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2017-03-24区超平

建材发展导向 2017年1期
关键词:弊端建筑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区超平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直接关乎建筑工程质量,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以及后期维护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业主对建筑的满意度评价。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弊端对症下药,采用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加以整合,降低工程造价,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建筑使用安全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将从当前工程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出发,进而针对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几项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弊端;应对措施

建筑本身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实现自身前进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的多功能性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注重相应的侧重点,以充分保证建筑质量与建筑功能的结合,提升建筑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1 建筑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与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设计标准是建筑质量的保证与指导前提,高水平的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对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做到细致、系统了解,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维护提供重要的行为指导。当前,我国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多项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师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保证建筑质量,例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等。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结合规范要旨的同时,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准确把握,降低资源利用率,提升建筑安全度与功能性。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障施工过程符合法律法规,降低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建筑单位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加强理论建設与实践应用,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

2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弊端

2.1 缺乏健全、完善的评估与预警体系。建筑工程管理的验收阶段在整个工程管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其对建筑工程本身的监督与检测成为保障建筑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我国房地产的迅猛发展,建筑功能性大大增强,原有的建筑验收评估体系出现一定的不协调之处。例如,建筑节能一直都是社会、业主关注的要点,但在实际的评估阶段,缺乏法律法规强制性作用,仅有住建部、环保部等部门规章制度,在规划、施工、监理以及验收等多项环节出现问题,同时评估手段、预警手段的落后,导致建筑隐患不能被发现,影响了工程质量。

2.2 造价成本控制与多功能之间的冲突。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任务重,需要采取必要的造价成本控制,降低企业负担。建筑工程造价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建筑工程在结构、空间、造型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内部装饰上都有着各自具体的要求,因此需要全方位对造价进行控制。但是,如何在降低施工成本与提升建筑功能上,很多建筑单位顾此失彼,单纯以降低工程造价为重要目的,缺乏对建筑功能性表达,导致建筑实用性下降,建筑利用率不要,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2.3 组织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科学的目标控制起到重要的方向指引。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目标控制考评机制,使部门之间的沟通常态化,实现目标达成。但是,部分建筑工程单位由于组织协调力度不足、施工理念落后等多重因素,导致施工与设计间存在脱节,技术交底未能充分完成工作目标,在施工细节上存在问题,沟通上的不畅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后期建筑的使用满意度。

3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3.1 加强预警与评估体系的完善,保障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质量与高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建立必要的预警措施,通过对各种事故的早起预防与控制,强化对危机事故的应急管理,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预警与评估体系应用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与施工现场所有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的收集,获得原始资料后,借助计算机基础技术与预警与评估系统,对施工过程以及施工成果进行科学监控。预警与评估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监控过程,以安全性、可靠性、科学性、可行性为重要指标,设置相应的标准值,决定不同的预警级别,充分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为决策部门提供一手数据与资料。预警与评估体系需要软件与制度的双重保证,要求建筑工程管理方切实加强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与线下的实际配合,共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

3.2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基本应用。建筑项目任务内容多、量大,信息庞杂,应对相应的项目信息、设计信息、施工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统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有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才能够在进度计划、资金规划、物资调配、设计监督与变更等多方面形成全方位、系统化控制,将不同的环节有机结合,降低造价风险、施工风险等,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与运营的有效性。建筑工程单位应积极推动信息管理系统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例如积极开发工艺控制软件,进一步优化计算深基坑设计,完善建筑施工模板,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加强软件监控,大型构件吊装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实现从设计到维护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提升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默契度。

3.3 加强完善企业与社会建筑验收体系,提升建筑合格认证标准。通常,建筑工程在验收合格之后,都会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建立以及施工方等方面共同参加验收。但是,行政权力缺乏足够的干预力度的情况下,使验收率与验收质量存在一定的出入,影响建筑使用安全与使用质量。因此,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监理方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面联合,共同建立高效、完善的建筑工程验收体系,以充分提升建筑的安全保障力度。同时,做好验收阶段的各项数据资料准备,工程质量保修证书、技术资料备注等相关手续完备,为建筑的后续责任划分提供充实依据,为业主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工程验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需要工程管理方、监理方等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企业影响力,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最后的防线。

3.4 提升建筑单位员工综合素质,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在企业的长远建设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通过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举办员工技能大赛,组织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能符合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归根结底管的还是人,还是需要对员工的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组织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适应能力,继而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能,减少因制度阻碍所带来的内耗,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将其与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相结合,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暴露出的弊端展开系统性分析,从建筑单位组织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政策条件、社会监督等多方面展开问题的解决,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数据支撑。同时,加强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系统、评估系统、验收系统等多方面的研究、实践,以提升建筑工程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3(30):222-223.

[2] 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240.

[3] 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科技传播,2010(18):24,17.

[4] 韩向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03):46-48.

猜你喜欢

弊端建筑工程管理应对措施
跟踪导练(四)
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