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镜成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3-24曲波

中学物理·初中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面镜德育渗透合作

摘要: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潜移默化地营造一种德育渗透环境,以知识为载体,既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让学生知识“如何做人”.

关键词:德育渗透;像;平面镜;实验;合作

作者简介:曲波(1973-),男,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绝不仅是冰冷的知识传递,只有知识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上教师潜移默化地营造一种德育渗透环境,以知识为载体,既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笔者在《平面镜成像》一节教学中,做了尝试如下:

1导入:

准备足够多的、大小合适的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平面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呢?比如:(1)像在什么地方?(2)像的大小跟自己一样大吗?(3)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你在镜中像的大小改变吗?怎样改变?激发出学生强烈地探究欲望,自然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2设计实验:

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平面镜、透明的薄平板玻璃各一块,完全相同的蜡烛模型两只,大白纸一张,刻度尺、铅笔等),独立设计实验,【可适当参阅课本(人教版)p77实验内容部分】制定出实验步骤.然后在小组内提出来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取优去劣,最后制定出一个全体小组成员认可的,共同的实验方案.

通过此环节教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学习中要懂得向他人借鉴,寻求帮助.集体的力量无比巨大,要善于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就连今后学生的人生道路成长,也是如此.

3进行实验:

31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操作活动中老师的及时提醒、指导,力争让学生做到:

(1)学会合作,学会分工.整个实验活动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实验过程中各成员间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一起摆放仪器,有找像的,有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有记录数据的......

(2)形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32学生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实验中,“平面镜”若与桌面不垂直,或虽与桌面垂直,但在实验过程中又无意移动了“平面镜”位置,都不容易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

2.心态急躁.寻找像的位置时,并没有做到“像的替代物”与眼睛看到的像“完全重合”就急急忙忙认为此处就是要寻找的像的位置.

3.及时记录实验数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实验图热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光看、光说、光做,却不记录.

4.按制定好的计划严格实施.实验中,有的小组只做了一次实验(找了一次像,做了一次测量),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殊不知,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多次实验的结果(至少三次).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33实验中的难点处理:

(1)实验器材的选取

实验中有的小组选取平面镜找像,也有的小组选取透明的薄平板玻璃找像.由于平面镜背面涂有一层不透光材料,学生无法看到平面镜后面的情况,也就无法寻找并确定像的位置,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对此,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可先不予置评,当学生看到了镜中的像,但却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急的抓耳挠腮,迫不及待地想解决问题时,教师再指出问题所在,和本小组同学共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换用透明的薄平板玻璃.

本环节这样处理,意在让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器材来完成实验,选择对了,可使后面的实验顺利进行,也较容易得出实验结论.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由此引申出,无论是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还是婚姻家庭的建立,选择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恰当正确的选择.(2)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虽然实验中找像时学生做到了“像的替代物”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是等大的.但学生潜意识里还是不接受,总是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远了,像就变小了;物体离平面镜近了,像就变大了.

对此,教师告诉学生,上述现象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举例来说,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盘子那么大,但太阳真的和盘子一样大吗?(学生哑然失笑,似乎有点明白了).接着,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104页“人眼的视角”部分(看插图),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就彻底明白了.

(3)平面镜成的像到底是实像还是虚像?

《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学生在学小孔成像时,对实像、虚像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小孔成的像是光线射过小孔会聚形成的,是实像.是可用透明塑料膜(光屏)接受的.平面镜成像时,光透不过去,虽然眼睛在平面镜中看到了像,但却无法用光屏接受,说明这个像不是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平面镜会聚形成的,不是实像,而是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形成的,因而是虚像.

借助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由既定的实验现象或事实进行推理、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4评估、汇报交流与分析论证

实验中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时,测量结果可能不那么精确,稍有偏差,教师对此不必过分苛刻,只要学生尊重事实,在汇报交流时能找出原因(是读数粗心、还是测量不认真造成)即可.

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适时引申:人生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对待他人,你将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5平面镜的应用

利用网络查询:(1)平面镜在中国古代产生、发展的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

(2)潜望镜的构造、潜望原理(光路图).

6課下巩固:

(1)课余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

(2)调查自己生活的小区(村庄),屋顶有没有安装光伏电站发电的,如果有,向主人询问光伏电站中是不是用到了平面镜,它们是怎样把太阳光反射汇聚到一起的.

完成上述两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学物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关心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物理与生活·

猜你喜欢

平面镜德育渗透合作
平面镜夹角成像探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光现象”易错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练习
活学活用平面镜成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