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初探
2017-03-24梅利红
梅利红
摘 要:近年来,伴随博物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各地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博物馆开展的志愿者活动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地开展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志愿者活动情况,对博物馆志愿者的活动必须面对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初步探究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243-02
1 博物馆志愿者活动概况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正如《礼记·大学》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的现代社会,完成这一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过程的重要机构之一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承载着比任何机构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5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很显然,在这种社会公益文化宣传机构的概念定义下,仅凭博物馆自身运作,是无法完全满足全社会对博物馆的文化需求的,因此,博物馆志愿者应运而生。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总量达到了4510家。但仍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许多基层博物馆实力还很薄弱,全国还有许多县没有综合博物馆,占未成年人总数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少年还不能便捷地享受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
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的行列中来,无私奉献,用热情、爱心、技能服务于博物馆、回馈社会,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2 黄国故城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指出:志愿者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向社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他们为博物馆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怎样充分实现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志愿者人力资源在配置上的互补,达到共同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赢目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初步探索。
黄国故城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黄国故城博物馆是一处县级大遗址博物馆,自2009年成立以来,其陈列展览和轰轰烈烈的志愿者活动,成为豫南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之初,秉承博物馆的宗旨“取之社会,服务社会”,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招募广大青少年和干部职工,通过上岗培训,成为志愿者。开展了“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引导社会参与,评选出“讲解小能手”。特别是当前开展的“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活动中,涌现出更多优秀志愿者,他们满怀热情,展示了风采,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自己,并且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实践中,收获快乐。
3 博物馆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通过对黄国故城博物馆近几年开展的志愿者活动的调研,发现其中还需面对许多问题,并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法。
3.1 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社会认同感缺乏,需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不计报酬,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但是,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广大民众因考虑学习时间等原因,影响其参与志愿活动。此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因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阻挡了其进入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步伐。因此,一方面,需大力宣传建立学习型社会,引入终身学习的概念,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他们,在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等方面,给予志愿者特殊照顾,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3.2 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需加大创新机制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惠民设施,大都开展了简单易行的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看似种类各异、丰富多彩,实则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无法吸引志愿者长久参与其中,形成博物馆志愿服务的长期效应。只有通过培训学习、锻炼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博物馆志愿者,形成全民参与阶梯深入的稳定发展格局,不断加大志愿者活动创新机制。
3.3 志愿者队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需引入健康成长机制
虽然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养,直接导致博物馆志愿者能够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严重缩水,博物馆志愿者的工作热情随时间增长而明显下降等问题。如何为它们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进行了探索。
我们通过进行通识教育、现场实践等方面的培训,在搭建黄国故城博物馆志愿服务平台的同时,促进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适应社会对志愿服务专业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需求,也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为博物馆志愿者们提供直观、现实的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学习环境,拓展志愿者们的文博历史知识,提高志愿者们的交流沟通能力,为他们更好地提升自我、奉献他人创造条件。
3.4 志愿者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认同感有待提高
志愿者是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的基础。在对志愿者的调查问卷中,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上,选择锻炼能力的占到近一半,其次是服务社会,然后依次是热爱文物、结交朋友、业余爱好。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部分志愿者在加入志愿服务组织时,激情加入,认识不足,经过时间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洗礼后,在后来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显得后续动力不足,半途而废,直接导致志愿者的流失。志愿者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组织团队认同感有待提高,使其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博物馆的宣传与展示,加强团队建设,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期获得满足感。
2015年3月20日,《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强调指出,博物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公益属性,是特定使命和宗旨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还要突出教育功能,博物馆建设应当坚持功能优先原则。(1)“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了廣阔的天地,增加了智慧,提高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自我价值。博物馆则通过吸收志愿者达到利用这批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观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如何提高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有赖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5-3-21《博物馆要突出教育功能》.
[2]王学敏.《博物馆实用讲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