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丹系种猪在粤北山区对环境适应性调查研究

2017-03-24谢光明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栏舍种猪场种猪

谢光明 钟 澜

(韶关市畜牧研究所,广东韶关 512026)

新丹系种猪在粤北山区对环境适应性调查研究

谢光明 钟 澜

(韶关市畜牧研究所,广东韶关 51202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新丹系种猪,来自于新建种猪场,一区可饲养300头母猪,于2011年10月投产,二区可饲养500头母猪,于2014年9月投产。猪场栏舍按现代化、标准化栏舍设计,配套建有1500m3沼气工程,排污方式为猪-沼-果和牧(树木和牧草)。

1.2 试验地点

韶关市畜牧研究所杉木湾种猪场。

1.3 饲养管理

按现代种猪场管理模式进行:种猪采用限位架和产床饲养,栏舍内设有水帘降温、负压式抽风机,猪只日常管理为自由采食与限食相结合、自由饮水,配种方式为人工授精,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免疫。同样的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

1.4 数据记录

2014年1月生产线承租给韶关佳和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本文统计2012~2015年疾病发生率等健康程度方面数据,记录猪只健康程度:腹泻率、呼吸道病发生率、肢蹄病发生率、母猪淘汰率。用Excel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猪场2012、2013、2014、2015年:腹泻率分别为8.12%、8.5%、7.68%、9.56%;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2.64%、13.91%、6.38%、7.65%;肢蹄病发生率分别为15.32%、14.17%、13.65%、13.14%;母猪淘汰率分别为5.84%、20.21%、22.22%、11.27%;母猪因肢蹄病淘汰占总淘汰母猪的比例分别为66.67%、32.05%、41.45%、36.84%。结果显示:新丹系种猪在腹泻率方面保持在一个相当稳定、持续的水平;呼吸道疾病2014、2015年比2012、2013低,可能原因是2012、2013年猪场栏舍不够,混合饲养了地方猪种(梅花猪),地方猪种与优良种猪混养,在空气、疾病传播方面会存在隐患,导致新丹系种猪呼吸道发生率偏高,从2014年1月开始新丹系与地方猪种分两个区域饲养,新丹系种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下降到合理水平;肢蹄病发生率较高,超过13%,主要原因应该是新丹系种猪本身四肢较细,母猪产仔数多,前期储备能量不够,在怀孕期肢蹄负荷重,容易受伤;集约化猪场种母猪正常淘汰率一般是25%,本场母猪淘汰率2012-2015年母猪淘汰率低于25%,主要原因是本种猪场是新建种猪场,2012、2015年属于引种培育阶段,淘汰母猪较少;母猪因肢蹄病淘汰占总母猪淘汰的比例超过32%,说明肢蹄病严重影响了新丹系种猪的种用价值。

表1 猪场猪只健康状况分析表

3 讨论与结论

(1)本研究结果表明,猪场2012年以来母猪腹泻率8.5%以下,新丹系猪与地方猪种分开饲养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在8%以下,比较稳定,这与新丹系种猪适应粤北山区饲养几年后,已适应气候特点,在腹泻、呼吸道疾病方面已有一定的抵抗力有关。

(2)陈铁桥等[1]报道湖南省18个中小型猪场2083头母猪中母猪肢蹄病发病率36%,张昊等[2]报道永州某猪场627头母猪中母猪肢蹄病发病率27%、因患肢蹄病淘汰的母猪占淘汰总母猪数的51%,谢水华[3]报道华南地区新丹系种猪母猪肢蹄病发生率达到9.7%、因患肢蹄病淘汰的母猪占淘汰总母猪数的60.97%。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粤北山区,母猪肢蹄病发生率达到13.14%~15.32%,因患肢蹄病淘汰的母猪占淘汰总母猪数的32.05%~66.67%,与陈铁桥等和张昊等的报道相比,发生率偏低,说明本猪场在栏舍设计、设备等方面已优于2005年前陈铁桥等和张昊等报道的猪场;本研究结果表明,母猪肢蹄病发生率高于谢水华等的研究结果,可能与粤北山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粤北山区对整个华南地区来说,受南岭山脉的影响最大,夏天湿热,冬天特别寒冷且持续时间长,空气中湿度大会影响种猪的肢蹄健康度。

(3)罗才庆等[4]报道正常商品猪场母猪淘汰率为20%~30%,本研究结果表明猪场2012、2015年母猪淘汰率小于20%,这与猪场是新建猪场,生产线扩建引种有关。

4 建议

(1)随着“壹号土猪”在市场上的被认可,很多猪场都计划养殖部分“土猪”,根据本研究结果,良种猪与地方猪混养,呼吸道疾病发生率较高,建议猪场做好栏舍规划和布局,优良种猪生产线与地方猪生产线分两地饲养。

(2)新丹系种猪四肢较细,母猪产仔量多,新陈代谢大,怀孕期间后肢承重力强,因此容易以生肢蹄病。根据日常管理经验,为提高新丹系种猪四肢健康度,减少母猪因肢蹄病而淘汰的发生率,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怀孕母猪的营养管理;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主要是要加强栏舍湿度管理,保持栏舍干燥。

[1] 陈铁桥,戚咸理.母猪肢蹄病的调查研究[J].湖南畜牧兽医,2000,(4):29-30.

[2] 张昊,于桂阳,陈铁桥.母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7):58-59.

[3] 谢水华,陈文芳,陈瑶生,等.引进丹麦种猪生产必能与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2):57-61.

[4] 罗才庆,吴南洋.福建某公司母猪淘汰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3,(4):41-42.

猜你喜欢

栏舍种猪场种猪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唐人神:近期种猪销售订单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