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桥梁国际学院信息化办学的启示
2017-03-24
肯尼亚桥梁国际学院信息化办学的启示
臧雅丛
肯尼亚桥梁国际学院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前沿的课程设计、高效的学校管理和特色的教师培训将优质而低价的教育带入了贫困社区。其先进的办学理念与丰富的办学实践分别从规模化办学、学校管理、师资培训三方面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启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实践探索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农村基础教育;桥梁国际学院;信息化办学
桥梁国际学院(Bridge International Academy)是肯尼亚的低价连锁私立学校。通过前沿的课程设计、学校管理和本地教师培训,桥梁国际学院为优质而低价的教育创立了标准模式。其创新模式打破了“高质量教育=高学费”这一等式,将前沿的课程和教学思想带进了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贫民窟、每一间教室。肯尼亚桥梁国际学院用低成本创办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实践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以信息技术为保障的规模化办学
桥梁国际学院创办的核心理念是规模化,通过规模化实现了低成本的优质教育,即花更少的钱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教育。学院常被比作麦当劳或星巴克:教案由总部“调制”好后统一“配送”,将世界级教育带入最贫困的社区,并利用技术和数据,保证每一所学院都能提供同等优质的教育。
桥梁国际学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平板电脑作为教师和专家之间的桥梁,通过总部统一设定教案传输给教师,再由教师向学生们授课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传输。有了这些和总部联网的平板电脑,“专家教师”可以和“学院教师”及时沟通,并实时跟踪课堂进展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桥梁国际学院利用严谨的研究、技术和数据分析,将高质量教育的整个“供应链”标准化、规模化。通过对每个课堂进度实时跟踪,及时调整教案,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标准化、统一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学校分布较为分散,且对规模化办学认识不足。加上农村很多地区网络还没有覆盖到,所以农村大部分的学校基本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学校无法及时获得最新的教育信息与资源,教师也无法把握最新的教育方向。长此以往,学校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提升。此外,在广袤的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因而不利于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到各个学校去考察,这无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是教师、学生获得有效教育信息、共享教育资源的平台。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用多媒体更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学校间信息资源的交流传递,便于各地区的统一管理,从而实现规模化办学。因而,政府应着重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设施条件,为学生创办多媒体教室,为教师配置电脑办公室,为学校提供基础的信息技术条件,以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以信息系统为纽带的学校管理
桥梁国际学院的特色之一是其管理系统的创新。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桥梁国际学院将学习资源、培训教师、管理教师、分析测试数据等环节紧密相连,使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了组合式反馈的闭环,并提供了具有统计意义的学习结果。以信息系统为纽带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三个方面实现了系统的学校管理。
在学生管理方面,以数据的形式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测试结果、追踪学生的发展,便于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保不会造成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忽视。
在教学管理方面,由“专家教师”结合最先进的教学法设计出统一的教案和多种教材、练习册、试题等进行发放,再由负责实地教学的“学院教师”根据内容授课。除上课所用教案之外,专家还会制作可选的教程或补充的教辅,在线发布给教师,按照日程表的具体时间来填充新内容。通过数据信息的上传、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学习过程遇到困难的反馈,专家可以在学习成果中看到问题的存在,并且追溯引发问题的具体内容,以便及时对教案内容进行更改。
在行政管理方面,每一所学校都只有一名负责管理工作的“学院经理”。大部分行政任务,如发工资、管理开支等都通过“学院经理”的手机集中到总部进行自动化处理。“学院经理”得以从繁杂的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监督课堂教学、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当地社区建立联系等事务上。这种方式大大缩短了学校管理者处理行政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增加了与家长、社区的互动,促进了学校管理方式的改进。
三、以信息设备为媒介的师资培训
桥梁国际学院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改善了学校教师素质水平低下的状况,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在肯尼亚,公立学校教师的缺勤率高达47%,每天的平均授课时间只有2小时19分钟。65%的教师都无法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很多教师甚至连自己所教科目的考试都通不过。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桥梁国际学院利用信息设备,通过教学内容设计与内容传输的分工减轻了教师负担。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分享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体会与教学内容的建议,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缺勤率降到1%以下。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优质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更多的优秀教师往往都流向了城市中小学,其中农村教师待遇不高是导致优质师资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过重的教学负担使教师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日常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再者,由于农村学校经费不足,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与教科研活动,长期处于信息闭塞的环境中,难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应以信息设备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师资培训,让教师以网上学习、参与研讨活动的形式来与外界交流,不断获取最新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师培训,打破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不流通的弊端,节省教师集中到校外培训所花费的住宿费、交通费等,改变农村教育经费紧张和教师素质无法提高的状况。
互联网的快速与便捷,可以提高教师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教师充分利用空闲零星的时间上网从事学习活动,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教师队伍间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主动学习、积极适应新环境的教师才会不断进步,从而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G511
A
1005-6009(2017)10-0074-02
臧雅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政策系(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