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水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解决对策

2017-03-24廖丰华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水污染解决对策农村

廖丰华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的严重,本文主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对污染源以及水污染的危害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对当前能够解决农村污水问题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解决与防治我国农村水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解决对策

1.引言:社会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呈现出愈加严重的趋势,其中又以水质污染最不可令人忽视。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一些养殖场脏水的随意排放,农村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逐渐对整个环境体系带了危害。因此,农村水污染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农村水污染原因与危害

2.1 农村居民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造成农村生活水污染主要是因为农村厨房排除的污水、人畜排泄物、使用了家用清洁产品后的污水不加处理任意地排放进河、渠之中。在这一类的污水中,富营养物质如化学需氧量、氮和磷等含量较高。此种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池塘等水体,势必造成这些水体的污染,造成当地水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2.2 农业生产的废水:农业废水具有分散面广、难收集的特点,并且很难处理。一般来说,因农业废水而造成的水体污染一方面呈现出较高的植物营养物质、病原微生物以及有机质含量;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的含量也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生产喷洒农药或施用化肥除时,除了极少部分农药和化肥使直接附着于农作物上的,其余大部分都残留在土壤或飘浮于空气当中,随着降雨深入地表和地下,最终造成水体的污染。

2.3 养殖业污染

(1) 抗生素污染。现有的养殖行业中,大多是以饲养动物的成长快慢决定收益。饲养者为使动物能够够快速的生长,常常選择含有高含量抗生素的饲料来进行喂养。过量的抗生素不能够被动物吸收,将与动物的排泄物一起被排出体外,进入池塘、渠道、河流等,甚至渗透地下,污染地下水。

(2) 重金属污染。很多饲养者认为高含量的砷或铜能够加快禽畜的生长,因而在饲料中添加铜、砷等一系列重金属。大量未经动物吸收的重金属随着动物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水体,可以直接给环境水带来重金属污染。

(3) 氮、磷及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的污染。目前我国仍有不少地方的畜牧生产方式采用的是粗放的放养方式,喂养畜牧的食物没有经过合理均衡的配比,畜禽吃下后,富余的氨基酸无法在体内降解而被排出体外,从而导致粪便中氮含量偏高,造成氮污染。动物不能很好地吸收谷物中的植物磷,因此绝大部分的磷也随着排泄物排出,从而造成磷污染。而动物的粪便如果不能集中收集处理,势必造成被粪大肠菌群等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畜牧废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与灌溉水混在一起,造成水稻等作物的减产,影响渔业的养殖;若是排进江河之中,对江河中的整个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2.4 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经济会被随之带动,我国的乡镇企业也借助这一蓬勃之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我国许多乡镇企业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小、分布又不集中,导致管理的难度增加。如果乡镇企业没有统一的废水处理系统,所产生的废水也就会被随意的、不经处理的排放到河道中,这也是导致农村水污染的一个重大原因。

3.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与工艺

3.1 处理难点

3.1.1 相关部门和人员不够重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较之以前,整个社会对污水处理问题愈发的重视。但是,单单是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这一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大众所忽略。归根到底,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大的原因。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大多都已经建设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而多数经济落后的的农村地区水污染情况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处理。

3.1.2 建设与运行水处理设施的资金短缺。就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而言,污水处理往往意味着资金的投入。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很难达到自筹资金来建设水处理设施。因而,农村的污染治理资金基本上需要国家的拨款,这很大程度上也会阻碍农村对于污水处理的解决。

3.1.3 缺少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技术。我国针对处理农村水污染技术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生态处理技术,这一类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由于农村地区资金不足,很难运用这些解决方案。而其他如生态修复等技术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北方干旱的地区。

3.1.4 污水排放源对收排系统提出考验。因为我国的农村地区大多数是属于自然村落的形式,也就是说很大部分的村庄是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是排放分散、很难进行集中的处理,因此建设污水收排系统是成本极高并且难度大。目前,除了少部分村庄被纳入城乡统一的污水收集管网,其余大部分村庄仍然是直接排入化粪池,之后再进入自然水中去。

3.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3.2.1 集中处理。集中处理方式主要针对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并且位置相对比较集中的乡村,集中处理可以以成镇为中心建设与完善污水的收排系统,将农村与城镇的污水统一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3.2.2 分散处理。分散处理更适合我国的农村现状,因为我国农村的村落以及居民的居住地都相对分散。处理工艺以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实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土壤、微生物和耐水性植物三者共同作用使污水得以净化。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按水流方式分为三种:地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按植物类型分三种:浮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沉水植物系统。此技术主要适合用于农村分散生活的污水处理,最突出的优点是建成后其运行费用基本等于零,并且使用寿命很长。近几年,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很多农村地区有了较多的应用,经此种技术生态修复后的污水可以用来重新进行农业的灌溉等等。

4.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

(1) 提高意识,加强领导。很多问题的产生与恶化往往就是因为被忽略。要加强农村水污染的防治措施,首先,当地政府以及广大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认识到农村污水问题的严重性,提高认识。其次,提高整个社会的保护环境意识,杜绝私排乱放。没有废水的随意排放,也就失去了污染的源头。然而,有些污染源在现有的社会发展状况下并不能完全消除,这就需要政府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保障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有效有序的进行。

(2)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污水处理计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达到彻底治理的目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某些需要经济支撑的更高端的污水处理设施;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优先考虑污水处理的成本问题,可以引入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和设施。另外,可以结合村落的分布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各地农村地区自己的污水处理方案。

(3) 财政扶持与多渠道的资金籌措。我国多数的农村地区经济并不发达,要进行农村污水处理,首先要有国家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以及倡导当地居民开展多渠道的筹资活动,群策群力方能将农村污水根治到位。

(4)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若是采用分散式处理方式,则建议以行政自然村为单位,分别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系统净化系统。这种净化系统管理容易,运行成本低廉,处理后的废水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可谓一举多得。

(5) 加强控制养殖业水污染。从根源上防止农村水环境的污染,要严格把控农村养殖业,减少饲料滥用所造成的危害。规范饲料生产商的行为,生产合格的产品,减少因各种添加剂超标而导致的对水体的污染。另外,加强养殖场动物排泄物的回收利用,实现排泄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所带来的水质污染。例如,通过对畜禽排泄物的厌氧发酵,可加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畜禽排泄物用来好氧堆肥,促进农业生产。通过这些处理,不仅能够去除畜禽排泄物中大量的磷、氮等元素、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毒性,还能变废为宝,减少养殖业的投入,较高效益。

(6)提倡生态农业,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在确保农产品产量的基础之上,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生态农业,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其使用,达到从根源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

结束语: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与水紧密相关。农村水体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环境水体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水质管理的力度,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及时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相应的处理,严厉打击徇私违法乱排乱放的现象。广大民众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对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营造身边的清洁环境,为祖国的碧水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孟雪靖.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2]杨延军,刘建.浅谈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危害[J].吉林水利,2015(11):34-35

[3]刘帅.天津市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J].海河水利,20115(6):16-18.

猜你喜欢

水污染解决对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责任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