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校本课程:让核心素养生根生长
2017-03-24朱全中祁国斌
朱全中 祁国斌
“智”造校本课程:让核心素养生根生长
朱全中1祁国斌2
建设特色高中,须摒弃那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简单相加的拼盘式课程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以学院制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科学、人文和艺术全面发展”先进理念为统领,尊重智慧和生命,开发便于跨界学习和主题学习的有“营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在整合和重建中涵育学生核心素养,取得了协同创新的显著实绩。
学院制;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底蕴丰厚、朝气勃发的学校。她的前身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高中部;2013年7月,因布局调整异地新建而更名。建校4年来,我校赓续百年办学的余绪,学习借鉴名校的办学经验,瞄准高水平特色高中目标,在课程改革与实践方面,勇于创新,敢立潮头,在特色高中建设尤其是校本课程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实绩。
一、定向:以学校文化为统领
建校伊始,学校领导班子就面临如何建设特色高中的重大任务。我们认为:学校拥有耀眼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课程改革,尤其在当下课程改革向课程建设整体推进的背景下。“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1]学校作为传播文明、创造文化的主体,应该也必须根据学校条件、办学理念、发展愿景、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发展需求,由教师或师生一起开发有特色的课程,才能把握先机,占得发展制高点。为此,我们集思广益,确立了“努力把学校建成南通一流的特色高中、对外展示的教育名片、省内教育改革的样板”的办学愿景。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全方位构划。全体师生经过反复斟酌、数次推敲,并多次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全校上下认同的“日进日新,成人成己”的学校精神和“博雅、勇毅”的校训,确立了培养学生努力实现“探究世界、认识自我,实现公民素养、学术素养和生命素养的全面提升”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小班额、学院制”的办学特色。我们将这些体现学校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元素合编成《学校文化纲要》。办学理念的确立和学校文化的定向成为我们顶层设计校本课程体系的指针。
二、归正:完善课程的顶层设计
实践使我们感到,作为一所新办高中,必须摒弃那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简单相加的拼盘式课程。在课程顶层设计时,我们更多关注这四个方面:一是“智慧和生命”,即把遵循人的生命成长规律,满足人的生命需要,提升人的智慧价值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点;二是“学科与课程”,将学科课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营养”提取出来,提供给学生;三是“知识和能力”,21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力量”,知识只有内化为素养或智慧才最有力量,由此开发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才有现实价值;四是“学习与发展”,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全面个性化地发展,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落脚点。归结起来,应试和分数不应是课程建设的初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才是学校课程改革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基于学校特色对课程进行创新设计是确保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鉴于“促进学生科学、人文和艺术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我校课程顶层设计,一方面,坚持统整性原则,不只是对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处理,而是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学校全部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基于我校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和教师水平,以校本课程的多样性、跨界性来满足学生选择性、自主性的学习需求;另外,借鉴学院制课程管理方式,以校本课程的协同创新推进更有实效的课程改革。
三、生根:探索学院制管理新路径
学院制发端于中世纪的英国,是大学以学院为管理中心、以学科群组合为依托,具有实体性、主体性、自主性的内部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学院不仅仅是提供住宿的场所,更是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运动、交际的活动中心。
借鉴这种管理模式,结合我国中学的实情,特别是我校“培养科学、人文、艺术全面发展人才”的前瞻定位,策应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的趋势,我校创造性地施行了学院制的管理模式改革,创设了“五大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各学院既是学科课程教学中心、选修课程研发中心和实验装备管理中心,又是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四位一体,彰显了以下特点。一是打破了学科界限。学院制整合了学科,淡化文理界限,对应高考新取向,适应了社会对未来人才跨学科、跨文化综合素养的需求。如人文与社会学院,就兼及了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工程与技术学院就横跨了物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二是便于课程资源的整合。从学校内部来说,学院制利于不同教师教学资源的融合、共生、分享;从学校外部而言,可以拓展教师视野,促进高中与高校或社区的无缝对接,例如,数学与科学学院与南通大学理学院合作开展的 “生活数学”课程开发,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每个月由学生社团策划一项以趣味数学、智慧数学为主要内容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素养。三是协同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学院制管理强化了课程开发的组织领导和机制支持,有利于激发教师作为开发主体的全局眼光、责任意识和协同创新能力。我校除完成规定的国家课程外,已开发近50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创生出特色化校本课程。如“我读论语”“指尖上的NAS”“英美文学欣赏”“典范英语”“拓展物理”等等。资源丰富,涉及面广的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根据课程组合专属课表,实行跨班级上课,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夯实:在整合与重建中涵育核心素养
1.建成适用于跨界学习的现代化设施。我们高起点、大投入,建成一大批功能特色场馆,如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壁球室、攀岩室、乒乓球室、剑道室、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培风剧场、中西画室、形体房和学生演播中心,数学与科学学院的数字地理教室、纳米实验室、物理及生化传感器教室、数字显微镜室等大量功能教室,等等。各个数字功能室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合作探索发现的根据地。
2.整合学科机能,开发跨界课程。工业化革命使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教材编写各自为政,学科教学互不往来。其实学科之间“分工不分家”,比如,数学和语文、物理、生物、信息技术等都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情境,未来要解决的是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所以需要把学科打开,实施边界穿越,因为所有的边界都是历史性的,所以就必须肯定‘越界’的合法性,各学科之间的边界也是历史的、阶段性的,穿越学科边界也是合法的,也是服务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2]为此,我校结合校园生态环境建设陆续开发了“文学作品中的植物世界”“学校及周边水环境研究”“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保护”“南通博物馆群研究”等跨界课程。以“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保护”课程为例,这门课程中有蓝印花布、沈绣和板鹞等传统工艺,涉及历史、化学、美术等多种学科,需要多学科协同完成。“南通博物馆群研究”课程基于南通市得天独厚的博物馆优势,涉及社会学、建筑学、历史学、人文学等多学科,需要汇聚多学科教师、多种课程资源协作完成。这些基于地域文化的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活化了知识,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爱恋情怀。
3.依托课程基地,开展主题式学习。顾名思义,课程基地的核心是课程。我省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指向与我校学院制不谋而合。我校以创建基地完善课程建设,以课程创新丰富学院制实践,先后成功申报了数理课程基地、星火创客空间课程基地和“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基地。这三个课程基地分属于相应的学院。各学院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程与技术学院先后开发 “Arduino创意机器人”“创客‘三模’制作”“星火映像”“创客木艺师”“互动媒体技术 (第二版)”“创客飞行师”“RoboRave实训挑战”“物联网与大数据”等8门校本课程,同时组建了与创客课程基地相关联的4个学生社团。数学与科学学院开发了“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指尖上的NAS”“数字化物理实验”“化学趣味实验与创新实验探究”“生活中的纳米材料”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兼顾了课程专家泰勒所强调的三个信息来源(社会、学生和学科),特别强调了“生活中心”的重建原则,涵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开发力,也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我校学院制场域下校本课程的协同创新,带来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累累硕果。2017年4月我校白晶晶同学在广东东莞举行的首届“CM3国际青少年创客挑战赛”上荣获一等奖及工业设计奖;同年举办的第13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中,我校陈若昕同学斩获高中组唯一一个特等奖;我校张元元同学夺得省首届“菁菁杯”中小学生“国学达人”挑战赛高中组一等奖。在“相约印象杭州,同唱中国梦”第八届中国魅力校园合唱节活动中,作为中学组唯一代表江苏参赛的我校“悦动之声”合唱团荣获中学组银奖。这些成绩无一不彰显出我校在校本课程协同创新、特色高中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稳健的步伐。
G633
A
1005-6009(2017)83-0067-03
1.朱全中,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226019)校长、党委书记,高级教师;2.祁国斌,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通,226019)教科处主任,高级教师。
*本组文章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基于学院制的校本课程协同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37)的研究成果。
[1]怀海特.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程红兵.围绕核心素养,探索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