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东汉隐士的生活世界与形象塑造

2017-03-24亓秀坤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隐逸生活世界

亓秀坤

摘要:东汉隐士是当时十分重要的群体,学界对东汉隐士的思想、著作、生活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等的研究层出不穷。当然这些研究都是基于隐士自身,从隐士之妻出发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而对于在隐士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隐士之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从东汉隐士之妻出发,描绘东汉隐士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学术生活,通过先秦隐士观和隐士之妻眼中的隐士以及范晔对隐逸者的评价三个方面再现隐士形象。

关键词:东汉;隐逸;生活世界;隐士形象

自古以来研究东汉隐士隐逸的文章较多,多数从隐士隐逸的类型,意义,家庭关系,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王克奇《东汉逸民论略》(《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马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刘厚琴《儒学与后汉士人的归隐之风》(《齐鲁学刊》1995年第3期)、孟祥才《评东汉时期的隐者群》(《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等。当然了除此之外,关于隐士的相关论文还有齐涛的《论东汉隐士》(《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黄宛峰《论东汉的隐士》(《南都学坛》1989年第3期)、邹明军《东汉逸民的归隐及其与统治者的互动——读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纵上所见,学界对汉代隐士多有关注,探索其隐逸思想、著作、生活及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等。而对于在隐士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隱士之妻的研究,并不多见。换句话说,尽管大量的有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和美学的关于隐士的研究已经都探索到了,但是只涉及他们自己,几乎不涉及他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关系。探讨从汉以来史家特别是范晔对隐士形象的塑造,当然这其中也有隐士其妻的作用在内。汉代隐士之妻对于塑造隐士形象和再现隐士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这是后汉书中逸民列传里梁鸿传所示此语,这些高士为高士作颂的事情,当然也是隐士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从他们妻子的视角观察隐士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学术生活,从而丰富对隐士的研究,在写作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的《汉代隐士的妻子》这篇文章对本文启发很大。

一 东汉隐士的生活

隐士的生活虽不及多数普通人感觉上的丰富多彩,但他们的政治、经济、学术生活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一)东汉隐士的政治生活

隐士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堪,人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不乏选择隐逸的人。隐士的产生往往与社会的动荡、统治阶级的强权统治和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有关。就这方面来说,中西方也有相似之处,其差别在于动机不同。相较于中国隐士的政治动机,西方隐士则出于宗教动机。殊途同归,大部分是为了躲避迫害无论政治的也好宗教的也好。在东汉,尤其是受党锢之祸、黄巾之乱、群雄割据的影响。“党锢之狱、黄巾之乱、群雄割据,对于在社会不安不断发生的波浪中遭受折腾的东汉末士大夫来说,出处进退就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东汉在中国隐逸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隐逸之得名,在于其不入仕途。换言之,所以称其为隐逸者,乃是根据其政治态度决定的。”[1]隐士行为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从而使东汉盛行崇尚名节的风气。东汉时期的一部分隐士选择不应征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反映了东汉的时代精神,也是这些隐士反抗当时政治的一种方式。然而这种不应征,完全不在乎地位在有的时候似乎不那么心甘情愿,甚至出现退缩。简单从隐士妻子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此种现象。范晔除了在《逸民列传》中记录过隐士的妻子,在《列女传》中也记录过一篇,那就是王霸的妻子。为什么其他隐士的妻子都记录《逸民列传》是有原因的。不仅因为王霸的妻子有很多优点,充满智慧,更是因为她独立于她的丈夫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尽管对于她背景的描述是模糊的,但对她性格和思想的描绘是清晰的。与其他隐士的妻子不同,她是极具智慧的,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思想积极性,能够为她的丈夫提供中肯的建议。有一次一个高官拜访王霸和他的儿子,此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令王霸和他的儿子自卑感油然而生。此次拜访结束后,王霸带着消极和困惑的情绪上床睡觉了。但是他的妻子提醒他轻视名望和富贵。于是他改变了他的态度从而重新认识自己并开始他们的隐逸生活。

(二)东汉隐士的社会生活

关于东汉隐士的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给当时社会传播了正能量。读王符的《潜夫论》,除了很明显感受到其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的尖锐批评,还有一种对世事的艳羡。这种矛盾心理与王霸的思想有相似之处,同时这也典型的反映出东汉隐士的矛盾心理。“求静怎堪风又起,盼晴何奈雨还留”,欲远离尘埃、却又不能忘情于世。但是不甘愿生活在腐朽无能的统治者的掌控下,在许多隐士身上得到了体现,他们选择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一点上隐士们传播的正能量显而易见。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东汉隐士的经济生活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崇尚精神修养盛于物质生活,东汉亦不例外。其中鄙视物质享受而走向极端的当推隐士。“菀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床,蓍艾为席”[2]他们所有人选择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养牛,猎捕鸟和野兔为生或者靠学术生存。如教书、研究和写作,一句话,他们拒绝了官职更喜欢简单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安静的,但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也不全是生活在山上,有的还有家人陪伴。一些人生活在靠近城市或集市的地方。没有一个隐士切断与人类的交流生活达到绝对隔绝状态。恰恰相反他们拥有一个活跃的社会生活。范晔记录了朋友、邻居、门客的存在,与父母、兄弟姐妹、孩子、妻子的相处等。例如,高凤调解与邻居的矛盾。梁鸿和逢萌与朋友互帮互助,徐房、李子云、高凤和法真拥有成百上千的门客跟随他们并住在他们附近。据说戴良是一个孝顺有心的儿子,同时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他使他的五个女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顺利出嫁。同样地,尽管向长想要和他的朋友流浪在山上,但他推迟了自己的愿望直到他所有的孩子长大成人并有了好的归宿。范晔聚焦的二十六个隐士中只有两个独身者,臺佟和矫慎他们也选择了居住在山洞里,但是他们也受官员的拜访,前来说服他们入职,而且他们也收到邀请他们为朝廷效力的信件。

(四)东汉隐士的学术生活

物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世界一定要丰富。在如此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著书立说似乎成了隐士最大的精神乐趣。东汉隐士中的绝大部分还是儒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代的儒生之至,更决定了他们从政的必然性,但是受现实各种原因所迫,郁郁不得志。即使他们隐而不仕,也阻挡不了他们对时事的不满和对变革现状的渴望。这时隐士们的文章发挥了重要的宣泄作用。

周党曾在渑池隐居著书。梁鸿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范晔在《逸民列传》中比较详尽的描绘了梁鸿和他妻子的生活。范晔关于梁鸿妻子的描述,通过与其他隐士之妻比较,更具备很多细节。不仅是我们知道她的名字叫孟光,而且知道她的年龄是三十岁,她的外貌(胖,丑,黑,壮),她的家庭背景,她的性格和她的志向。梁鸿比较出名的《五噫歌》的完成与其妻子密切相关。梁鸿家贫博学,曾放猪于上林苑中,后与妻子隐居霸陵山,是他的妻子靠种植和织布来养活家庭。她当然也和梁鸿一起参加文学和美学的活动,例如朗诵诗歌,读经,还有演奏乐器。梁鸿因事路过洛阳,见宫室富丽,于是梁鸿因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抨击统治者的奢侈,感叹人民的劳苦,“章帝闻而非之”,欲捕之,他逃到了齐鲁之间辗转又到过吴地,居于廊下,替人做舂米。每当梁鸿回到家中,其妻就会举案齐眉,奉上飯食,表示敬爱,,后世传为佳话。因此“潜居著书十余篇。”还有一位隐士也著书立说,直抒胸臆,此人便是王符。他生活在东汉中后期,在隐居的时候著书达三十余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的《潜夫论》。王符一生精粹,全部贯注在他的《潜夫论》里,这部书不显于当世,直到《隋书 经籍志》才列入了目录。他的观点很多在后世都有借鉴作用,如“为国者,以富民为本”[3],再如王符曾提出过“国以贤兴,以谄衰。”[4]国家的兴衰,在于所用的人之贤或奸。总之,王符不愧为我国历史上进步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东汉隐士的形象塑造

(一)先秦隐士观

关于隐士的隐逸行为,早在先秦诸子百家各有所论述。先说道家,道家是出世的,从老子到庄子自然都推崇隐逸。老子崇尚那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的小国寡民生活,不追求功名利禄,与世无争,正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6]《庄子》更是对隐逸者大加赞赏。庄子与老子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万物遂其自然之性方乐,人若“不能说其意志,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7];他认为追求功名利禄会干扰人内心世界的修养,必须排除这种干扰方可获得内心修养的提升。“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8]。相较于儒家对隐逸行为的推崇,儒家对其态度明显不同。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向来是积极涉世的,“学而优则仕”[9]。因此隐逸行为只是迫不得已的,只有不得志时才会选择,好像追求仕途的一个缓兵之计。正如孔子云“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10];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荀子之“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11]。亦是这个意思。综合三人观点即为“侯时而隐”。也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当然荀子也有更激烈的言辞指向隐逸者“无能而云能者也,无知而云知者也,利心足而佯无欲也”[12]这显然是对隐逸者的批评。谈到这里不得不提法家学派,因为他们对隐逸者的批评更。尤以韩非子为代表。

(二)隐士之妻眼中的隐士

作为隐士家庭不可或缺的隐士的妻子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丈夫的呢?范晔在《逸民列传》中不止一次提到庞公的妻子,作为一个人物出现,作者对她的描述虽然没能以一幅清晰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我们的确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一起务农,相敬如宾曾在鹿门山采药直至消失。[13]至今,关于她的可用信息少之又少,但仍可以得出她支持丈夫生活的观点,否则就不会有相伴一生的决心甚至庞公外出时帮忙接待其他士人的行为。伟大的陪伴无疑是对丈夫隐逸的最大肯定。无独有偶,同样范晔在《逸民列传》中也提到了高凤的妻子。我们没有了解到任何关于她的外貌性格和家庭背景的信息,然而从字里行间极少的言语中我们知道范晔是支持她的,我们得到她和她丈夫同样的有特色的印象。他的丈夫记录过这样一个瞬间,他的妻子告诫他一些事情,比如他往往全神贯注一件事而忽略了别的小事,这个事实说明高凤同意帮助他的妻子并且接受她的指责,表明在他的家庭中他和他的妻子真实的存在一种伙伴关系,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无疑相处模式虽然有异与庞公和他的妻子,但妻子对丈夫的支持和关怀是一样的。这种支持不同于时人的赞同,是愿意奉献一生的同甘共苦,而某种意义上的批评是为了两个人更好的生活。相较于外人,仿佛也只有他们的妻子有权利来评价他们,毕竟只有他们的妻子才是与他们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人,才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同样也是以切身行动评价他们的人。

(三)范晔对隐士的评价

先秦以后人们的隐逸观不尽相同。例如“后进希之以成名,世主礼之以得众,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则其有用或归于无用矣”[14],表面是对当权者的不满,实则隐逸者和统治者相辅相成。纵然再怎么批评隐士,他们也构不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借助统治者实现自我价值的观点更易于接受。

中国隐士的记录早在汉代前期就已出现。然而正是范晔(398- 445)在他的著作《后汉书 逸民列传》中首次给了他们一个集体的身份。本文着重以《逸民列传》为基础探讨东汉隐士,将借助隐士之妻的角度从隐士的生活世界与形象塑造两点展开论述。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许多发现表明范晔的《逸民列传》非常适合研究隐逸思想。在范晔之前,中国的正史缺乏对个人特点展示的描述,即使有也是一笔带过。因此范晔的《逸民列传》被视为学者研究中国隐士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汉代的隐士。范晔在对汉代隐士的处理是非传统的。范晔不同于先前的历史学家,他把妻子视为独特的,在他的解释中极为重要。虽然介绍的数量不多但意义非凡,比起早期历史学家的记录,像司马迁的《史记》对隐士之妻就没有涉及,班固当然也未提及任何信息。

范晔对东汉隐士的态度与他自身的遭遇有密切关系。范晔因被贬职,郁郁不得志,就在任内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痛苦。通过研究史事,范晔打开了眼界,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一腔热情,范晔终于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范晔同情并歌颂东汉隐士的正义行为,通过对隐士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某些权贵鱼肉人民的本质。

结论:综上所述,从东汉隐士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学术生活着手描绘出东汉隐士的生活世界,其中穿插引用隐士之妻的例子对其生活进行了充实刻画,对隐士的形象塑造则从先秦隐士观和隐士之妻眼中的隐士以及范晔对隐逸者的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尤其隐士之妻对隐士的评价更真实具体,尽管其客观性要小于情感性。因此透过隐士之妻的视角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对隐士的了解,对推进隐士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皇甫谧.高士传[M].老莱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艾力农.东汉张陵的老子想尔注[J].齐鲁学刊,1985,4.

[6]刘固盛.论老子“善”的思想[J].華夏文化,2009,3.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干春松.儒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Tan Soon Cheng.The wives of the Han Recluses[D].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si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Vol 1,2.2009

[14]范晔.后汉书[M]·方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

猜你喜欢

隐逸生活世界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