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法治的圈圈内自由“街舞”
——“法治”主题班会课设计

2017-03-24姜志岗

江苏教育 2017年87期
关键词:街舞守法班会

姜志岗

【班会设计】

于法治的圈圈内自由“街舞”
——“法治”主题班会课设计

姜志岗

法治;自由;责任

一、教育背景

1.社会角度:一方面,法治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倡导”的核心内容之一,党和政府正致力构建法治主导型社会管理模式;但另一方面,社会诸多领域仍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现象。

2.学生及班情角度: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法现象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学生因法律意识薄弱,不能正确地处理和对待;高三年级部分学生高考后可能就会步入社会,无论是对法治社会构建的责任担当,还是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召开本次主题班会都十分必要。

二、教育目标

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内涵,引领学生知晓违法行为的危害以及法治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指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法、用法、守法,做合格公民。

三、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自制PPT、自拍视频;

2.准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中“致命的欺凌”一期的视频;

3.准备诗朗诵《法治之美》,排练心理体验剧。

四、实施过程

(一)我与法治面对面——明法治之要义

中国法律名称大展示,全员展示课前搜集的中国各类法律法规名称。

国家社会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学校个人层面:《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

学生展示法律法规名称,并列举其核心内容;教师点拨,学生通过大展示了解法治的要义和法律的真谛。

【设计意图】通过法律法规名称大展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法治的要义,更好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二)我与“不法”辩辩理——剖违法之危害

1.社会角度。

播放学生课前收集的社会上法律意识缺失的案例视频,如“撞伤不如撞死”“舆论暴力”“媒体审判”等,请学生分组讨论法律意识缺失的危害。

教师归纳明确:因法律意识缺失导致的不法行为既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又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2.学校角度。

(1)全班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致命的欺凌”,各活动小组派代表谈对此事件中受害者小陶城之死的看法,并反观我们的校园,反思我们的行为。

(2)播放学生课前自制的小视频,集体讨论自己身边是否存在违反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如损坏公物、私出校门、顶撞教师、欺负同学等。教师引导学生自查和反思。

【设计意图】从社会视角带领学生辨析不法行为的危害,从学校角度探讨学生个体违规行为的危害,让学生的理解更有深度。所有的材料和视频都是学生自己收集和拍摄的,更具体验性和震撼力。

(三)我与法治握握手——观守法之靓影

1.学生现场表演心理体验剧《于圈中舞》,展示守法之下自由幸福学习生活的画面,揭示守法之美;

2.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眼中的执法之人、依法之事、守法之美;

3.师生互动,畅想法治主导型社会的美好明天。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心理体验剧,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守法的意义和价值;表演的过程实现了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增强了班会活动的整体性。

(四)我与法治来约会——倡守法之行动

1.礼赞法治。全班学生配乐朗诵诗歌《法治之美》。

2.小品导航。学生表演小品《跟我出发》。

教师号召全体学生一起出发,一起学法、一起守法、一起普法,积极践行法治,在创建法治主导型社会的进程中勇于担当。

【设计意图】团体朗诵,让学生更深一步体悟,从而升华班会主题;小品表演引导学生多维思考,使其懂得倡导法治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戮力同心,高中生尤须全力践行、努力担当。

五、活动延伸

1.排查班级里存在的违纪现象,优化班级环境;

2.聘请德育校长担任班级法制班主任,对本班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

3.出一期法治专题黑板报。

六、活动反思

该方案共有“我与法治面对面”“我与‘不法’辩辩理”“我与法治握握手”“我与法治来约会”四大板块。其中,第一板块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大展示,教师解读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厘清法治的内涵,为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抓手,并以此开宗明义,为后续版块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板块主要是从社会和学校两个视角呈现法治缺失的现象,并剖析其危害,旨在使学生明白何为违法及其危害性,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观看《新闻调查》节目“致命的欺凌”一期的视频和他们自拍的视频,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视觉冲击,以便进一步叩击其心灵,从而达成他们对法治主导型社会的价值认同;第三板块主要是多角度展示各类守法美景,通过小组交流畅谈、师生互动畅想,体会守法之美;第四板块在前三板块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怎样更好地为建设法治主导型社会担责尽力,这是此次班会的落脚点和关键点。以上四板块紧密相连,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本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认识提升超出班主任预设,较好地实现了班会目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活动环节设置巧妙,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方案中的心理体验剧的课前编排与现场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热情高涨,在积极参与中不断反思。

2.学生始终是班会活动的主体。学生从自拍视频到自创诗歌,到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再到活动延伸的自排自查,他们一直是班会课的主人,而教师仅是引导者。

3.事例选取典型精当,能有效震撼学生心灵,提升其感知温度。全班观看《新闻调查》节目中“致命的欺凌”,叩击学生心底,引发他们内心共鸣,从而更好地反思自身的行为。

诚然,因认识有限,我们对“法治”的理解仍有待提升,因实践不足,对活动的设置还需优化;加之“法治”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很难通过一节班会课达成更多的教育目标,必须围绕其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G451.6

B

1005-6009(2017)87-0031-02

姜志岗,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江苏如皋,226500)教师,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

猜你喜欢

街舞守法班会
聚焦《这!就是街舞》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少女席嘉琪的街舞梦
我的街舞梦想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街舞青春,你的未来在这里
维护法治权威需要全民守法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