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荡中转折的俄土关系

2017-03-24庄严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土耳其俄罗斯

庄严

摘要:土耳其战机在叙利亚上空击落俄罗斯战机震惊世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此举称为恐怖分子帮凶在俄罗斯背后“捅刀子”,随即下令对土耳其实施经济制裁,俄土之前的友好合作关系瞬间降至冰点。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积极斡旋俄土关系正常化。随着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战机事件向俄罗斯致道歉信,俄土关系开始戏剧性的解冻、回温。而紧接着在土耳其爆发的未遂政变则成为俄罗斯与土耳其进一步走近的催化剂。但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分析,未来俄土关系所能取得的突破与提升仍将是有限的。

关键词:俄罗斯;土耳其;关系缓和;利益互求

一、俄土关系出现转机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斗轰炸机在执行打击ISIS任务途中被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机击落。土耳其称俄战机侵犯其领空,且土耳其战机在多次警告无效后才开火,而俄罗斯方面始终坚持苏—24战机从未进入土耳其领空。

这一事件使俄罗斯和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原本还算友好的外交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尽管俄罗斯与美国达成在叙利亚的空中协议以预防此类事件发生,但土耳其还是击落了俄方战机。普京认为俄军机在叙利亚境内发生的悲剧将对俄罗斯和土耳其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后果,此次坠机事件已“超出正常的反恐范畴。”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战机事件坚决不道歉,由此开始交恶俄罗斯。而土耳其方面的这种表态也使俄罗斯没有后退的余地,只能以强硬对强硬。但即便示强,俄罗斯也未考虑对土动武,从而为改善两国关系预留了空间。普京于11月28日签署了一份经济制裁方案,包括禁止进口某些土耳其货物(特别是农产品),限制土耳其企业在俄罗斯的活动,以及限制俄罗斯企业雇用土耳其人[1]。经济制裁方案还禁止俄土两国之间的包机航行,俄罗斯外交部也建议俄罗斯公民不要去土耳其旅游。当然,这样做也会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一些损害,但俄罗斯政府认为“现在不是算经济账的时候”。

土耳其在交恶俄罗斯的同时也与多国关系处于急剧恶化的状态。因为库尔德武装问题,土耳其与美国关系恶化;由于德国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土耳其因此与德国关系冷淡。再加上现阶段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和实际上仍处于叙利亚战争当中,这些使得土耳其在国际社会中非常孤立。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对土耳其起到了打击作用,比如土耳其的农产品、建筑工人和度假胜地不再拥有俄罗斯的市场,这让埃尔多安面临国内商界的巨大压力。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曾多次表示希望修复俄土关系,但却苦于不知如何迈出令俄满意又能让土耳其保持一点颜面的第一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基于本国利益的现实考虑,积极推动俄土关系走向缓和。2016年6月22日,哈萨克斯坦通过外交渠道告知土耳其政府,如果土方能够就击落俄罗斯战机事件写好道歉信,并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与普京见面前将道歉信送交普京本人,那么俄土关系就有望得到恢复[2]。埃尔多安接受了哈方的建议,俄土关系就此开始走向缓和。

二、土耳其军事政变助推俄土关系走向新高潮

埃尔多安的致歉信公开后,俄土开始着手讨论改善双边关系的具体措施,两国总统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但令俄罗斯政府颇感意外的是土耳其国内一场突如其来的未遂政变以及在此过程中欧美国家对埃尔多安的“攻击”恰好给俄土双方提供了一个改善关系的契机,把两国关系迅速推向新的高潮。

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企图发动旨在阻止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穆斯林化”的军事政变。埃尔多安于7月16日指责流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是此次政变的幕后策划者,理由是其领导的“居伦运动”成员也参与到此次政变中。同时,土耳其军队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听从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的指令”。土耳其政府多名部长随后出面支持埃尔多安的说法,并将矛头指向美国。土耳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苏莱曼·索伊卢更将土政府对美国的不满进一步公开化,暗示美国幕后支持政变。对于土耳其方面的指责,美国国务卿克里予以了坚决回击,谴责这种指控有损两国双边关系。在土耳其政变被镇压平息后,埃尔多安旋即在国内展开大规模清洗,欧美国家对此发出警告,这导致土耳其与欧美国家的关系出现裂痕。对此,埃尔多安强硬要求欧盟和美国不要插手,并对未遂政变后没有一位西方高级官员来访表示关切,称“这些国家和领导人,丝毫不担心土耳其的民主、人民的生活、国家的未来,却对暴乱者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不能当我们的朋友”。埃尔多安甚至对美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美国引渡土耳其流亡宗教人士费特胡拉·居伦。同时,土耳其还以“防范政变威胁”为名,关闭了美军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切断供电,迫使美军一度中止对“伊斯兰国”武装的空袭行动。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认为欧美国家在土耳其政变中没有“通过考验”,如果因此失去土耳其,那是欧美“咎由自取”。

面对共同的国际孤立,俄罗斯决定进一步同土耳其改善关系,从而改变在同西方的博弈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因此与欧美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普京则在第一时间对土耳其军事政变予以谴责,这令埃尔多安感激万分。土耳其外长表示:“我们感谢俄罗斯政府,特别是普京总统。我们从俄罗斯得到了无条件的支持”。土耳其国内的这场未遂政变大大加速了俄土关系缓和升温的进程,甚至促使两国将原定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元首会晤提前了近一个月。2016年8月9日,普京和埃尔多安在圣彼得堡举行会谈,并取得重要成果[3]。

三、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利益互求

哈薩克斯坦的幕后斡旋与土耳其国内的未遂政变确实对俄土关系改善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但两国关系的解冻、缓和与升温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俄土在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深层利益契合。

俄土关系全面发展有冷战后特殊的时代背景。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抗格局让位给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俄罗斯因此不断调整与西方的关系。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对土耳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土耳其为改善其外交困境需要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由于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诉求迟迟得不到回应,因此加强对俄关系就有助于撬动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而俄罗斯建立欧洲大厦的设想不仅迟迟得不到欧盟的积极反馈,反而是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这促使俄罗斯在外交上必须实施战略突围。

从双边关系来看,俄土经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俄土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俄罗斯是土耳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土耳其是俄罗斯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间经济依存度较高。据俄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俄土贸易额为310亿美元,2015年前9个月为181亿美元。俄罗斯对土耳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天然气和粮食。2014年土耳其向俄罗斯出口额约为60亿美元,主要为纺织品与食品。俄土双方高层还形成共识,准备到2020年将两国年贸易额提高至1000亿美元。因此,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会使土耳其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估计,此前俄罗斯的制裁给土耳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0亿美元。但同时制裁也对俄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比如为了制裁土耳其,俄罗斯禁止本国公司雇用土耳其劳工,致使本国建筑业遭受冲击。俄土两国在能源合作上的相互依存度很强。俄罗斯是土耳其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土耳其是继德国之后俄罗斯天然气的第二大买家。2014年俄罗斯向土耳其输送天然气占土耳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60%。此外,俄土还准备共同修建通往欧洲的“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双方还拥有重要的核电能源合作项目。俄罗斯需要以能源换外汇,因此即便是在对土制裁期间,俄罗斯也未中断对土的天然气出口。旅游业是土耳其的支柱产业,占其GDP的12%。2014年土耳其旅游业收入达1700亿美元,其中仅俄罗斯游客就给土耳其带来近300亿美元。同时对俄罗斯民众来说,去土耳其旅游是物美价廉的选择,但制裁却导致很多人不得不取消度假安排。

从地区层面来看,虽然俄土双方在叙利亚问题上有很大的利益分歧,但也存在相当的合作空间。作为对叙利亚问题有重要影响的两方,俄土两国都已逐渐认识到:针锋相对只会给自身利益带来严重损害,而一定程度的妥协与合作则更能有效加强各自的地区影响力。事实上,2016年8月9日俄土总统会晤就是商讨如何在叙利亚问题上尽可能的协调立场,建立合作机制。经过商定,双方建立了由情报、军事和外交代表组成的俄土叙利亚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已于8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首次会议。

从国际层面来看,俄土两国都有加强合作、缓解欧美国家压力的需要。美国对库尔德人的支持一直让埃尔多安十分忧虑,而埃尔多安也非常清楚他想实施的伊斯兰专制路线与欧美国家的意愿格格不入。这场未遂政变陡然提高了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对欧美国家的警觉。在陷入被西方孤立的困境下,土耳其的对外政策若不改弦更张,势必难以为继,与俄罗斯改善关系就是摆脱困境的首要步骤。而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遭到欧美国家的严厉经济制裁,并且在叙利亚问题上与欧美国家的立场相互对立,因此也一直在寻求打破在国际社会中相对孤立的突破口。面对土耳其因未遂政变而与欧美国家之间产生嫌隙的契机,俄罗斯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土耳其一边。显然,利用与对方交好向欧美国家施压、打破制裁和通过相互支持维护政权稳定,从而防范欧美国家利用各种手段促使其内部政权更迭,这是俄土双方的共同需求。

四、俄土关系的有限提升

俄土两国间的合作更多是具有短期功利色彩,两国关系暂时性的升温难以促使俄土双边关系取得实质性突破。

首先,历史积怨使两国难以真正从心底走近。从彼得大帝开始,沙皇俄国通过十次俄土战争侵占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片领土,令其分崩离析、几近灭国。虽然俄土最近的一场流血战争已过去一百多年[4],但俄罗斯的战略雄心至今仍让土耳其心有余悸。过往的历史宿怨所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使得两国很难真正接受对方并成为亲密伙伴。同时,历史上的俄土博弈不仅是双方的争斗,也牵动着欧洲和欧亚的战略格局。欧洲大国经常作为外部因素介入,使俄土博弈时常扑朔迷离,富有戏剧性和复杂性。

其次,长期而根本的利益需求决定土耳其对俄罗斯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外交转向。虽然土耳其与欧美国家的关系陷入历史性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土耳其会完全背离欧美国家。自二战结束以来,土耳其早已逐步融入到西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安全体系。土耳其在经济上深度依赖欧盟的技术、市场和资金;在文化上欧美的现代主义和进步观念已经是土耳其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安全上土耳其也同样离不开北约的庇护。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各个角度来看,俄罗斯都无法像西方那样拥有对土耳其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土耳其不会完全脱离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政治经济体系,更不会脱离北约。

再次,俄土之间在地缘战略利益上有冲突。冷战结束后,土耳其不断探索自身的战略定位。在西亚和北非相继发生“阿拉伯之春”后,土耳其面对中东乱局渴望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扮演欧亚结合部的重要大国角色[5]。叙利亚局势出现动荡后,土耳其表现得尤为积极。土耳其主张推翻巴沙尔政权,旨在对叙利亚内战后的政权施加政治影响,控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石油运输通道,将叙利亚纳入到土耳其能夠施加重大影响的轨道上来。土耳其的主张与美国和欧盟相吻合,这就更增强了土耳其对叙利亚政治施加影响的积极性。但俄罗斯却希望通过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来阻断“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俄罗斯有意阻止美国推翻不合己意政权的图谋,反对美国将自己的规则粗暴地强加于人,希望打破美国主导国际和地区政治安排的局面,抢占国际反恐的制高点,同时遏制国际恐怖主义向俄罗斯本土和中亚及高加索地区蔓延。

最后,俄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深刻矛盾。近年来,埃尔多安对内不断推行弱化世俗因素、强化伊斯兰教色彩的个人集权主义,对外支持俄境内的鞑靼人和车臣人,迎合中亚、外高加索地区伊斯兰化的意图更加明显。而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正是俄国家安全的头号公敌。土耳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以及对俄国内和中亚地区伊斯兰化的推波助澜,挑动着俄罗斯敏感的反恐神经,不可能不引起俄罗斯的警惕与防范。

参考文献

[1]. 俄罗斯宣布对土耳其经济制裁方案.(环球网2015-11-30).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11/8070282.html

[2].杨相红.纳扎尔巴耶夫斡旋俄土关系的台前幕后[J].世界知识,2016年9月(17)

[3].栾海.俄土举行会谈同意修复两国关系.(环球网2016-08-11).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8/9293656.html

[4].仇深似海深几许?梳理历史上的10次俄土战争(新华网2016-01-12).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6-01/12/ c_128620535.htm

[5].黄民兴.历史的轮回与帝国情结——战后土耳其外交的三次转型与“阿拉伯之春”[J].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01)

猜你喜欢

土耳其俄罗斯
土耳其安卡拉无人机
土耳其T-129攻击直升机
俄罗斯猫展
我也叫“土耳其”
土耳其政变为何以失败告终
土耳其医改后来居上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