一个公正的交代,更是对受善者负责的一种表现。行善者在行善之前、行善之中,就应该对“行善”的种种成本付出进行合理估量,再结合自己的行善能力和范围,规划要不要行善、怎样行善等做出决定。某淘宝电商好心发起“帮果农卖菠萝”活动,最后却被果农反逼濒临破产的新闻并非个案,我们习惯对其中果农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进行批判,却忽视了对行善者的思考欠妥的关注。诸如此类的事件频繁被曝光也让我们认识到,“行善”虽需要一腔奉献之情,却远非是一时冲动之举,只有以合理的规划为前提,才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会更有效地解决行善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最终不至于使得“行善”半途而废,事倍功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行善者本人的善良之举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从而为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有效合理地规划加上善意之举,受善者才会在其中真正感受到“行善”带来的好处,切身感觉到“行善”不仅是名人、企业的花拳绣腿,不是一时意气的短暂帮助,而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爱心接力。

“行善”不仅需要良好透明的社会环境,也需要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对“行善成本”的思考并不是一道减法运算,并不是为了规避“事后被讹”的风险而放弃“行善”的机会。其实,对“行善成本”的考虑是一道加法运算,是以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为目标的增值思考。这不仅促使“行善”活动中不同参与者之间有了更加良性持续的互动,而且也发挥了更大的“行善”效果。理性看待“行善成本”,合理评价“行善行为”,行善者才愿意更加自觉地行善,受善者才会切实受益。我们的社会呼吁更多的“行善之举”,但为了获取更大社会效益,使更多的人受益,行善者不仅要“心中有情”,更要“心中有数”,也只有这样,“行善”才可以行之有效,效之持续。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张莹,女,河北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张莹善者考量
张莹:传承匠心 追求极致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张莹美术作品
子女抚养权归属如何考量?司法案例为您解答
一场情与理的考量
Washback Effect of CET —4 Test on Englis Listening Learning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超能机器人
《论语》节选
考量高效课堂的几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