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有恒:我的乡村学校三十载
2017-03-24潘来强
潘来强
贵有恒:我的乡村学校三十载
潘来强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乡村教育过于滞后,会严重阻碍教育公平,阻碍科教兴国之大计。做好农村教育,不仅需要一份热情,还需要一份执着。教师坚持与时俱进,执着向前,为农村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家园助力。
乡村学校;鼓舞策略;不做不休
1988年,我参加工作。2017年,恰是我从教的第30个年头。坚守农村,扎根农村小学做校长是我的夙愿,为此,我宁愿驻足乡村学校30年,只盯一处,终掘清泉……
2017年教师节前夕,一条微信被刷屏:南京教育界“最高荣誉”——“陶行知奖”(首届)被45位老师拿走。我在其列,内心十分欣喜。24年前,我曾获得过“行知教学奖”,这在南京教育界基本被认为是教师最高荣誉——“斯霞奖”的前身。今年又获得南京市教育管理类最高奖,欣喜之余我又有些惶恐,因为和我一起获奖的大多是省市名校的校长们。而我,只是一位偏远农村学校的校长。惶恐之余,一种坦然随之而生:自从教以来,我就是学着斯霞老师的样子做老师的,就是学着陶行知的样子做校长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
我信奉:爱,是教育的灵魂。小学教师,是我毕生的职业理想,起于幼年,矢志不渝。在教师岗位上,我曾用整整一个寒假带领37名学生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并在全市现场会上做精彩展演;作为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我放弃休息日,为我校的德育研究、科研起步、精细管理补缺短板,缩小与区域强校的差距;任校长以来,我倾全力投入学校工作,与全校教师一起推动农村百年老校向前发展。
持之以恒地爱学生是我一贯的态度。每天的大课间我必到学生中去;每周我至少要上一次集体晨会;每学期我都要与明星学生一起共进午餐;每次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我都会陪同鼓劲……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我爱每一个学生,不管他成绩好坏,家境优劣,出类拔萃的学生我会毫不犹豫地表扬,有一些小错的学生我会持之以恒地关注。当我知道,一个学生因为贫穷无法按时到校上学时,我彻夜难眠。2017年的大走访中,我特意“加访了”智力发育迟滞儿童小A,劝说他回校“上课”。为了让特殊的学生接受“正常”的教育,我极力倡导在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建立 “第二资源教室”,并身体力行将学校会议室改建成“第三资源教室”,以亲近特殊儿童,扶助他们快乐成长。
学校有个学生小B,患有多动症。他一进入板桥小学,我就和教师们商讨针对他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用鼓舞的策略引导他。板桥小学开辟了“千人一舞”的体艺“2+2”项目。比赛当天,我来到现场,激励学生:“拉丁舞可以不要整齐,只要释放快乐就是最棒的。”结果,方湘宇从中脱颖而出,成了学生们的学习榜样。他到主席台上领舞,到市里参加少年宫培训,最后登上了市级舞台表演……他自信地表达着对拉丁舞的理解,逐渐让人刮目相看。教师们说:“是拉丁舞改变了他。”其实,我更相信是“鼓舞”改变了他,帮助他激发出了潜能。
2013年,民办学校分流了100多名随迁子女进入板桥小学,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品行习惯与我校学生相距甚远。有人提议开个专门的“欢迎会”,言外之意,这些学生太差劲,我否决;有人提议开个家长训导会,话外之音,这些家长太落后,我又否决。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学校教育理应推行,于是我力排众议,最终让这些学生无痕地融入了板桥小学大家庭。现在这些学生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快乐成长在板小:参加校庆演出,他们笑容灿烂;体育竞赛场上,他们英姿飒爽;科创大赛中,他们自信满满,获得多类奖项……
近年来,大量随迁子女涌入板桥小学,他们多是来自艰辛的打工者家庭。我带着教师们逐一进行家访,邀请家长与我们同行。学校体谅家长们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精心设计“弹性放学”;理解家长请假或许要被扣工资,所以坚持家长学校在晚上开班;给特困生捐赠活动如果要搞仪式,我总是下意识地谢绝,因为这可能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尴尬。
千“做”万“做”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我深知,振兴农村老校,需要无怨无悔的坚守,需要不知疲倦的行动。2006年做校长后,我大胆引领学校革新转型:追溯教育本源规划蓝图,面向学生未来谋定策略,基于校情绘制路径;力促源于教育本义、基于本校传统、直面区域现实的“鼓舞·灵动”方略,带领教师以尊重、支持、激励、引领儿童为出发点,不断丰富“鼓舞”特色文化的内涵,引领大家行动自觉。德育课程的系统建设,综合实践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为课程搭建“立交桥”。
板桥小学全体教师长期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助推了一所百年老校的华丽蝶变,学校“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学校办学规范化成为常态,科学化办学正在加速路上。2014年,学校百年校庆,实现了板桥小学百年的跋涉与十年的腾飞,显示了学校办学实力品牌效应的新生,歌咏了全体教师的辛苦付出和学生的灵动成长。板桥小学虽然是区域为数较少的远郊农村学校之一,但在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下,学校一路走过市 “规范学校”“示范学校”“市级实验小学”“省级实验小学”,先后通过全国“环保教育先进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科技教育星光基地学校”等各项创建并获奖100多项。
现在的板桥小学,境显灵韵:建筑宏伟,优美如画,装备精良,“鼓韵励志”,特色浓郁。板桥小学的教师,师蕴灵慧:教师队伍快速优化,学校现有高级教师5人,市级名师4人,区优青以上25人。板桥小学的课堂,课漾灵动:学校曾多次向市区开放科研和教研现场,这种飞跃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一所农村学校的预料。板桥小学的学生,生盈灵性:正如《人民教育》中这样描述:“他们越来越大胆,不像乡下孩子;越来越自信,不像外地孩子;越来越主动,比都市少年一点也不逊色;越来越灵气,比城市孩子还更多了一份朴实与憨厚。”
在现有基础上,我和同事们对学校进行了面向未来的前景定制。“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小学新生源结构之‘作业模块’的重构”的课题研究是板桥小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只编一本孩子喜爱的作业本”,打响质量攻坚,力创小学新生作业改革的“板小样本”。
为了促进学校课程创新和特色文化办学实力提升,我校的“‘鼓舞’文化的整体建构和课程发展”成功申报南京市特色文化项目。此项目着眼于整体建构学校文化,高擎鼓舞的主张;落脚在紧抓课堂和课程,重锤课程的“响鼓”;指向了“儿童发展”的归宿,奏响灵动的“鼓角”。
作为省级品格提升项目“志愿养德:构建区域志愿者行动学校联盟”核心成员学校,板桥小学将致力整体建构区域志愿服务的课程体系,构建区域志愿服务平台,锻造凝练志愿养德的区域德育文化。
以一种敢为人先的姿态,我们将目光聚焦特殊儿童的教育,积极创建随班就读示范学校。我将和教师们在乡村学校一起推展一轮接近教育本质的“融合”。
G456
B
1005-6009(2017)82-0078-02
潘来强,南京市板桥小学(南京,210000)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首届陶行知奖(名校长)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