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24孙建中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高校改革

孙建中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软件的开发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高校是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的主要阵地,提高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极其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对当前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提高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143-02

1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信息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能够掌握不断变化的软件技术的人才渴求不断攀升,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要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有用武之地,才能让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总之,计算机技术的变化促进了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模式的改革。

1.2适应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人才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当前的企业对于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于人才质量要求较高,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应因势利导,顺应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

1.3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定位

伴随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变大,这让很多岗位都出现空缺,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吸引人才进入。对于岗位的需求,职位越高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同时人员编制数也越少。对于高校而言,要树立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定位,从教学方法上改革,适应企业的需要。

2当前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理念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思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高校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计算机专门学科算是一个舶来品,它不是像传统学科多重视理论教学就可以的,而是在学习中还要接受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要根据时代发展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软件教学过程中不能一直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关键是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纵观当前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大多院校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过后再进行统一的上机实践,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吃力,也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计算机软件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更要重视实际操作,如果学生单纯学习课本知识,没有与软件实际接触巩固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是阻碍当前计算机软件教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2.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当前不少高校还存在着课程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所教知识陈旧的问题。如前文中提到的,因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软件教学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学生在校学到的都是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知识,那么对于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践是十分不利的。此外,不少学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學大纲十分陈旧,教师的教学不求创新,总是按照一个路子教学,将完成教学作为任务,不更新知识体系,只是讲授一些过时的知识,学生走上社会难以发挥用武之地,甚至被企业拒之门外;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也面临两难。因此课程设置不合理,结构不新,对学生、对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2.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计算机软件这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当前不少教师还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层次,没有与当前社会实际相联系起来,导致教出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甚至学生感觉走上社会后很多软件知识要重新学起,自己接触到的与课本知识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对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2.4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关系到高校整体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计算机软件教学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师质量上还有待提升,没有建立好企业与高校之间长久的合作关系,导致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后难以进入相应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对于计算机软件缺乏整体认识。此外,高校对于师资力量建设还十分匮乏,对于现有教师不能做到继续培养和深造,同行业之间都不能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教师综合素养不足,对于社会所需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难以起到推动作用。

2.5规范合理的考核评奖制度

当前不少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软件技术认定时不够严谨,特别是资格认证证书方面显得有些随便,缺乏科学、系统的评判标准,导致考核评奖显得非常不规范。让不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软件过程中只重视笔试考试的内容,不去思考实际编写、调试,动手能力不强,资格认证变成了应付考试,阻碍了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学习。

3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3.1课程设置要理论结合实践

要想做好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工作,首先就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将课堂内容能理论结合实践,教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教学观念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根据时代发展情况拓展知识体系,注重实际讲课质量和课堂效率,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第二,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分清教学重点与次重点,在讲解上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要多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灵活安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消化和掌握知识。

3.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当前高校软件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是摆在高校教育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与发达国家毕业生有较大差距,不仅是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不够硬,还在于综合能力的欠缺,这包括英语水平、创新能力等。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高校必须重视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提升他们日后走上社会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健康综合发展。

3.3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在引进高学历教师的同时,要注重对企业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引进,对于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士,高校可以聘请他们来学校进行讲课,传递最新的理念,同时带来新技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第二,计算机软件专业是一门变化快、实用性强的专业,它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现有教师提供深造和培训,让他们能掌握前沿的信息动态,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计算机软件教学的质量。

3.4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训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这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有利的。通过合作,学生们能够大大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所以高校可以以企业合作的方式,邀请一些企业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教学,使学生们能够掌握社会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开阔视野,对计算机软件将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校还可以安排学生們去企业进行实习,从而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地就业机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使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使学生们的责任心也不断得到增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点基地,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教学思想,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们将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游德有,吴敏丽.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30):246.

[2] 彭晏飞,沈学利,张全贵.计算机软件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4):173-175.

[3] 邓睿.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260-261.

[4] 谢芳.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教育,2016(05):116-117.

[5] 张红艳.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现状分析[J].读天下,2016(22):103.

猜你喜欢

计算机高校改革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改革之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改革备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