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鹌鹑种质特性研究进展
2017-03-24杨帅白俊艳吴胜军庞有志王
杨帅++白俊艳++吴胜军++庞有志++王旭++史敦胜
摘要 针对黑羽鹌鹑新品种的遗传机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染色体核型、微卫星标记、羽色相关基因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揭示黑羽鹌鹑的种质特性,希望为黑羽鹌鹑的进一步生产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黑羽鹌鹑;遗传机制;种质特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40-02
黑羽鹌鹑是庞有志题组2004 年在推广蛋用朝鲜鹌鹑与黄羽鹌鹑配套系杂种群体中发现的新的羽色突变体,这是我国蛋用鹌鹑生产中继白羽、黄羽鹌鹑发现和培育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研究发现,黑羽鹌鹑不仅有别于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的羽色特征,而且还可以与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组成自别雌雄配套系,因而是我国蛋用鹌鹑重要的育种素材。2008 年河南科技大学以“蛋用黑羽鹌鹑突变体分离、纯化及新品系培育研究”为题得到批准立项。经过近10 年的研究,黑羽鹌鹑已得到分离和纯化,目前已有种群3万只,不仅生产性能稳定,作为母本,还可与北京白羽鹌鹑和中国黄羽鹌鹑组成自别雌雄配套系,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因此,黑羽鹌鹑的发现和培育是继我国白羽鹌鹑和黄羽鹌鹑培育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黑羽鹌鹑的培育不仅丰富了我国鹌鹑品种的基因库,也为蛋用鹌鹑育种提供了新的素材[1]。本文则从黑羽鹌鹑遗传机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染色体核型、微卫星标记、羽色相关基因、配套杂交效果等方面来阐述黑羽鹌鹑的种质特性研究进展。
1 黑羽的遗传机制
庞有志等[2]对蛋用鹌鹑中发现的黑羽突变体进行了杂交验证。共设计3个试验,包括杂交试验、回交试验l和回交试验2。杂交试验将6只黑羽突变体公鹑按1∶3的比例与18只纯系黄羽母鹑进行杂交,共分6个杂交组;回交试验1是从杂交试验的F1代中选择1只不完全黑羽公鹑与3只亲本黄羽母鹑进行回交;回交试验2是选择1只不完全黑羽母鹑与黑羽突变体亲本公鹑回交。
研究表明,控制黑羽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上,与基因座B/b和Y/y具有连锁关系。黑羽基因h对野生型基因H为不完全显性,H基因具有维持正常栗羽或黄羽的作用,黑羽基因h对Y/y基因座为隐性上位,对栗羽(Y)和黄羽(Y)有加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公鹑而言,hh纯合时与Y-互作(YY和Yy)使栗羽变黑,与yy-互作使黄羽变为深灰色;杂合时,Hh与Y-互作(YY和Yy)使粟羽变为不完全黑羽,与yy-互作使黄羽变为浅灰色。然而,对于母鹑而言,h与Y互作即可使栗羽变为不完全黑羽,h与y互作使黄羽变为深灰色。
2 生长发育
于美琴[3]研究了黑羽公母鹑的1~10周龄体重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黑羽公母鹑增重均值在出壳后前7周体重增长很快,这一结果在梁小芳等[4]的研究结果中得到证实。于美琴[3]研究还表明出壳时母鹑体重均值为6.88 g,第10周体重增加到出壳体重的22倍,达到151.25 g。2~5周龄是其绝对生长较快的时期,到第6周龄体重增加的速度则迅速下降。从第5周起,母鹑体重增加的速度明显快于公鹑,通常公鹑从第7周起体重增加的速度已经显著下降,而母鹑则直到第10周的体重仍有明显的增加。黑羽公母鹑体重1~10周龄的变化规律均符合cubic型曲线,拟合后体重变化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如下:
Y1=3.990+17.227x+1.259x2-0.153x3,R2=0.998
Y2=2.207+19.791x+0.283x2-0.112x3,R2=0.991
公式中,Y1、Y2 分别表示母鹑和公鹑的体重,x表示周龄。
3 生产性能
于美琴[3]研究表明,公鹑10周龄的体重为120.62 g,而母鹑10周龄的体重则为151.25 g,开产日龄为52.6 d,开产后的周产蛋率可以达到84.8%以上,蛋的重量平均为11.2 g,种蛋的受精率为77.4%,82.8%的受精蛋可以顺利孵化。而公鹑通常会被屠宰,屠宰率高达93.47%。研究發现,蛋重和周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蛋的重量随周龄的变化规律符合cubic型曲线,经拟合最优回归方程为Y3=8.838+0.891x-0.115x2+0.005x3,R2=0.9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蛋形指数和产蛋周龄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蛋形指数随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蛋形指数随周龄变化规律符合cubic型曲线,经拟合方程为Y4=0.782-0.006x+0.001x2-4.662 ×10-5x3,R2=0.800。
4 染色体核型
于美琴[3]研究表明,黑羽鹌鹑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78,其中38 对为常染色体,1 对为性染色体。这一研究结果与徐 琪等[5]和孙永强等[6]对其他品系鹌鹑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黑羽鹌鹑No.1染色体为sm型,No.2和Z染色体为m,No.3~9和W为t,徐 琪等[5]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但是于美琴[3]与陈爱葵等[7]则认为位于No.8和No.9之间有所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在制片过程中染色体收缩程度、染色程度以及测量数据分析样本数等因素不同所致,当然并不能排除可能就是黑羽鹌鹑与其他品系鹌鹑在细胞遗传学上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因此,有关黑羽鹌鹑染色体核型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5 微卫星标记
庞有志等[8]用9个微卫星分析了黑羽鹌鹑的多态性,结果显示9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出4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检测到5.111 1个,平均杂合度为0.695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20 4。白俊艳等[9]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包括黑羽鹌鹑在内的3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发现,中国黑羽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40 1和0.695 7,这一结果与庞有志等[8]研究结果相一致。白俊艳等[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62 8,因此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先聚为一类,而后与中国黄羽鹌鹑聚合在一起。这也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黑羽鹌鹑和朝鲜鹌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白俊艳等[10]在黑羽鹌鹑中成功的开发出了6个EST-SSR标记,EST-SSR标记在黑羽鹌鹑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He)分别为0.496 2和0.575 9。6个EST-SSR标记中P1和P2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他4个EST-SSR为中度多态标记。新开发的6个EST-SSR标记可用于黑羽鹌鹑的遗传多样性分析,EST-SSR标记与鹌鹑的糖类代谢、黑色素的合成等有关系。
6 羽色相关基因
许华伟等[11]研究表明,在鹌鹑MC1R基因上发现1个T/C突变位点,该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4种羽色鹌鹑群体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4种羽色鹌鹑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差异,MC1R基因在栗羽鹌鹑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黑羽鹌鹑,并且4种羽色鹌鹑呈现栗羽>黄羽>白羽>黑羽的规律。许华伟等[12]研究表明:在鹌鹑MC1R基因上存在一个A/G突变位点,导致编码蛋白发生Ile58Val 突变,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在4种羽色鹌鹑群体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也没有发现与日本鹌鹑相同的Glu92Lys突变位点,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朝鲜鹌鹑的黑羽突变与日本鹌鹑黑羽突变可能有着不同的机制,而且朝鲜鹌鹑的黑羽突变可能还与其他基因突变有关。因此,这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以说明朝鲜鹌鹑黑羽突变的作用原理和可能机制。
7 参考文献
[1] 庞有志,赵淑娟,张小辉,等.蛋用黑羽鹌鹑突变体的分离、纯化及新品系培育研究[J].中国成果科技,2015(16):76-78.
[2] 庞有志,王丽莎,赵淑娟,等.蛋用鹌鹬黑羽基因遗传机制及其与栗羽基因的互作关系[J].中国家禽,2008,35(15):6-10.
[3] 于美琴.蛋用黑羽鹌鹑突变体的遗传机制及其种质特性的研究[D].石家庄:河南科技大学,2010.
[4] 梁小芳,赵淑娟,孙文强,等.突变体蛋用黑羽鹌鹑0~10周龄生长发育规律[J].江苏农业科,2011,39(3):262-264.
[5] 徐琪,陈国宏,张学余,等.鹌鹑的核型及G 带分析[J].遗传,2004,26(6):865-869.
[6] 孙永强,赵宗胜,孟庆美.鸡与鹌鹑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07,29(2):3-5.
[7] 陈爱葵,冯肇松,李爱群.鹌鹑和石鸡的核型及C 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5-99.
[8] 庞有志,白俊艳,张小辉,等.北京白羽鹌鹑微卫星多态性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5,31(5):1110-1114.
[9] 白俊艳,庞有志,张小辉,等.3个鹌鹑群体的微衛星标记多态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9):2444-2452.
[10] 白俊艳,庞有志,杨又兵,等.黑羽鹌鹑的EST-SSR标记开发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5):1323-1328.
[11] 许华伟,张小辉,庞有志,等.朝鲜鹌鹑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不同羽色个体中的表达[J].中国兽医学报,2012,32(9):1381-1385.
[12] 许华伟,张小辉,庞有志,等.MC1R基因与朝鲜鹌鹑羽色关系的研究[J].中国家禽,2012,34(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