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老年保健教学
2017-03-24天门市老年大学保健班教师张明星
□天门市老年大学保健班教师 张明星
浅议老年保健教学
□天门市老年大学保健班教师 张明星
健康长寿是每个老年人的愿望,每当看到老年学员通过听我的保健课,获得了健康和快乐,就会感到无比欣慰。这也激发我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思考如何把课讲得更好。通过多年实践,我有了一些收获体会,借贵刊一角,与同行商榷。
渗透辩证观点。教学中,应避免教条式地生搬硬套,要讲究辩证法和灵活性。如关于运动养生的问题。运动养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卫生部门提出倡议:“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幸福一辈子。”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运动养生蔚然成风。但运动养生也有它的两面性,每人每天的运动量没有统一标准,要视个人情况合理安排。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职业的人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年高体弱的人每天走一万步,就会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运动对人体是有好处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运动后感到舒服就算产生了效果。我到老年大学福利院分校授课时,为那里的老年朋友定制了专门的“运动指标”,即每天在院子里散散步、动动腿、甩甩手就好。再如,古人所说的“冬炼三九,夏炼三伏”只适合健康的年轻人,不适合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等。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讲解,让学员明白锻炼方法没有万能公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多用大众语言。即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活泼、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授课,感染老年学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中医上有一个养生动作叫作“撮谷道”,如果照本宣科,学员就听不懂,因此就要改为“提肛”。所以,讲课时若完全按照书面语言讲给学员,不仅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还会不知所以然。
此外,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通过典故阐明观点。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学员兴趣,还有助于他们记忆。如,讲吃橘子有效治疗咳嗽时,我介绍了明朝初期一位县太爷用橘子水治疗咳嗽的小故事;在讲心态的平衡时,引用了“六尺巷”的故事。学员听得津津有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紧跟季节变化。四季特点不同,容易发生的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措施也不同,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减弱,喜欢“现学现用”的特点,我在讲课内容上尽量与季节接轨。如,去年秋天重点讲授了秋季的保健重点——养肺。学员们纷纷反应“受益匪浅”“太及时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过去他们每年秋季都会出现的口干舌燥、长期咳嗽等症状竟然没有发生。由此可见,根据四季交替,及时调整养生保健的授课内容,才能真正让老年学员学以致用,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