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方法探究
2017-03-24王艺璇
王艺璇
摘 要:生长素类似物的实验探究,不仅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在试验中锻炼动手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本文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选取了六种植物,使用壤插法和水插法进行实验。选用NAA为本次实验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表明,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最适生长素浓度。
关键词:生长素类似物;插条生根;实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241-01
1 实验原理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主要原理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两重性指的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在某种浓度下,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促进植物发芽,防止落花落果;在某种浓度下,又能抑制职务生长,抑制植物发芽,可以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作用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的成熟程度、用于实验的不同的植物器官等[1]。
2 实验意义
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可以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有效率。可以人为地控制植物生长的速度,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的生长,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使得农业生产有较高的回收率;还可以获得无籽果实,提高果实的口感。因此,研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以对生物书上稳态与环境一节的植物的激素调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
3 实验材料的选取
由于不同的植物的生根能力不同,查閱资料可知,种子植物的生根能力是要大于裸子植物的,草木植物又大于灌木植物,灌木植物又大于乔木植物。为了更加清楚地探究,决定本次实验选取六种植物,分别属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中草本植物选取的是薄荷、紫背天葵;木本植物选取的是红花檵木、朱槿、迎春花和甲连翘。
4 实验准备
4.1 实验材料选取
选取植物1-2年生纸条,并且为了实验能够顺利进行,选取的枝条要保留一部分的叶面积,不能仅是枝条。对于草本植物来说,在植物上剪下一部分的嫩枝条,试验剪取的枝条长度大约是8cm。剪取枝条的时候,要在枝条的上部分留下两三片的叶子,同时枝条的基部要进行修剪,修剪成马蹄状,这样的斜面有助于增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面积,比较有利于植物的成活。对于木本植物,选取的枝条比较长,大约15cm。下端同样削成马蹄状。同时也要保留两三片叶子。
4.2 实验时间
由于温度会对植物插条生根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验的时候,最好在春秋季节进行。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温度最接近插条生根的最适温度:二十度到二十五度。
4.3 生长素类似物的处理
为了代替生长素,使得实验更加方便,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有很多:α—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丁酸(IBA)和生根粉(ABT)等。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浓度范围可能不同,查阅资料后表明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最适合植物插条生根的浓度表1。
经过比较,选择NAA为本次实验的生长素类似物。配置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以100mg/L为梯度增长,溶液的浓度分别是:100mg/L、200mg/L、300mg/L、400mg/L、500mg/L。同时设置了对照组,对照组是以清水对植物插根生长的作用作为对照组。
5 扦插培养与实验记录
5.1 扦插培养
扦插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土壤扦插、水插和气插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实验方便,采用较为简单易行的壤插法和较为直观的水插法[2]。
(1)壤插法的处理。将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过的插条晾干,插入深度为插条长度的3/5左右。同时在插条之后,喷上足够的水,并且放在避免阳光曝晒的地方。同时经常喷水增加空气适度,在10d之后可以逐渐增加光照,并且可以减少喷水量,防止植物的根部烂掉。(2)水插法。将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过后的插条晾干,将其置入清水中,水面到达插条基部上方的1至2厘米。同时,要在两天之内换一次水,同样要避免阳光曝晒,放在室内散射光的地方。
5.2 实验记录
记录的指标主要有三项:生根株数、每株生根数、平均根长。但是壤培法的根长测量十分不便,因此壤插法就仅测量前两项指标。水培法对三项指标都进行观测记录。
6 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的过程中,水插培养的两个小组都因为插条根部腐烂而失败了。而迎春花的壤插小组的插条成活率和发根率都很低。
经过分析,总结出水插法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空气湿度过高造成的。而且在实验的时候,插条进入水中的长度过长,导致细菌滋生。而且在纸条的选择上,迎春花的硬枝成活率较高,因此在插条的成熟度选择上也要注意。
7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对课本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孔爱华,刘建飞.“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教学[J].生物学通报,2011(4):27-29.
[2]钱洋.合作性学习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