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酒国》的戏仿艺术探究

2017-03-24刘辉

参花(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酒国戏仿刘辉

◎刘辉

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酒国》的戏仿艺术探究

◎刘辉

《酒国》是莫言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结构独特的作品。《酒国》在语言和文体方面都充分运用了戏仿手法,不仅承载了叙述和颠覆的双重功能,带来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莫言摆脱了自身创作的焦虑。《酒国》中戏仿手法的运用是一次从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莫言 《酒国》 戏仿 颠覆

戏仿(parody)有时被译为嘲仿、谑仿和滑稽模仿,最早在古希腊指模仿他人吟唱的歌曲。戏仿作为一种叙事方法,其原指作家在叙述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模仿他人的文体风格而生成新的文本的做法,即作家有意识地模仿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人物、情节、文体等,表达不适宜或完全相反的语境,从而达到消解、嘲讽和颠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先锋姿态崛起的作家把戏仿手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莫言可以说是这场戏仿浪潮的弄潮儿之一。在《酒国》中,莫言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想象力、独特的感悟力,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先锋艺术和魔幻手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欲望无度的“酒国”,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丑恶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戏仿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内容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又丰富了文本意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莫言不仅善于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展现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还经常运用一些超出读者阅读心理的闲话、废话、笑话叙述比较严肃正统的人物或故事,运用语言的戏仿制造出言语本身和实际意义的违和感。《酒国》中有很多对经典语言或成规语言的戏仿,用成语、俗语、政治术语、革命话语等描述事物和人物的内心感受,熟练地将人生、政治、革命的大道理应用到日常小事上,看似逻辑严谨、顺理成章,但实际却是偷换概念、以假乱真。这种语言的戏仿大多出自李一斗、罗山煤矿的矿长、党委书记、烈士陵园的看门人等人之口。如李一斗在信中将政治术语、谚语、文言文等随意拼凑起来,不同的语体之间达成悖论,产生了反讽的意蕴。对政治术语的戏仿,并不是为了表达尊重,也不是为了对这些话语进行批评。崇高的政治话语堆积在狭小的生活语境中,原有的那种高亢昂扬意义被消解殆尽,成为无用的陈腔滥调,失去了话语本来所具有的力量,同时也让人怀疑在话语包裹之下的人的真实性。

文本形式的戏仿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文本以及传统创作原则的戏拟和颠覆,消解制度化、成规化和理性原则。《酒国》的主线是侦察员丁钩儿在酒国市的一系列活动。丁钩儿为侦察食婴儿案件来到酒国,然而故事没有按照侦探小说的模式展开,而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传统的侦探小说主角往往是智勇双全的神探,而丁钩儿却是一个委顿、软

弱无能的孬种。丁钩儿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登场,最后却以悲剧收场,理想中的英雄、神探在戏仿中遭到消解与颠覆。传统的侦探小说基本围绕案件的进展顺序展开,设置扑朔迷离的悬念,必然以正义的一方胜利、案情的真相大白结局。然而在《酒国》中,戏仿颠覆了它的常规模式,结局被驱逐了,侦探过程的叙述成为焦点。小说开始通过类似侦探小说的语言营造一个严肃的情境,但后来却没有写案件的发展,而是出现了一系列与破案、调查毫无关系的荒诞行为。

《酒国》的另一条线索中,李一斗创作的短篇小说更是充分利用了戏仿的手法,戏仿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出现的各类小说文本。李一斗共寄给“莫言”九篇小说,这九篇小说将诸多文体模仿了一遍。作者赋予了李一斗戏仿的自觉性,李一斗对自己的戏仿行为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地在创作中进行尝试。莫言通常借用经典文本的外壳、对经典作品断章取义来达到戏仿的效果。

任何戏仿都是由原文本和戏仿文本组成的“双重文本”,戏仿文本与原文本相互联系,产生“互文”效果。但只有当戏仿文本与原文本的语境完全相反或不合时宜、模仿的叙述对象不协调时,才能成为戏仿,产生“互文”的效果。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戏仿在《酒国》中理所当然地承载着叙事的功能,戏仿建造了一个叙事的迷宫。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作品创作的语境中,在读者和叙事接受者之间转换。《酒国》中的戏仿也具有这种颠覆的作用。对经典语言、政治术语、文学评论家、作家的戏仿,颠覆和解构了这些话语组合而成的现代化进程的虚假繁荣。对鲁迅《狂人日记》《药》的戏仿,颠覆了鲁迅对于社会现实的意义,鲁迅通过“吃人”主题所批判的劣根性不但没有消除,而且变本加厉,社会环境对人的迫害、人的精神困境更加严重了。这种颠覆呈现出反讽的意味,增加了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引发读者更加深刻的思考。

《酒国》通过戏仿手法,融合了多种叙事手段,打破了传统反腐题材和侦探小说的叙事功能,创造出了新的审美价值。莫言通过戏仿所呈现的反讽意味,来讥讽我们所处的时代,揭露现代化进程繁荣的假象,批评现实,探索人性,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这种颠覆与解构比直接的批判和声讨更有力量。

[1]毕光明.“酒国”故事及文本世界的互涉——莫言《酒国》重读[J].文艺争鸣,2013(06).

[2]莫言.酒国[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刘辉,女,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酒国戏仿刘辉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玛格丽特?A?罗斯论戏仿的读者接受
葛浩文的翻译观在《酒国》英译中的体现
葛浩文的翻译观在《酒国》英译中的体现
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
约翰·巴思小说《羊孩子贾尔斯》对《俄狄浦斯王》的戏仿
Effect of Distributor Design on Gas-Liquid Distribution in Monolithic Bed at High Gas/Liquid Rat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