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

2017-03-24何成斌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筑物方法

何成斌

摘要:建筑物沉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说地基结构、建筑本身荷重、外界环境因素等等。如果建筑物变形程度超出符合要求,必将会带来安全隐患。而建筑物沉降观测可以为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施工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以后的沉降观测提供重要依据,实施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保证沉降观测精度,非常具有必要性。

1.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概述

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法也就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今时期,各种大型、复杂的工程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的建设对地面原有状态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地基压力,很容易导致地基和周围地形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以此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

2.沉降观测的特点概述

2.1 精度高。沉降观测的精度高低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影响到对沉降规律的把握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沉降观测要求高精度,必须满足在该高层建筑物允许的沉降值范围,一般来讲,沉降观测的精确度应小于允许沉降值的110~120,但是为了更加详细全面的研究沉降过程,对于观测精度要求还要更高。

2.2 频率高。建筑物产生沉降都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在计算高层建筑物沉降过程中需要对同一点不同时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进行一定时间周期的重复观测计算。所以,沉降观测的频率高,往往取决于观测的预计沉降量以及沉降的速率,沉降观测必须能够反馈出沉降变化的规律。

2.3 难度大。建筑物本身沉降的精度特别小,计算量大,要求严格。同时,沉降观测所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量特别大,需要从大量数据中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办法去获取沉降信息,可以说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也是分析沉降规律和预报的过程。

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3.1沉降观测的仪器设备。通常来讲,规定的测量误差必须低于变形值的2/1到1/10左右。所以,必须选择精密水准仪作为沉降观测的仪器。对于水准尺的选择,最好是选择高精度的铝合金水准尺,此种水准尺不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备受业内人士所欢迎。

3.2对于进行沉降观测的人员要求。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人员,只有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之后,明确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沉降观测各种使用仪器、操作方式和流程,了解测量理论,才可以开展实践观测工作。并且能够在具体操作中注意不同建筑物特点的差异性,合理使用切实可行的观测方式。如果在沉降观测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可以独立及时展开分析,提出具体的有效对策,保证观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3观测点的要求。对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位置的选择,必须根据下面两项原则:首先,容易展开观测行为;其次,可以准确表现出沉降特征。通常情況下,都会在建筑物上横纵对称设置对称点,相邻观测点一般具有15cm- 30cm左右的间隔,能够在建筑物附近均匀分布。此外,观测点位置的选择,必须满足于实际施工的观测需求,防止在装饰、装修阶段,墙或者柱饰面遮挡住观测点,以此影响施工整体进度。

3.4观测时间的要求。建筑物沉降观测具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尤其是在第一次观测时,必须严格准确进行观测,否则影响沉降观测的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无法获取完整、准确的观测数据信息。对于其他阶段的复测,结合工程的具体进展准时观测,严禁出现漏测或者补测的行为。只有满足上述要求,才能够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掌握观测规律。一般会将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称作为一个观测周期。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观测周期可以是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也可以是按照一定时间段来确定,比如说30天一次。但是,不管是采取哪种观测方式,均必须严格遵循计划中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观测。

3.5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原则就是沉降观测依据的观测人员需要稳定、观测环境需要稳定、观测方式观测路线需要稳定、观测使用仪器需要稳定、以及沉降观测点、工作基点需要稳定。对于上述内容来讲,尽可能的降低观测误差,以此保证观测结果的统一性,确保首次观测与每次复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最终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准确性。

3.6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计算的要求。一般的高层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如果没有特殊要求,都会选择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式。具体来说,前后视距需要低于30m,前后视距差需要小于1m,前后视距累计差需要大于30m;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必须大于1mm;对于水准仪精度来说,必须高于DS3级别。

4.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提升策略

4.1重视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技术设计书属于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技术设计书中包括了沉降观测路线、起算点控制、测量等级等等内容。所以说,技术设计书质量是否良好,将会直接影响沉降观测是否可以有效进行,严重情况下会对观测精度产生影响。因此,建筑物沉降观测必须保证技术设计书的质量。首先,选择高素质的技术设计书参编人员,以此提高技术设计书整体质量性和可行性。参编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相关的岩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对各种水准仪做到灵活运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确保技术设计书有利于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此外,参编人员需要具有多年实践观测经验,以此详细阐述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具体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测量精度。其次,对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来讲,除了需要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还有必要满足设计单位要求和规范要求,以此来明确沉降观测等级,开展沉降观测工作。

4.2提高观测人员综合素质。观测人员对于建筑沉降观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高观测人员综合素质,以为为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奠定基础。首先,在沉降观测工作实施之前,需要对观测人员展开教育和培训,了解沉降观测建筑物的类型,同时明确各项技术参数,以此为后期沉降观测提供理论指导;其次,针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要求观测人员明确观测重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在观测阶段,观测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明确自身职责,以此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质量和效率。

4.4科学布设沉降观测点。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中,能够合理布置沉降点,对于沉降观测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必须基于建筑物结构的整体基础上,合理布置沉降点,能够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做到全面反映。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可以遵循下面几点内容:首先,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讲,沉降观测点可以在柱基上布置,也可以沿着纵横轴线布置;其次,沉降观测点可以在外墙的10- 20cm位置处布置,也可以在核心筒四角或者大转角位置布置;最后,如果是烟囱、水塔等高耸建筑,一般都会在基础轴线相交位置布置沉降点。此外,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埋设工序时,避免沉降观测点受到建筑物装饰操作的影响。

4.4构建高程控制基准网。布置基准点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属于关键内容。基准点的布置,除了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同时需要着重考虑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不容易受到变形影响的位置上进行布置。在稳定基准点标石之后,可以进行高程控制基准网的布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通常不会低于3个,如果有必要布置工作基点,必须保证工作基点与基准点的线路足够闭合。此外,基准点避免布置在震动区域、开挖位置等处,并且不能在交通干道上布置。

4.5沉降的观测。在建筑物沉降观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技术设計书中的沉降测量方法,以此为提升建筑物沉降测量精度提供基础。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稳固观测点之后才可以进行首次测量。由于首次测量有利于为后期观测提供观测参考作用,所以必须保证首次测量的精准度。可以通过多次反复的测量,从而保证首次观测结果的精度符合相关要求。此外,在沉降观测中特别是首次测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展开。而其他位置的沉降观测,必须遵循技术设计书条例展开,同时避免出现漏测或者补测现象,以此保证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准确性。不仅于此,需要对沉降规律及时总结和归纳,不断创新和完善沉降观测技巧,做到进一步提高沉降观测质量和精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筑物沉降观测属于比较系统复杂的程序,其对于建筑施工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沉降观测数据,还可以为工程事故提供数据分析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对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方式的研究,以此来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提升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吉锋,冯雪巍.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49-52.

[2]宋方,强亚明.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J].科技视界,2014,(14):122-122,159.

[3]孟良军.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方法和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697-697.

猜你喜欢

建筑物方法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