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2017-03-24北北

学生天地·初中 2017年2期
关键词:郑晓龙老炮儿六爷

北北

2015年11月21日晚,冯小刚凭借在电影《老炮儿》里的表演击败了众多专业演员,夺得台湾金马奖影帝。颁奖典礼冯小刚没去,当时,他正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演唱会上唱《爱的代价》:“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北京话里的“老炮儿”指的是胡同里的老混混、老古惑仔。冯小刚饰演的男主角六爷是一个有血性、讲规矩的老炮儿,虽然喜欢打打杀杀,却坚守某种过时的江湖规矩,重义轻生,与新时代有点格格不入。

冯小刚本人与六爷十分相似:说话带一点京味儿,轴,守旧,不肯与他认为不合规矩的事妥协。在中国电影发展大潮中,大多数导演都在顺势而为,他偏要一直逆流而上。

提刀奔跑,逆流而上

《老炮儿》拍摄到了后半程,有一场影片末尾的重头戏:男主角六爷在结冰的湖面上往前冲,独自迎战吴亦凡饰演的富二代带来的一群人,准备赴死。这场戏一共拍了3天,光冯小刚自己的戏就占了2天。这是他觉得最不好演的一场戏。

在暮冬时节,他穿上长长的军大衣,拎着一把军刀,在薄薄的冰面上往前冲,冰面很滑,但他必须做到奋不顾身。天气已经开始转暖,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脚下的冰在咔咔作响。他有点担心自己会掉下去,身上有一件那么厚的大衣,要是掉到水里头,估计会像一个秤砣一样沉底。坐在旁边的导演管虎时时刻刻都在担心:“冰都化了,挺吓人的,感觉都快出人命了。”

而对于冯小刚来说,最困难的地方不是奔跑,也不是之后的“茬架”,难就难在六爷跑到一半就得心梗发作,整个人歪倒在冰面上,这种倒下的状态就是角色塑造了。

“平时我就一个特别正常的生活状态,但要演一个濒死的状态,那就需要我的演技了。”冯小刚笑着说,“我不相信我的演技。”

这段提刀直面对手、逆流而上的奔跑戏,正好也像是冯小刚的人生写照。

被大石压住的小苗拼命要冒尖

冯小刚出生于1958年,比陈凯歌小6岁,年纪正好在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之间,但他的出身和口味决定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

冯小刚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每次路过电影院时,都特别羡慕站在架子上画电影海报的人,于是画海报成为他的职业理想。

这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从部队转业后,他以美工师的身份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后来他想当电影导演,而在那个年代,导演几乎都是由单位领导指派,冯小刚既非科班出身,又不是电影世家子弟,他的目标看起来很难实现。

于是,他选择先进入核心创作集体,“曲线救国”。在认识了郑晓龙、赵宝刚和王朔之后,冯小刚开始尝试写剧本。

1989年,郑晓龙策划了一部表现当下社会生活的室内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这类情景剧对台词要求很高,于是郑晓龙找来海马影视工作室的王朔、魏人、苏雷等编剧,让所有人以王朔的初稿剧本为范本写作,后来他发现,比起其他人,冯小刚在模仿王朔的喜剧样式和语言方面做得更好。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在全国引发收视热潮,它的平民化特质和对时事的幽默讽刺大受欢迎,冯小刚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包括与郑晓龙联合导演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

1993年,冯小刚得到了另一个机会——导演10集电视剧《一地鸡毛》,这是冯小刚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1994年,冯小刚向自己的目标再度挺进一步,跟王朔一起转戰电影圈,头一部作品就是改编自王朔小说的《永失我爱》。

在《永失我爱》之后,冯小刚的连续几部片子都中途夭折或停机,和王朔一起创办的好梦公司几乎血本无归。投资人看见他,全都躲得远远的。

好梦公司解散后,王朔躲到美国韬光养晦,冯小刚一度躲到荒郊野外的别墅。“一般的导演要是经受这样的打击就一蹶不振了。”新影联院线原副总经理高军说。他曾把冯小刚比作一棵被大石头压住出不来的小苗:“拼命要冒尖,拼命从旁边钻出来。”

不愿意妥协,因为时间无多

2012年底,冯小刚耗尽心力、酝酿19年拍出来的《一九四二》票房失利,他突然发现自己摸不清观众的喜好了。

电影下档后,事情还没有结束。为了回报华谊兄弟,冯小刚得拍一个常规冯氏喜剧片,即后来的《私人订制》。为了还影片过审的人情,他还必须硬着头皮担任央视春晚总导演。

另一方面,担任春晚导演的冯小刚忙活了大半年,认为自己打了个义工,最后还是收到了意料之中的一片骂声。由于他的加入,所有人都对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抱有期待,但最后小品和相声还是表现孱弱。

那一年,冯小刚56岁,就像《老炮儿》里年过半百的六爷一样,他也是个奔六的人。这个年纪的演艺圈人士已经可以被尊为表演艺术家,但他还是对一切此类崇高的名词保持距离。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但也承认自己碰到了中年危机。

2014年,他没有继续拍电影——所谓中年危机,就是一种迷茫的、不知方向的状态。201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高达296亿,但这一切都与冯小刚无关。

当被问到这两年干了什么时,他只回答两个字:“待着。”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实际上冯小刚也没闲着。除了主演《老炮儿》,他还在海南成立了个自己的电影公社,参加了几档电视综艺节目。他想来想去,做了这些事,还是好像什么都没干,只是因为这些事跟电影导演都不相关。

2015年7月,冯小刚在加州发呆,突然暗下决心,发了一条微博:“如果我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借社会新闻里经常使用的一句形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就不愿意妥协了,因为时间无多。”

现在,冯小刚终于理顺了思路:丢开自己和年轻观众的“代沟”,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自由度更大了一点,有这种自由度不去用,还要去成为一个印钞机,显而易见这事不划算。”

猜你喜欢

郑晓龙老炮儿六爷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郑晓龙夫妇:斗出精彩,吵出恩爱
郑晓龙:成就我的不是甄嬛,也不是芈月
《老炮儿》,迟暮英雄的挽歌
《老炮儿》:北京人的情,中国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