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用笔 绽放精彩
2017-03-24龚翠兰付建军
龚翠兰 付建军
【技法阐释】
放眼大千世界,生活的丰富多彩常常令我们感慨万端,抚掌称奇。有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结局似乎已经确定,不可改变,但到最后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第49届世乒赛上,我国乒坛骁将马琳与王励勤一路过关斩将,再次相遇于单打决赛,上演一场龙争虎斗。前四局,马琳威风八面,打得王励勤几乎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很快以三比一领先。进入第5局,马琳开局也一帆风顺,以7比1占据绝对优势,只需赢4分就可登顶摘冠。但是就在马琳成功在望之际,却出现了惊心动魄的大翻盘,王励勤以11比9胜出此局之后,又一鼓作气,乘势直追,连扳两局,反败为胜。这种大逆转,十分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但却使他们在大起大落的变化中享受到审美愉悦。如果将它移植于写作中,也就形成了逆笔。
所谓逆笔,即逆其势用笔。作为一种构思方法,它先从反的方向将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发展推到极致,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迅雷烈风一般地猛然掉转笔锋,打破蓄积已久的定势,从正的方向展示其变化的结局,从而产生久蓄猝发的冲击力,于巨大的反差中有力地凸显主旨。这种技法一般用于小说或散文的创作,其优势在于既可以摒弃平直,兴起波澜,增强曲折的文势,更能够避免单薄,夯实内容,涂抹戏剧性色彩,所以特别为古今中外的大手笔们所钟爱。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名篇都堪称逆笔兴波的精品。例如,《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于社会下层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则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的生活十分贫穷,但吉姆有一块祖传的精致金表,而德拉有一头瀑布般的美丽褐发。为了给对方一个惊喜,德拉卖掉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到一条朴素高雅的白金表链;吉姆卖掉自己的金表,为德拉购得一套嵌有珠宝的玳瑁发梳。于是当他们互赠礼物之际,却有惊无喜:一方没有了金表,一方没有了长发,表链和发梳竟然都成了废品!这样大逆大转的结局,狂飙乍起,犹如猛浪突回,爆发出无比神奇的魅力,令人震悚,发人深省。在感情和财富的矛盾中,年轻的夫妇为了前者而牺牲了后者,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深挚情感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情节发展不遵一般逻辑而最终以峰回路转的态势收束炫彩,便成为独特绝妙的“欧·亨利式笔法”,一直享誉世界文坛。
运用此技,首先要把握好“反面蓄势,弯弓待发”这一关键。结构上,因为蓄势在前,逆转在后,所以应先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打好基础,将情节作充分的延宕,盘马弯弓,持满备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情节,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活画出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开端部分:盼于勒。菲利普夫妇得知他发财,望眼欲穿,焦急万分,这是一层蓄势。发展部分:赞于勒。菲利普夫妇称他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福星”,这是二层蓄势。如此由“盼”而“赞”,从反面层层蓄势,给于勒造成“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强烈印象,使得高潮的出现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其次要安排好逆转用笔的契机,与前面内容既要转得突兀,出人意料之外,又须承得自然,在于情理之中。那么怎样突变,让菲利普夫妇去见于勒?作者巧运机杼,由“二姐结婚”一事顺理成章地引出高潮:遇于勒。菲利普夫妇一家在哲尔赛旅行的途中,发现于勒竟是一个落魄的穷水手,痛骂他是“小子”“家伙”。于是情节急转直下,水到渠成地推向结局:避于勒。菲利普夫妇心情沮丧,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如此由“遇”而“避”,从正面步步逆轉,在与前面内容构成鲜明对比的猛烈撞击中,释放出极大的艺术能量——不仅文章结构跌宕生姿,而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其实,长篇巨著里也不乏其例。《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段就是典型。如果小说一开始就让关羽上阵斩了华雄,便觉得甚为平淡,索然寡味。因此,作者先写华雄连斩四将,使诸侯大为恐惧,作一层蓄势;次写袁术认为关羽不过是一马弓手,喝令乱棒打出,作二层蓄势;然后才写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大战华雄。“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由于先反面蓄势,再逆转用笔,关羽的骁勇无敌被反衬得分外突出。
武林有训:欲使出手有力,必先缩回拳头。逆笔之理亦然。
【名家示范】
丰碑
李本深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整个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已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可能……哦,太多的“可能”阻截在征途上,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些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搐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军需处长呢?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我要……”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突然停下了正要发火的手势,久久地站立在雪地里。雪花静静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虔虔地挺身立正,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转过身子,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选自《小小说》,略有改动)
【鉴赏品味】
当代文坛上,中国的“红军故事”几乎被写尽了。要想出新出彩,确很困难。本文的故事并不算新鲜:一个军需处长冻死在行军途中。这种牺牲或许没有“马革裹尸”的悲壮,没有“醉卧沙场”的豪放,但作者独出心裁的构思,却使它具有了史诗般的雄浑,能激起读者情感的强烈震撼。作者没有一笔直接写军需处长如何恪尽职守,只是抓住并突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将他的形象定格其间。这个瞬间所以蓦然生辉,主要在于逆笔的成功运用。开篇刻画自然环境的严酷,“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这是一层蓄势;继而叙写将军看到“冻僵的老战士”,认为是军需处长失职所致而大吼盛怒,这是二层蓄势;然后以“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一句突然将情节逆转,让将军从无比震惊到闪烁泪珠再到庄严敬礼,直至得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结论。如此先反向蓄势,再正向逆转,不仅打破了结构布局的平直呆板,而且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色彩亮度,让一尊镌刻着“廉洁自律、乐于献身”精神的“丰碑”高高矗立于读者的心中。
【佳作演示】
自己做主
一考生
刘处长虽然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办了手续,但那头发却是又黑又密,像个年轻人似的,在别人看来是用一头假发在装嫩。
一天,老伴对他说:“老刘啊,就别再留那官场头了,让别人误以为你恋着那处长的位置呢!你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最好留成大背头,像个教授什么的,多上档次!”老刘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直奔理发店。师傅给他改了发型,吹了风,喷了摩丝。老刘出来,一脸的阳光灿烂。
双休日,儿子儿媳回来吃饭,一见老爸变了发型,像见了外星人。儿子说:“老爸,您的头发怎么变样了?”老刘说:“头发怎么了,不好看吗?从前是几十年一贯制,现在不是讲创新了吗?这叫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儿子笑着说:“‘俱什么‘进,‘接什么‘轨呀!您这叫复旧。您的发型就像一个老学究,‘套中人,老气横秋。我建议您留个新潮头。”老刘不以为然地说:“我又不是年轻人,又不想返老还童,既然已经改成‘大背了,就‘大背吧!”
儿媳一听,忙制止说:“绝对不行,大‘背的‘背,就是‘背时的‘背。多煞风景啊!”儿子儿媳说着,硬把老刘塞进车里,去理发中心给老刘理了个新潮发型。
又过了一个星期,女儿从外地回来,一眼看见爸爸的新潮发型,冲着他嚷道:“爸爸,老了就是老了,事实无法改变,就别再留恋青春年华了。这种发型不适合您!走,快到理发店,帮您理个小平头,小平头是很有内涵的发型,要不,很多老一辈革命家怎么都对这个发型情有独钟呢?”
老刘经不住女儿的劝说,只得随着女儿去理成了小平头……
到了月底,一家人包了桌酒席,祝贺老刘六十大寿并光荣退休。老刘让儿女们先去,说自己随后就到。大家来到酒店,没事又说起老刘的发型,都说自己的设计最合理,最美观,最大方。说着说着,老刘来了,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全家人都感到纳闷。老刘说:“退休一个月,你们给我变了三次发型,都想指挥我的脑袋,都想按你们的‘世界观改造我的脑袋,我觉得这不行,我的脑袋还是我说了算。”老刘说完,摘掉帽子——竟然剃了个锃光闪亮的和尚头!老刘说:“现在我的头是一张白纸,以后头发长长了,留什么发型,我自己做主!”大伙一片哑然。
【亮点简评】
本文以小小说形式演绎“自己做主”这一标题,构思新颖,别具匠心,不失为一篇亮人眼球的考场佳作。
作者巧用逆筆技法谋篇布局,以老刘的发型为线展开文脉,以家人的几次三番为他“做主”将情节进行充分延宕:第一次,老伴劝他到理发店将“官场头”改为“大背头”;第二次,儿子儿媳塞他入车,去理发中心将“大背头”变作“新潮头”;第三次,女儿带他至理发店将“新潮头”剃成“小平头”。这样频换发型,层层铺垫,步步蓄势,盘马弯弓,引而不发,简直把老刘揉捏成了一个顺风转舵、随人俯仰而毫无主见的木偶人!然而结局处笔锋突转:六十大寿的宴席上,正当大伙说起老刘发型的时刻,老刘则慷慨出语:“我的脑袋还是我说了算。”随即摘掉帽子,现出“锃光闪亮的和尚头”,并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预示将来,点明题旨,“以后头发长长了,留什么发型,我自己做主!”山重水复之际忽现柳暗花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如此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不仅造成了结构的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而且彰显出人物的桀骜不驯、独立自主的鲜明个性。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的诱惑是什么?”
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一个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
在得知崔永元拒绝剪彩后,杨澜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去呢?”
崔永元回答:“我觉得抵御不住。我是没法抑制自己的一个人。所以我想,一旦我爱上了剪彩之后,谁都拦不住我。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别去碰它,别沾这个事的边。今天坐在你面前,我如实地告诉你,我还是非常爱钱的。真的,我就是不敢用这种方式去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
【写作提示】
材料中两人对话的核心话题是“诱惑”。采用抓关键语句的审题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这么两句:一句是“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别去碰它”,另一句是“真的,我就是不敢用这种方式去挣”。“唯一”“别去碰它”“不敢”等词句,一再强调了崔永元面对诱惑的态度,而其深层含义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有正确的利益观,远离诱惑,坚守底线。因此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有如下立意:
(1)远离诱惑。同崔永元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金钱的诱惑,面临着选择。因为我们生活在世俗的社会里,每天都离不开金钱。可是,如果不能抵御它的诱惑,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怎么办?“别去碰它”,远离诱惑,让我们的人生之车前行在正确的道路上。
(2)坚守底线。守不住道德底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N次,直至犯事而懊悔不迭。在利益诱惑面前,一旦突破了底线,也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此时痛悔亦无济于事。所以,重要的是像崔永元那样保持清醒头脑,牢牢守住底线。
(3)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古人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没有正确的利益观,反其道而行之,就很容易掉进诱惑的陷阱而不能自拔,甚至失去更多。只有坚持正确的利益观,才能远离诱惑,拥有美好的人生。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市胡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