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书法与油画创新结合的审美研究

2017-03-24李秀龙郑玉冰汪浩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结合审美油画

李秀龙+郑玉冰+汪浩文

摘 要:当代艺术的精神特征是创新,将现代书法与油画结合,在造型、色彩、材料技法、题材构思、思想意蕴等方面具有创新的审美价值。从具体实践经验来看,油画与书法互相结合或借鉴,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汉字字形为创作来源,探索油画新的审美样式的艺术探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试图促进中国文化精神在现代性视野下返本归真,扩展中国书法文化艺术语言空间的积极尝试。在推动中国当代油画诠释中国文化价值,探索和挖掘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在全球文化未来发展进程中的深远潜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现代书法;油画;结合;审美;创新

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核之一就是创新。通过不断寻求新的图式、主题、材料和方法,充分挖掘艺术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艺术门类界限逐渐模糊,技法、观念、内容、形式等艺术要素的交互性逐渐增强。现代书法是书家对传统书写形式进行反思,寻求新书写表达的有益探索,它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特别是现代设计的理论和思想,在传统书法的线条和章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形式与构成的审美要素,强调点、线、面,甚至色彩和时间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前卫性。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现代书法率先从当代艺术吸收营养,突破固有审美传统进行大胆创新。油画也可以从现代书法中汲取灵感,从不同的艺术类别甚至东西方文化体系中,获取丰富自身基因的元素。

在当代艺术领域,将现代书法与油画进行创新结合的探索相对较少,只有极少数零星作品出现在一些先锋展览中,并没有对此问题在理论和创作上展开的专题探索和创作。书法与油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审美体系,在传统意义层面不可能出现交集,但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两者可以达到互存通感。以油画为最终落脚点,分析传统汉字的字形、结构,及其“形”与“意”的表达机制,反思现代书法对当代艺术形式的探索,挖掘油画本身的色彩、造型、肌理、构成等艺术手段。通过解构书法与油画,自由提取和组合各种艺术基因,丰富绘画手段,探索更自由的表现方式;同时将汉字字形、书写形式与绘画形式三者并置,让三种“形式—涵义”的映射互相重叠和碰撞,寻求创新的契机。究其审美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造型突破,节奏鲜明

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是线条和章法。书论常说的笔法、笔势、笔性、笔意、气韵都与线条息息相关,线条质量的高低关乎书法的基本品质和表现力。线条本身有方圆、肥瘦、欹正、长短之说,线条之间有呼应、动静、贯气之说。可以说线条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书法,也承载了东方文化和东方审美。因此,将具有东方意味的书法线条引入油画,既能极大地增强油画中点及线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也能丰富其文化和艺术内涵,以东方审美滋养和哺育新的审美图式。

笔画之间、段落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字与纸之间等多种关系的协调安排就是章法。章法即布白,体现上述多对关系间的呼应、节奏、韵律、照顾之意。明代书家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中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说的正是其中一种关系。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强调的正是作品的整体性和章法的重要性。将章法思想引入绘画,在谋篇布局时加入气韵、气势、节奏等思维,于增加创作自由度和艺术性应有裨益。

在造型上,将书法线条的运动、穿插、呼应、组合等背后隐藏的书写动作和过程引入绘画作品,即将三维世界的创作和二维世界的作品重新融汇一炉,结合油画的原则和美学,在新的艺术形式中重新呈现。

二、色彩丰富,层次突出

书法是线性的艺术,不单是指书法线条的重要性,也是说书法艺术形式从创作到呈现的线性过程。从创作过程来说,书法是一支笔、一根线,如蚕吐丝,一笔接一笔,笔意连续,缕缕而出,一气呵成;从色彩而言,极黑到极白,以中间灰色过渡,也是一维运动过程;从审美而言,一气贯通,笔势奔腾、气息流畅也是线性的思维。而油画则是多维交织的艺术,创作中可以进行笔触叠加和并置,可以进行颜色的融合或覆盖,可以交替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法;在色彩上,除了明度上的一维变化外,还有色相和纯度上的丰富变化,三者都呈立体的色彩体系;在审美上,油画除了二维造型,更讲求三维立体造型,追求丰富和厚重的艺术效果。现代书法与油画创新结合一方面吸收书法中用色的“主客统一性”,注意色彩浓淡虚实的变化,同时强调油画材料和技法中丰富资源的运用,借助色彩体系,运用笔触技法,在书法基本的黑白、点画、线条、对比、气韵等基础上,增加了色彩、灰度、面积、空间、肌理等元素,带动观者意念,宣泄观者的感情。用饱满新颖的画面视觉呈现出独特震撼的艺术效果,营造出东方油画的诗意与灵动。

三、技法多样,材料拓展

从工具材料的运用来看,尽管现代书法在材料上尝试突破,一边挖掘书法传统中的材料和技法宝藏,将竹片、布帛、墙面、木条、木板等材料引入其中,还将国画用笔用墨,甚至篆刻的章法、用刀技法引入其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书法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但与其他当代艺术形式相比较,仍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西方艺术传统为基调的当代艺术,综合运用了架上绘画、壁画、雕塑、建筑以及工艺美术的材料和技法,充分拓展了其艺术理念和创作界限。日常生活中隨处可见的器物、社会生产中各式各样的产品,以及最潮流的社会风尚、最时新的表达方式,皆可为我所用,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在现代书法与油画的创新结合中,综合运用二者的创新思路和艺术理念,这种看似激进的做法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从开阔创作视野、解放艺术思想,充分发挥艺术手段,将不同艺术形式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等方面来说,应该是积极意义远大于所面临的风险。此外,在艺术表达上,综合材料技法的运用和创新创作理念的融合,能够表达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景观,使作品富于表现力和视觉张力,能够有效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和精神境界。

四、题材新颖,构思独特

从汉字起源和“六书”可以看出,汉字本身具有很强的绘画性,许多文字就是对自然事物形象的描摹或指事。2007年出版的《商周图形文字编》一书,收集整理了大量商周时期的图形文字,间接证明了汉字丰厚的绘画性。从甲骨文、金文始,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汉字承载了深刻的历史意蕴、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渗透了多样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质和审美内涵。将汉字字形作为创新绘画的创作母题,既能重新串起从实物到文字的思维抽象过程,梳理形象变化的艺术和审美脉络,也能重新审视文字演变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人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中挖掘更为深刻、更为本质的关于人类观念的东西。另外,在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破解现有的汉字本身的“形式—涵义”映射,在解构中结合人类观念、文化、审美的本质特征,重构艺术的感受和逻辑。因此,以汉字字形这一既古老又新颖的元素为创作素材,从当代艺术的观念、构图、设计形式等角度探索新的审美样式,具有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五、思想深远,意蕴生动

油画是典型的西方艺术,注重色彩、透视、立体感,审美上倾向于厚重和丰富。而中国传统艺术则强调灵性、韵味和雅致,东西文化和审美的差异,导致西方艺术在中国传统审美语境下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和融合排斥性。如果将书法与油画二者进行解构,提取能够代表各自审美特征的基因,把这些基因与当代艺术的理念有机结合,是否就能创造出同时体现书法与油画两者审美特征的新图式?如果将油画与现代书法相融合,让油画的“写实”传统吸收现代书法的“写意”精神,也就是把两种不同的观察方式融汇一炉,让东西方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互相碰撞,是否就有可能创造出兼具二者长处的艺术形式?就能使油画创新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内涵,更贴近于中国人的审美认同?从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诠释书法内涵或油画意蕴,既有西方绘画中现代诸流派的表现手法,又融入了现代书法中的写意性及物我之间的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人文内涵,符合中国油画发展的趋势。

吸收现代书法中的精髓,运用到油画中去,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符合既中国现状,又具有国际意识的新油画,从而建立国人自己的油画语言,显示中国油画的时代民族特色和个性特征。结合现代书法与油画创新的实践经验来看,油画与书法互相结合或借鉴,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汉字字形为创作来源,探索油画新的审美样式的艺术探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试图促进中国文化精神在现代性视野下返本归真,扩展中国书法文化艺术语言空间的积极尝试。在推动中国当代油画诠释中国文化价值,探索和挖掘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在全球文化未来发展进程中的深远潜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毛万宝.书法美的现代阐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邱振中.书法与绘画的相关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王南溟.书法的障碍[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李秀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研究员。

郑玉冰,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汪浩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结合审美油画
油画去哪了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