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泰和合宜红”茶史、茶路探源
——兼论万里茶道及申遗对其影响与作用
2017-03-24谭正初马进福龚仕斌
谭正初,马进福,龚仕斌,李 密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石门县茶叶办,湖南 石门 415300;3.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石门“泰和合宜红”茶史、茶路探源
——兼论万里茶道及申遗对其影响与作用
谭正初1,马进福2,龚仕斌2,李 密3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石门县茶叶办,湖南 石门 415300;3.湖南文理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石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宋时,石门“牛抵茶”为贡茶。经考证,清时粤商卢次伦创办“泰和合”,开发“宜红茶”,拓修骡马茶路,开发茶船古道,涉及湘鄂周边二省数县。石门“泰和合宜红茶”通过万里茶道,远销俄、蒙和西欧等国际市场,曾创造昔日辉煌,对当今石门茶叶发展影响深远。
骡马茶路;宜市古镇;泰和合;宜红茶;万里茶道
石门茶历史悠久,粤商卢次伦创办“泰和合”,拓修骡马茶路,开发茶船古道,将湖南屋脊壶瓶山及周边二省数县深山中的宜红茶,通过万里茶道远销俄、蒙和西欧等国际市场,创造辉煌,对昔日社会和当今石门茶叶发展影响深远。
1 石门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1.1 宋时产贡茶,明清时骡马茶路渐成雏形
西晋《荆州土地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含石门在内广大山区。唐代,湖南产茶布及湘、资、沅、澧流域,宋代商品茶主产区有潭州(长沙)、澧州、鼎州(常德),宋朝每年向湖南收购商品茶150万kg,最多时贡茶达12.5万kg。元朝开放西北茶市后,茶叶贸易扩大,明末清初,成为西北少数民族茶马交易的主要商品,并以黑茶、红茶大量出口欧洲和俄国。光绪年间,仅红茶输出就达5000多万kg。
石门产牛抵茶,早在宋代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派员到产地监督采制,全部运至京城,据传,最多时年入贡数吨[1]。至明清时期,澧县双上绿芽、桑植县三鹤园贡茶、鹤峰容美贡茗[1]等,也进贡朝廷。贡茶特别是大量商品茶叶,在长期的运送过程中,通过茶商、官员和民间的共同力量,在明清时期渐渐形成骡马茶路雏形。根据民间老人口述和石门县文物局多次考证,以宜市为中心,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蔓延,沿途有驿站、茶店、货栈和骡马安歇处等。其一是经由石门县城达宜市,并向南北镇、走马、鹤峰、恩施方向,一直是通往湘鄂川的官道、要隘和主要茶路,仅石门境内就约120 km,现东山峰还有25 km较完整的遗存,在海拔1000 m半山腰的响水沟,跨度1.8 m的单孔石拱桥上,近30年几乎无人通行,已杂草丛生。原本有的路,因无人再走,将不再是路,而这样的路桥遗存还有多处。其二是经所市、石水田、太平、上马墩、五峰渔洋关线。其三是经罗坪、铁炉(磨市)、桑植(慈利)线,还有多条分支线、岔路等。当时这些茶路多羊肠小道,遇山蓬坡时较窄较陡,过溪遇河时多数无桥需趟水或绕道。这些路线,主要将茶叶、药材等山货运出,也运入食盐、布匹等人民群众的日常必需品。笔者在东山峰担任科技特派员和带领湖南文理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时,就多次走访过其间的部分古茶路,大家极为震憾。据湖北五峰县文物普查和叶厚全的考证,渔洋关所属清水湾、蒿坪的古茶道遗存,是石门宜市(穿越壶瓶山)到渔洋关的红茶运输线路,完整路段约20 km[2]。这也证实,从明初到鸦片战争前夕,社会稳定,人民勤劳,石门和湘西、鄂西广大山区一样,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实现融合和较好发展。
1.2 多处古茶树、老茶园充分佐证
石门产茶历史不用质疑,广泛分布的古茶树、老茶园更可佐证。湖南农大博士后沈程文副教授在研究茶树资源时,调查了壶瓶山龙池河、神景洞等地,发现天然林中野生老茶树及其群落,并对海拔800 m的八峰山3株古茶树,经分析认定树龄约380年。据传,在湖南屋脊壶瓶山的无人区,还有树径更粗(树龄更长)的古茶树。同时,在东山峰、罗坪、太平等乡镇,发现30多处“泰和合”时期半驯化的或人工栽培的老茶园,连片6.67 hm2以上就有6处,树龄均在百年以上。而据茶叶专家考证和湖南日报、红网等报道,相邻的慈利县三合口乡牧羊冲村,还有树龄600多年的古茶树和张家界茶马古道遗迹。
正因为湖南屋脊壶瓶山的高山气候和丰富的茶树资源,2004年湖南省第一个中韩科技合作项目在壶瓶山启动和实施,韩国国际协力团(KOICA)派遣专家、农学博士金正模率队,历经三年长驻壶瓶山,专注耐寒茶树的采集、选种和繁育。在调查、挖掘壶瓶山的野生老茶树资源后,认为石门产茶历史悠久,“茶禅一味”文化深厚,唐宋时就远传日韩,茶道源于夹山。石门茶叶不仅畅销欧、美、俄等国,早在宋明时期就销至韩国。他还提出中韩两国政府和民间,要进一步加大茶叶科技和茶叶商贸交流与合作。
2 “泰和合”引领宜红茶,创造辉煌
2.1 红茶发展探源
相关史料记述,在1875年前后,工夫红茶制法由福建武夷山先传到安徽省祁门县,再经江西传入湖北、湖南,后有“湘红”、 “宁红”、“宜红”等。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英人在粤南对华贸易,当时输出以茶为大宗。粤产茶不多,由粤商、江西茶商赴各地茶区倡导生产红茶和示范,教茶农改制红茶(以前多产绿茶,红茶技术不到位),并设庄精制。因价高利厚,竞相仿制,产额日多,当为红茶制造之始。湖南《巴陵县志》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获其利。晋商、鄂商等也接踵而来,并不断传入各产茶县。从此,湖南省增加大宗出口“湖红”茶,主销俄国约70%、英美30%左右。这是国茶特别是二湖茶叶进入对外贸易之快道 。
湘西鄂西山区为土家聚居区,据老前辈传言,明洪武“江西填湖广”人口大迁徙后不多年,江西客家人就渐入土家聚居区,先以流动经商,后以坐商立足。今天,还有一些家族宣称祖上从江西迁来。在粤商进入前,就应有江西茶商因“地缘人缘”因素,介入石门茶叶生产与贩销。查考湖南红茶近代史资料,江西茶商进入湖南指导红茶生产较早。翁寿楠先生初考最迟1876年已有宜红茶[3],后经深入查考,石门宜市山区农民在此前就有红茶制作,可互为印证,只是当时的技术不精、名气不大罢了。石门红茶的兴盛,当是后期粤商特别是“泰和合”茶号、生产加工“宜红”茶出口及受其商标的影响。
2.2 “泰和合”创办与商标
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鹤峰县志》记:“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而据《五峰县志》、《湖北茶叶贸易志》和《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载:“1824年起,广东茶商带领大批江西制茶技工,来到五峰渔洋关设号制红茶,较早的有均大福、泰和合、林义成三个茶庄。”其中“泰和合”就为卢次伦创办。创办起因,光绪十年(1884年),卢随林紫宸一道来到湖南石门与湖北鹤峰二县交界的九台山采铜矿,由于两省边界纠纷加之运输艰难等原因,被迫停止[2]。卢在取道石门县宜市(又名宜沙、泥市即今壶瓶山镇)准备回家时,品尝到白毛尖茶后(鲜茶多芽,加工中有的不及时而发生轻微红变,相当于一定程度发酵,其汤色深浓近似红茶,直到21世纪初,当地还有农民手工制作,自饮自用),感到香高味浓,拍案叫绝,随即询问当地有关种茶、制茶及产量、销路等问题,并走访周边茶园和茶农后,决定在此投资茶厂。
卢次伦立即回乡筹资,并从福建聘请职业技师,来宜市指导当地茶农改良红茶技术,创建茶号,取名“泰和合”。“泰”取《易经》卦名:乾下坤上,天地交而万物通,“泰而不骄”之义;“和”取致中和,天地信焉,君子“和而不同”之义;“合”取物合而成,同心同德之义。合起来就是天地交泰、中和万物、六合同春。因总号建在宜市,又专司红茶,卢取名“泰和合宜红”茶[2,5],是以此作为茶名和商标,同英、俄茶商交易的第一人。
2.3 拓骡马古路,兴茶船古道
据1950年出版《中国茶讯》第11期记录,“宜红”茶产区全是在高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多为羊肠小道,一遇下雨,山路泥泞,道路几天为之堵塞,不能通行”。这正反映了石门宜市及周边宜红茶核心产区的情景,也是“泰和合”为何在原骡马茶路雏形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并修复河道、兴修桥梁和义渡,开“宜市—津市—汉口”茶船之路,大兴义举的原由。其实质也是“泰和合”发展的必要和必须。
宜市古镇(现壶瓶山镇)位于湖南屋脊,藏在崇山峻岭中,离石门县城100多km,交通极其不便,进出物资需马驮人扛。宜市与县城海拔落差300多m,澧水支流渫水可通,但险滩密布,礁石林立,雨季虽能行船,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物资丢。而“泰和合”每年就有茶叶15万kg以上需要运出大山,经渫水和过羊肠小道何等艰难。卢次伦在宜红茶兴盛之时,历时10年,疏通了渫水100余km的河道,排除险滩礁石,沿河设义渡20多处,开山凿石,拓宽或维护的茶道有宜市通往本省慈利、桑植县和湖北鹤峰、五峰县等地,主路支道达300多km,其中主路铺成近一米宽的石板近100 km。拥有运输船只100余艘,骡马千匹。宜市古街因“泰和合”茶号而盛极一时,仅“泰和合”茶号总部在宜市街上就修有占地近1.33 hm2、依河岸而建的三层办公楼及生产、生活场所[3,5]。宜市更因二省四县交界,街上茶馆饭店客栈戏院一应俱全,船佬骡马商贾穿街而过,日夜人流不断热闹非凡,有“小汉口”戏称。石门特别是宜市山区人的口头语“家门口就是汉口”由此而来,曾一度成为流行语。
2.4 “宜红”茶叶百年兴盛
“泰和合宜红”茶因过硬的质量、独特的口感,深受英、俄等国人士喜爱,需求量猛增,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但石门远不能满足需求,“泰和合”就开设分庄、分号,派遣制茶技师到各地培训茶农,提高了初加工技术和红茶品质,迅速发展到本省周边的慈利、桑植县等湘西茶区,拓展到湖北的鹤峰、五峰、宣恩县等鄂西茶区。先后共建分庄、茶号、收购点近百处[2-3],以渔洋关的“泰和合”分庄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各分庄、分号将收购的红毛茶,用骡马运送到石门宜市总部进行精制加工(后期渔洋关“泰和合”分庄也能承担精制)。据宜红老茶人宫美珊高级技师等回忆,宜红是经过碎、车、筛、拣等12道工序,精制加工的形似米粒般大小黝黑有光泽的米茶,并经炭焙(又叫复烘,现代为提香工艺)。“炭焙”采用当地山区特有的“乌冈栎、青冈栎”所烧木炭,由主茶师精细“焙火”提香产生红茶特殊香气,从而具备高雅、独特的茶蜜韵香,别于松木熏焙的“正山小种”等烟熏而成的茶。因品形香味更佳,很受外国人喜爱,德、美、英、俄等各国茶商争相抢购,售价远超同时期其他茶叶,每箱茶叶售价高达160两银子,曾比当时市场红茶价高出一倍左右。
鼎盛时期,“泰和合”茶号连湘鄂六县,同时更多茶商、茶号也采用相似工艺提升红茶品质,并援用“宜红”茶名,从而广泛知名,渐渐习惯将产于湘西、鄂西山区的红茶以“宜红”为名,也以为荣。上世纪九十年代,“宜红”商标曾由中国土产畜产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以第1078217号“宜红YIHONG及图”商标1997年注册。后虽争议不断,但石门并没发声。而湖北宜红茶业等官网或多种公开资料表明,清时石门“宜红”名声雀起。2005年常德恒胜茶业公司(香港独资)又注册“石门怡红”商标,并成功开发“半球状颗粒形高香红茶”,2007年获北京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并获当时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茶叶学会理事长施兆鹏教授首肯,公认“石门怡红”研制填补了湖南名优红茶空白。
自“泰和合”兴起宜红茶,百年长盛不衰,即便在国际国内局势动荡、中国茶叶最低谷时,石门茶叶也是面积666.7 hm2、红茶产量50万kg以上。在石门罗坪乡,原“泰和合”高峰时茶园不到133.33 hm2,今天已有2000多hm2,年出口红茶1500多t,仅罗坪乡安溪茶叶公司就常年出口红茶500 t以上。特别是栗子坪村茶叶合作社112 hm2茶园连续5年通过国际公平贸易组织(FLO)认证,其有机红茶直接出口欧盟。
3 万里茶道的影响与作用
3.1 “泰和合”兴盛是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
“泰和合”生产的宜红茶,全部成箱转运汉口,供应俄茶商、怡和洋行等,主要经万里茶道从汉口北上到俄、蒙等国[6],或“海上丝绸、茶叶贸易之路”运销西欧和北美,是万里茶道带来红茶的畅销、丰厚的利润、极大的商机,“泰和合”才能快速发展和兴盛,才有修河道、建桥梁、办义渡的资本和能力。“泰和合”拓骡马古道,开茶船古道,改善了山区交通条件,红茶兴盛,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利于物资流通和交换。
抗战前和抗战期间,石门生产红茶出口苏联及英美,为抗战换取所需的武器弹药等战略物质。
新中国和苏联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贸易协定”,1950年成立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石门设分厂,并接管“泰和合”原址,1959年宜都茶厂出口宜红1950 t[3,6],石门供茶占30%。后由湖南外贸部门接管,在计划经济时代,湖南红茶最高年产量达7.8万t,石门作为国家出口茶叶重点基地,最高年曾供茶4000多t,为国家建设换回急需物资和外汇。
石门“茶船古道、骡马古路”并驾齐驱,是“泰和合”兴盛和“宜红茶”兴旺的重要因素,也是“万里茶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和重要组成部分。
3.2 万里茶道申遗顺应石门茶叶产业发展
建国初,石门建国营茶场并大量发展社(乡)队(村)茶场,短短几年间,就恢复和超过了“泰和合”时期的茶园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县茶园3300多hm2,常年出口茶叶3000 t左右,一直是国家外贸部、湖南省出口茶叶基地县[7]。
改革开放后,石门历届县委政府“百年谋一叶”,特别是近年坚持“生态兴县、产业(茶)强县、旅游活县”战略,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6年茶园达1万多hm2,年产茶2万t,全县茶企200多家,综合产值8亿元,石门先后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生态茶叶示范县、国家级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县等。
茶叶是生态产业和健康产品,是石门山区农村优势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石门县《十三五》规划全县建设高标准茶园1.33万hm2,茶叶总产2.5万t、涉茶产值20亿元以上。在全省“潇湘”公共品牌大旗统领下,以子品牌“石门红”或“石门宜红”注册地理商标,确保实现出口红茶1万t、出口交货值5亿元,争创中国名茶、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3.3 推进石门县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3.3.1 探究历史
通过茶道申遗,挖掘土家文化,打造石门名片,提高知名度。同时,增强山区群众发展产业(茶叶)搞活经济(旅游)的信心,为石门人民脱贫攻坚、致富小康夯实基础。
3.3.2 古为今用
石门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在保护好“骡马古路、茶船古道”的同时,把昔日遗存变为今日资源和资产,充分利用,开发旅游,致富当地群众,造福当代人民。
3.3.3 推陈出新
昔日万里茶道曾推进“泰和合”特别是湘鄂二省宜红茶的发展壮大,今天的申遗将推进石门茶叶再续万里茶道,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再创茶叶新辉煌。
[1] (清)阎镇珩, 郑寿民. 石门县志[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2] 吴恭亮. 卢茨伦传[M]. 台湾:中国台北机械工业出版社, 1956.
[3] 翁寿楠. 宜红茶初考补遗——读吴觉农选集的体会兼答马先立同志[J]. 茶叶通讯, 1989(4): 55-56.
[4] (清)毛峻德. 鹤峰州志[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5] 谭立. 泰和合红茶号兴衰探析[J]. 茶叶通讯, 1995(04): 34-36.
[6] 万建辉. 五峰也是万里茶道茶源地[J]. 武汉文史资料, 2016(06): 33-38.
Shimen Thaihehe Black tea History, Tea Road Source——On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Wanli Tea Ceremony and Its Application
TAN Zheng-chu,MA Jin-fu,GONG Shi-bin,LI Mi
(1.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hangsha 410125, China; 2.Shimen Tea off ce, Shimen 415300, China; 3.Hunan Are and Science College, Yiyang 41300, China)
Shimen tea production and te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In Song Dynasty, Shimen Niudicha is a tribute tea. After the study, the Guangdong businessmen Lu Xilune in Qing Dynasty founded the "Taihehe", and developed Yihong black tea", expand the mule horse tea road, the development of tea boat trails, involving the two provinces around Hunan and Hubei. Shimen Taihehe Yihong had been exported to Russia, Mongolia and Western Europe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markets, has created a brilliant past, and inf uenced the Shimen Tea industry greatly so far.
Donkey and horse tea road, Yishi Old Town, Taihehe, Yihong Black Tea, Wanli Chado
S571.1
A
1009-525X(2017)02-49-53
2017-01-04
2017-03-12
谭正初(1961-),男,湖南衡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湖南茶叶历史和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