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型教师”: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范式
——兼谈“活泼泼”教师文化的建构

2017-03-24徐月新

江苏教育 2017年46期
关键词:学术生命素养

徐月新

“学术型教师”: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创新范式
——兼谈“活泼泼”教师文化的建构

徐月新

普通高中教师的学术,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学术”上。基于“活泼泼”教师文化的建构,学术型教师学生观的“精神底色”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学观的“实践路径”在于“怎样培养人”。

学术型教师;教师专业成长;范式

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某种技艺性的专业操作,更表现为一种学术活动,即具有学术性。通常意义上的学术,往往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但有别于大学教师“探究、整合或应用”的学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学术,更多表现为“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即传播知识的学术”,或谓之“教学的学术”,“不仅要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更要将其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换言之,学术型的普通高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教书匠”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他们除了要解决“教什么”的学科专业知识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教”的教学专业知识问题,即具备一定的教学学术素养——在教学中表现出来应有的前瞻理念、教学能力与实践素养等。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基于学术型教师学生观的“精神底色”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培养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的、育人的目标。然而,“人才”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通高中不是“职业技能培养所”,不仅仅培养“生存技能”,而更应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的整个人生奠基,着眼于学生未来终身发展。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的什么?”学术型教师超越“教书匠”的“精神底色”,正在于其对教育教学理念的理性诠释:教育要培养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不是应试的高手,而是人生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以生命为起点,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发展,着力提升生命质量,培养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

“活泼泼地”,是杜威学生、民国教育家汪懋祖先生于江苏省震泽中学建立之初题写的劝勉词,寄寓着先贤对教育教学的良苦用心和殷殷嘱托。“活泼泼地”,不同生命所表现出的生命气象,是一种外显的生命形态;“活泼泼地”,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实践,是一种主体的生命运动;“活泼泼地”,表现为活跃的思维、活泼的性格等,是一种内隐的生命精神。“活泼泼地”教育是从关注“物”转向“人”,从“局部的”“抽象的”人到关注“完整的”“具体的”人的生命,注重个体最关键的、最必要的核心素养。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的什么?”基于“活泼泼地”教育理念的学术型教师,其成长更增添了一抹“精神底色”。

——更注重多元灵动,是一种思维的丰富、广阔与深刻。一改当下学习的“标准化”“同质化”,主张变革“定势”而“被动”的“教而后学”,更注重以课程样态的多元呈现与“教—学”实施的灵动选择,挖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天赋”潜能,进行有核心价值取向、有思维挑战高度、有个性学习深度的多元灵动、多维伸展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进步感,有收获感,从而最终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元内生,思维的丰富、广阔与深刻。

——更注重学生自主,是注重站在生命自主的立场思考学习,关注生命的自我成长,唤醒生命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关怀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激活创造活力的学习状态或学习过程,“活泼泼地”教学打破高中应试的学习一维追求,重塑学生生命的多维姿态,以“尊重的教育”的“大教育观”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自我养成,推动“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二、“怎样培养人”:基于学术型教师教学观的“实践路径”

普通高中教师“教学学术”的重要体现在于基于教学实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学术造诣。基于对“怎样培养人”等教育教学“根问题”的认识,着眼于培养“活泼泼”的人的教学,应致力于使课堂成为流淌着活泼气质、充盈着旺盛生气的 “生态园”,使教学成为丰富学生生活、引领学生自由活泼发展的快活的“伊甸园”。概言之,即教师在自我剖析现有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以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与自我的教学学术造诣。

——私人定制着眼核心素养的“活泼泼”的课堂形式。针对传统班级授课制非针对性、去个性化及消磨学生学习主动性等问题,有教师尝试依托“智慧教室”“会课教学平台”等变革课堂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堂变身“私人定制”的学习中心,提供某些方面的优秀课程资源;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制定自己的私人学习计划;并可以在若干学习中心同时学习,这就是“教学的淘宝”——让学生像“淘宝”购物一样选课走班。依托校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设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实施科目自选,变“一班一课表”为“一人一课表”,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方便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行选课走班;选课走班上课结束后,学生还是会回到自己的班级进行学习,班级常规管理还是以行政班为单元。由此,“活泼泼”课堂的变革,也就实现了教学的转变。

——顶层设计基于个性化的“活泼泼”的教学样态。如,针对现有教学“大锅饭”的效率低下问题,有教师尝试引入“翻转课堂”重新定义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导学—助学—自学—互学—督学”为导向,采纳混合学习,优化学习策略。课前学习,学生自定学习步调,自主使用学习资源;依托“互联网+”教学技术,将知识传播、消息传递、数据处理交给网络教学平台,让教师专注于学案设计、解难答疑、点拨启发、个性关照等工作。课堂学习中,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多的个性化指导,避免传统课堂中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再如,针对传统课堂小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的问题,有教师尝试引入“智慧教室”改革课堂学习小组。一部分由教师讲解授课,一部分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小组学习走向深度合作。通过减少学生抄写记录的环节,延展交流讨论的时空;通过不同终端之间学习成果的即时展示与分享,让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表达独特的自我感悟;通过更快的课堂进程,促使学生在自我思考、小组讨论中更快地接受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教学学术”,培养学术型教师的任务可谓复杂而艰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朝着“教学学术”的“远方”不断前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定能踏出我们的“脚印”!

[1]姚利民,綦珊珊.论大学教学的学术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6).

[2]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M]∥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綦珊珊,姚利民.教学学术内涵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4(6).

G451

A

1005-6009(2017)46-0018-02

徐月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江苏吴江,215200)副局长,江苏省震泽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术生命素养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