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学术型教师”才有“学术性高中”

2017-03-24蔡宏伟

江苏教育 2017年46期
关键词:沉潜学术性淡泊

蔡宏伟

有“学术型教师”才有“学术性高中”

蔡宏伟

师资是决定“学术性高中”办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学术型教师”,怎么来建设“学术性高中”?学术性高中的“学术性”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校园内必须有“宁静以致远”的学术氛围;二是教师必须具备“淡泊以明志”的学术品质。而学术型教师正是上述学术氛围的营造者和学术品质的荷载者。要先在高中倡导学术研究的空气,引导教师从功利主义的泥淖里脱身,向着甘守寂寞、淡泊的学术之路“靠近”,然后才可以谈论建设学术性高中这样的话题。

学术性高中;学术型教师;建设

将普通高中办成“学术性高中”是一种追求办学高品位的理想主义冲动,有些冲动较为迫切的高中,已急不可耐地在“学术性高中”前加了“高品位”进行修饰,学术性高中已够高品位了,加了修饰词,传达的不全是办学者提高高中学生学术素养的急迫,更流露出了办学者急于邀功的短视和虚荣。“学术性高中”也是高中,它拥有高中的共性,“学术性”仅是其个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学术性高中同样得面对所有高中办学要面对的问题,遵循所有高中办学所要遵循的规律。

笔者以为,师资问题是决定学术性高中办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学术型教师,怎么来建设学术性高中?学术性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区别,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注重学术素养培养的高端目标追求,注重创新潜能机制研究的鲜明办学特色,创设学术自由学校文化的浓郁学术氛围。要成就以上的独特性,学术性高中的“学术性”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校园内必须有“宁静以致远”的学术氛围,二是教师必须具备“淡泊以明志”的学术品质。而“学术型教师”正是上述学术氛围的营造者和学术品质的荷载者。

一、“宁静以致远”的学术氛围是指学术性高中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具有研究性特征

在学术性高中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所以能够用“宁静以致远”来概括,是因为这两项活动都以研究性为核心,具备崇尚知识理性与科学审美的特征,这就是“宁静”;教师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的兴趣,并且以创造性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这便是“致远”。学术性高中里教师的教不全是“技术”,而是以“学术”为主。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知识必须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具备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也不再完全以考试分数的提高为考核标准,而是体现于学科素养与专业精神的获得和培养。比如,语文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还应有完备且具一定层次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用语文学科知识来吸引、熏陶学生,还要用娴熟、高超的写作水平来引领学生,为学生示范。在非学术性高中,语文教师教授诗词鉴赏,大致整理一些鉴赏知识,介绍若干答题策略,便可完成教学任务。但在学术性高中,语文教师就得厘清诗词的发展脉络,研究诗词的创作规律,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研读诗词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语文教师的自身诗词修养和创作能力就成为必备的要素。

在学术性高中,教师的教是必须带有学术色彩的。因为在笔者看来,学术性高中里以研究性学与教为核心的学术活动,教师是主导。没有教师研究性的教,很难有学生研究性的学。读胡适传记,很多人都对胡适母亲当年对胡适不惜工本的“教育投资”心生敬意。胡适母亲眼光的长远诚然可敬,那位教师的研究性的教,似乎更应称道。据说胡适的母亲交给教师的学费是别的孩子的数倍,要求只有一个,教师在教胡适时,不仅要说清楚某个字的读音、意义,还要讲明其来历和具体运用。胡适母亲要求的教,就是研究性的教,是要教师用学术的手段来启蒙、点拨幼年的胡适。当然胡适当年所受的研究性的教与今天倡导的学术性高中里的研究性的教,有所不同,但其追求的学生的研究性的学却是一致的。

二、“淡泊以明志”的学术品质是指“学术性高中”里的教师要具备渊博、沉潜的学术品性和学术能力

“淡泊”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以及由此直接带来的名利的看淡。研究性的教是有一定的超功利性的,对学生考试成绩,以及短期教学效果的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教师对学生专业精神的培养的关注度。“明志”指的是教师对所任教学科的学科素养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教学品格的坚守和投入。教师只有持续关注本学科的已有、现有知识,了解前沿研究成果,其学科素养方有源头活水,始终处于生长状态。

学术型教师的做人处世与治学,应该如朱光潜先生谆谆告诫的“看重人所看轻的,看轻人所看重的”。笔者以为,学术性高中里的教师要“看轻”那些需要“淡泊”的东西,“看重”那些足以“明志”的东西。学术型教师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渊博、沉潜的学术品性和学术能力。渊博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而沉潜则是学术研究的品格。只有告别浮躁、功利、短视,拥抱寂寞、淡定、执着,普通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术型教师。

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沉潜的品质,它是一种人生艺术,也是一种学术品性。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学术型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抵御得了外界灯红酒绿的诱惑。

2013年5月,华裔数学家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张益唐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发现存在无穷多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个重要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2016年10月,张益唐因此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奖”。成名前的张益唐足足蛰伏30年,他藏匿于市井餐馆中,隐居于美国一所普通大学里。没有人会如此长时间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淡定地面对自己平凡的境遇,但张益唐做到了。正是沉潜,成就了他的传奇。回望自己学术人生的寂寞山岭,张益唐称自己是“北大扫地僧”。

的确,即便在寺院落脚,也有名利的诱惑。张益唐感叹:“又有几人,愿当守寺的扫地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成为学术型教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在目前条件下,普通高中里有这样的学术型教师吗?在现有的对高中教育的考评体系里,高中教师混出“名堂”的,大多靠的是“技术”,用学生的考试分数铺就教师的“成功”之路。高中教师能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属凤毛麟角。

应试环境下,现在普通高中教师普遍缺乏独立思想,习惯人云亦云。长期的功利性教学,从学生一时一地的“考分”中获利的高中教师,是万难接受做学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和淡泊的。而学术一旦与寂寞、与淡泊“分手”,去拥抱鲜花与掌声,变得“趋时”与“媚俗”,那还是“学术”吗?让高中学生在青葱岁月里就接触这样的“学术”,显然是在提前耗损他们日后献身学术研究的热情,不仅玷污了“学术”之名,更是自毁国家、民族的未来。

笔者以为,要先在高中倡导学术研究的空气,引导教师从功利主义的泥淖里脱身,向着甘守寂寞、淡泊的学术之路“靠近”,然后才可以谈论建设学术性高中这样的话题。否则,将高级中学办成学术性高中不过是一种追求办学高品位的理想主义冲动。

G451

A

1005-6009(2017)46-0016-02

蔡宏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浙江宁波,315194)教师,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沉潜学术性淡泊
淡泊,在风骨之内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柳青:沉潜于生活深处
沉潜冷梅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沉潜迷醉达拉湾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
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