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2017-03-24吴驾云

建材发展导向 2017年1期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技术建筑

吴驾云

摘 要:建筑给排水技术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性的环节,尽管在长期技术发展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得到一定进步,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对此,文章对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现状进行说明,提出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于建筑给排水技术施工中的要点进行分析,主要从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后三个不同阶段作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排水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水平和质量将会直接对用户日常用水供水产生影响,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相对而言,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突显出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一情况出现后,导致城市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用户无法正常用水,建筑企业口碑受损。因此针对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1 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的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中,所涉及到的给排水施工内容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预留、预埋方面,部分施工单位对此过于忽视,缺乏专业给排水技术人员的配备,因此造成施工中出现预留孔洞位置偏差、套管位置不够准确等,甚至出现有洞口漏留、漏埋等情况,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进度。为解决这一情况,施工单位只能在楼板、剪力墙等位置凿洞,导致建筑物整体不美观,施工部门投入的人力、物力均大幅度增加,卫生间、厨房楼板的承重压力增大。此外,有部分施工单位预留洞位置不准确,安装后极易造成漏水情况。因此,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中尚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整改解决。

2 建筑给排水技术施工要点

2.1 施工前期质量控制

首先应当重视图纸审查工作,确保给排水施工得以顺利展开。设计图纸必须要符合相关制度规定,满足用户需求,符合技术、经济水平,达到用户的使用标准。针对设计图纸中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进行重点考虑,确保难度在施工技术可达到范围内,并重点关注设计图纸内的尺寸、坐标等数据信息,保证器具能够合理安放。对于涉及到的排水设备、材料规格、消防、水泵、管线轴向等,应当确保图纸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给排水施工设计人员应当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在于土建施工人员协商后,交流预留洞、预埋管等技术配合工作。

其次,应当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工作。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涵盖如下方面内容:说明建筑形式、层高等工程基本信息概况;以施工合同、设计图纸、验收检验标准、法律法规等编制依据;技术、原材料、施工人员等施工准备方面工作;包含给排水管材、连接敷设方式、保温、工艺、质量、测试步骤等给排水施工技术方案;以建筑实际需求为出发,结合技术水平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表,以加快工程进度;针对成品保护、成本控制、安全文明等施工措施。

最后为严格把控给排水设备、材料的进场检验流程。建筑给排水涉及到极为广泛的材料设备类型、规格等,对其进行统一性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材料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缩减投入成本。为达到这一效果,在给排水设备、材料进场时,应当有质检员、材料员等对品种、材料进行严格验收把关,确保无破损等情况。同时要检验是否具有产品生产合格证、政府颁发的许可证、生产批号等相关文件。进场后,应对其进行抽样检查送检,在未获取许可之前,不能投入使用。

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最为关键性的环节,尤其是在高层住宅建筑物中,应尤为关注。首先在预留洞阶段的施工中,应检查建筑中是否预留孔洞与套管,确保在管路安装完成后,上方净空不能低于建筑物沉降量,通常大于150mm,结束埋地给排水管路安装后,检查伸出地面管路垂直度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无误后才能进行地面回填工作。给水管应做通水、水压试验,并在临时预留管路封堵后,进行土建施工回填。管路需接受防腐处理,检查是否有漏水发生。其次在给水管道施工阶段中,需要重点把握管道连接、管道安装以及支架三个方面,通常情况下,生活用水管路包括给水铸铁管、镀锌钢管以及PPR管,应当掌握管路材料、管径、以及材料等不同信息,将其应用于不同建筑需求中。第三在,排水管道施工階段中,主要由缸瓦管、排水塑料管、陶土管以及铸铁管构成,现阶段,室内排水系统中常用管路为塑料管,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重点在承插接口的清洁与胶黏剂使用、排水管坡度、坐标以及标高、检查口与清扫口的位置。最后,在给排水管道附件施工阶段中,安装阀门需首先将其关闭,得到使用功能标准;水表外壳与墙外表面距离在10~30mm左右;消防水龙带与快速接头、水枪之间符合规定扎紧;卫生器具的连接应当保证美观,避免出现凹凸情况;镀烙配件安装时应使用扳手,保证表面不受磨损。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通常属于施工重点,包括地下室等,设备多,关系复杂,因此应当在施工时严格参考设计图纸,认真核对后,防止出现误差。

2.3 施工完成后质量控制

施工结束后,同样应对给排水进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检查外观、水压、通水以及灌水试验方面,严格进行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在具体的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中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应当对给排水管路的平面位置、标高、管径等信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核查,并检验管路、支架等排水相关设备是否牢固。其次,应当给排水系统中的阀件、水泵等设施进行试验、确认是否存在漏水情况,确保卫生设备以及管路油漆等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交工前,应当对给排水的施工做全面的复查,包括设备清理等,并将检测报告进行编制,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作为建筑工程的验收资料,并为日后维修保养提供原始参考依据。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尚存在问题与不足之处,受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中的技术、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进行。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分别从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三个不同阶段入手,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水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华良.浅谈如何做好给排水施工[J].技术与市场,2011,11(03):25-26.

[2] 赵庆辉,郭丹.住宅楼给排水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2(11):202.

[3] 柯琰.给排水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11 (20):208.

[4] 龙云.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2,09(07): 227.

猜你喜欢

给排水施工技术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