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管理期待统一行动
2017-03-24李俨儿
李俨儿
压载水管理公约将于今年9月生效,压载水处理系统厂商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落地”了。当前国内配套厂商最迫切需要的,是我国也能对压载水管理公约“举手”,也就是在压载水管理方面有更明确的表态和统一的管理,从而让制造业获得相关配套政策支持。近日,中国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技术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船东、船厂、船级社、设备厂商、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各方皆有代表出席,却独独不见政府人士,可谓是这一现状的缩影。
有业内人士介绍,船舶压载水管理牵涉5个国家职能部门,其权责尚待进一步明确,我国对各地水域微生物的采样、调研、分析也需要跟上“大部队”,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统一管理迫在眉睫
我国压载水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船舶压载水,归交通运输部管;压载水排入海里,归国家海洋局管;如发生疫病疫情,归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如造成环境问题,归环境保护部管;所涉及船用设备,归工业和信息化部管。据了解,在2015年,5个国家部委曾一起开会研讨船舶压载水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国家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对微生物的管理法规才有“压载水”的相关内容。目前我国对该领域的数据分析、管理办法是相对滞后,甚至是缺位的。
压载水研究道阻且长
据了解,我国有关船舶压载水的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压载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后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航运业逐渐繁荣和港口建设力度逐渐加大,我国对压载水生物的研究随之增加,外来物种通过船舶压载水入侵的问题日益引起我国重视。我国陆续在四大海域开展了各项压载水生物检测工作,主要对压载水中微生物及浮游生物进行研究。
有业内人士表示,壓载水管理是为了防止有害水生物扩散带来的破坏性影响,首先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量的调研取样工作,而压载水生物检测工作则需要长时间、大范围的研究。美国之所以能够出台比国际海事组织(IMO)更为严苛的压载水管理规定,就是因为美国国会长期拨款支持一家实验室,该实验室多年来对全球水域的微生物进行了充分的取样研究,积累了庞大的数据给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提供技术参考。
我国压载水相关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于2008年成立,据该实验室执行主任吴惠仙介绍,近年来,该实验室对洋山港出入境船舶压载水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研究,建立了港口外来生物监测与防控体系,进行了港口土著生物调查和物种数据库建设,形成了外来物种业务化监控运行机制,制定了港口外来物种入侵应急预案。同时,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实船采样检测了150余艘船的压载水,这些船舶的航线遍布美国、日本、韩国、塞浦路斯、刚果、荷兰等国海域。
吴惠仙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携手开展压载水管理。她透露,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对压载水进行了针对性调研,可以预见相关部门会有新的动作。
技术还待进一步优化
在中国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技术发展论坛上,国内一家航运公司的代表在发言时表示,压载水处理系统操作起来仍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是进口设备也无法完全满足压载水管理要求。据悉,该船东新建船在我国东海海域航行不久,就发现压载水处理系统出现问题,只得花费3天时间来清洗系统。“未来还需要满足USCG的压载水管理要求,公司是重新购买别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还是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装,现在还无法决定。”该代表说。
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学者则呼吁国内厂商进一步优化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有国内厂商在论坛上推荐了水处理新工艺,有国外厂商介绍了压载水快速检测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