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严歌苓作品中女留学生形象

2017-03-24曹清怡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严歌苓人物形象

曹清怡

摘要:本文以《无出路咖啡馆》中“我”为例,解析严歌苓作品中女留学生形象。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顽强的生命力向往爱情内心的自卑。严歌苓作品中的女留学生形象或多或少都有她自己的影子,这种真实体验的艺术书写,使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越发生动起来。

关键词: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女留学生;人物形象

严歌苓,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表现了对底层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女性艰难生存景象的展示,折射出人性。《少女小渔》中善良纯真的女主人公小渔,《小姨多鹤》中倔强坚韧的女主人公多鹤,深受读者喜爱。《无出路咖啡馆》也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为当代社会重新审视女性地位,关心女性弱势群体摇旗呐喊。透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主人公三十多岁在异国的求学生活,看到了这个被人誉为“翻手为繁华,覆手为苍凉”的女人在她生命里的轰轰烈烈。并对她笔下新移民时代的弱势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进行研究。通过详细查阅资料和大量阅读文本,我对她笔下的女留学生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以《无出路咖啡馆》中“我”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其作品中女留学生形象:(一)顽强的生命力(二)向往爱情(三)内心的自卑

(一)顽强的生命力

在《无出路咖啡馆》中,女留学“我”在美国求学,匮乏的物质条件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她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每日为生计奔波,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我”坚强又“不择手段”地生活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例如:

1.“ 房间很小,一扇窗也没有。比我寒伧的公寓里的那间浴室还小。一只日光灯被四面白墙反射,光线过剩。靠近天花板的地方有个长方形口子,室内的人能否得到足够空气就看它的了。”

这段话是对审讯室环境的描写,当时“我”坐在审讯室里心情紧张,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周遭。这间狭小的审讯室没有窗户,好像四面封闭一样,在空间上给人造成一种极强的压迫感。“我”在这里接受调查,一遍遍重复回答相似的问题,先前的恐惧慢慢转化为着急和无奈。房间里“没有窗户”,看不见阳光,只有一道白光打向“我”之后在白墙上反射,格外刺眼。室内需要的空气主要来源于天花板上的小口子,这里的描写从光线转到空气,仿佛连空气都是奢侈的,让人感觉到窒息与压抑。体现了 “我”此时心情的紧张与焦虑。这部分审讯片段的描写,是“我”生活中极小部分的展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安德烈仿佛是灰暗生活一道阳光照了进来,他极其细心地照顾“我”,记得“我”所有的喜好。当“我”觉得可以喘口气,稍微享受一下爱情的时候。“我”又因为双方的身份,不得不接受调查,加上了审讯的枷锁。面对这样的窘境,“我”虽然疲惫不堪,但还是希望可以守护这份爱情,接受生活的考验,可见女主人公顽强的生命力。

2.“献媚变成体贴,令授者与受者双方都舒服。我没有时间检省自己:??成败在此一举,九千块的奖学金将决定我的生死存亡??我受够了挣学费,受够了偷书,也受够了拖延房租水电费。”

这是一段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将“我”在面临要不要通过勾引教授来获得奖学金的抉择时,复杂的内心斗争活动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献媚和勾引,但我又来不及思考,生活不允许我思考。“我”争取把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能力自然地发挥出来,让一切显得像独特且具有东方魅力的体贴一般。但实际上,“我”的内心十分紧张,那九千块钱决定了“我”的生死存亡。真实的生活窘境,迫使“我”不得不出卖自己。“我”太懂得生活的艰辛了,受够了学费、书费、房租水电费的压力。 “我”饱尝了生存环境之艰辛,“我”站在教授前的那种挣扎,想着自己现在艰辛的日子,是取得奖学金还是骄傲的离去。最终,“我”斗不过生活现实,与教授达成了“协议”。“我”似乎除了这个别无选择,作品对“我”深刻的内心描写描述了“我”艰难困苦的生活境地,在这样的窘迫的处境下,“我”为了留在这里,为了当下的生存,不得不出卖肉体和精神,就像获得那几本书一样,不得不不择手段。把我的生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余华的作品《活着》中有一句话:“哪怕这个世界让你绝望,让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頑强的活着。”“我”正是这样顽强的活着。

(二)向往爱情

严歌苓笔下每部文学作品里都是有爱情的,而在这部作品中展现的爱情尤为真实。由于“我”自己的经历,《无出路咖啡馆》里讲的就是一种为了爱情的割舍,严歌苓笔下的爱情故事极少有善终的,当然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了“我”,一个当过军人的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外交官相恋中受到FBI的各种调查,贫穷和麻烦始终缠绕着“我”,“我”结识了一群“艺术瘪三”的朋友,并和里昂有着暧昧的关系,在FBI的盘问中穿插着“我”关于母亲爱情故事的回忆。“我”对FBI调查的反感,对安德烈的爱恋,对里昂的好感,面对安德烈时的自卑,与为安德烈放弃的自由??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在爱情的困惑中,向往自由平等的幸福。例如:

1.“没有牺牲,说到的‘爱便是天大的谎言。”

这是作品扉页的一句话,从“牺牲”展开“爱”的故事。“我”与安德烈相恋,牺牲了工作,奖学金和自由,却依然不选择离开,说明了“我”对爱情的向往。向往在爱情里找到一个知音,向往有一个人可以依靠。安德烈为了让“我”避开FBI、国家安全局的各种审问和骚扰,最后辞去了他工作,牺牲了自己的前程。也许每一份爱情的牺牲后面都是人对爱情的向往。母亲为了和父亲在一起牺牲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她一直追求的更好的生活,原本有家有室的父亲为了和母亲在一起,牺牲了自己上任的机会。一个人能为爱做出的牺牲,也许在别人眼里是种荒唐,但是所有的爱情在开始的一刻就注定了是无出路的,是不动声色的牺牲和错过,得体克制的悲伤和无奈。即使如此,因为向往,因为想要得到一份幸福,“我”们仍然选择义无反顾的去追求。

2.“我看见纸上仅有的两英寸空间中,那三项仅有的选择:‘??3.打算将此关系发展为婚姻??他连夜飞到芝加哥就是让我看到这个简单的笔触:向下摁去,在向上一提。一个钩打在第三个选项上:打算将此关系发展成为婚姻。”

这段话中有多个细节描写,神情动作描写都流露出安德烈内心挣扎却坚定。狭小的不到两英寸的纸,仅有三个选择的余地。他慢慢的从兜里拿出笔,描写之细致表现出他动作之小心谨慎。睁大眼睛的一张空白的脸注视着我,空白的表情也表现出空白的内心,慎重的思考着答案,终于他落笔了,他打算将我们的关系发展成为婚姻。我认为这是比许多浪漫的电影镜头更浪漫的求婚。他坚定的选择,比任何山盟海誓更有价值,这时“我”更不后悔自己对这段爱情的执着。如同里昂、王阿花,“我”的母亲一样,我选择牺牲自由去守护这段“我”向往的爱情。因为“我们”对爱情的向往,所以“我们”把彼此放在自己的未来里,带着义无反顾的牺牲。

《无出路咖啡馆 》里,爱情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让你惊诧自己竟然可以为了一个已毫无关联的人做出牺牲。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放下那高贵的自尊和卑劣的自私。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爱情有着一种近乎于教化的作用,它让人在一种愉悦的奉献中获得满足,爱情就是一种牺牲,只不过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牺牲,一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些许个性、些许自由来换取另一个人同等的付出,这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对爱情的向往,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渴望一个肯为你牺牲的人。

(三)内心的自卑

也许在那个时代的旅居生活对于留学生而言总会存在一种被疏离的感觉,不论是对美国人抑或是同胞。他们感觉自己在两个世界里都与常轨有异:一方面失去与家乡的联系,失去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表现失败,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和赞许,身心变得异常疲惫,脆弱,抑郁,恐惧,猜疑,失落等情绪,在侨居地的文化冲击下日益出现,而心理的自卑,精神的奔溃问题频频发生,厌恶自己的自卑心理更表现的突出。例如:

1.“谈起她尴尬的穷困--穷到连两百块钱的房租也对她形成致命压力??我老鼠一样灰溜溜地进入厨房??一个人光剩下了廉耻其余什么也没剩下的时候你别去理她。”

“我”好像站在镜子前望着自己,从来都没有这么讨厌过一个人。“我”在面对牧师夫妇这对美国人,面对这个“物质过剩”的国度,却再看看落魄的自己,自嘲自己在房东家像一只老鼠,两百块钱的房租都没法信守承诺,实在可笑,我在她这样的自嘲中看到了内心最大的自卑,看到了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2.“我跟着他走过去,在离收银机三步的距离站住??老板这样的人是蔑视自尊的,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他,只要自尊受了罪其他的罪就可以免受了,所以人一旦可以蔑视自尊,随它去受罪了,此人便战无不胜。”

“我”在餐馆打工被误会成贼,毅然决定辞职,即使这里交通方便,离“我”学校近,“我”也绝不允许自己的自尊受罪,自尊可以说是由自卑衍生而来的,“我”的表现出的强烈的自尊心说明了“我”内心的自卑,一无所有的时候,宁可受其他的罪也不愿让自尊受苦,维护自已仅有的尊严。

总结: 严歌苓笔下的女子,都带着这样一份风情与坚持,柔弱的外表下有一颗顽强的心,有自己的理性和智慧。“我”的母亲带着一种成熟的女性智慧,有着世俗的心机,“我”仍然怀着属于少女的青涩与固执。她笔下的人物,都面对着一种无出路的生活。例如“我”的生活与爱情,“我”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在各种逆境中顽强的活着,去忍受生命赋予的幸福与苦難,无聊与平庸。为追求爱情牺牲自由。敏感的自尊心下所掩饰的自卑和无助。这些特点都使她的作品拔得头筹,响彻文坛。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 无出路咖啡馆[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377.

[2]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191

[3]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J]暨南大学, 2008, 32(4):157-160

[4] 葛亮:独在异乡为异客.[J]2004,4_-0046_-06

[5]刘艳:异域生活的女性言说──严歌苓创作品格论[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3)

[6]王冬梅:在异域夹缝中求生存的女强者——以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3, 21(3):61-64

[7]李槟移民的况味——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抒写. [J] 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 2012:71-74

[8]胡静; 关于生存与人性的对话——对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的一种解读[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3):38-41

[9]隋唐;一部难得的好书——简介《无出路咖啡馆》[J] 《全国新书目》, 2001(2):21-21

猜你喜欢

严歌苓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严歌苓《白蛇》中的女性情感分析
女性形象的个人化书写——严歌苓小说解读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