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氅衣造型工艺特征分析
2017-03-23许平山宣凤琴曾宪锋
许平山, 史 锋, 宣凤琴, 陈 炜, 张 勇, 曾宪锋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工作室,合肥 230011;2.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学院,合肥 230036)
研究与技术
清代氅衣造型工艺特征分析
许平山1, 史 锋1, 宣凤琴1, 陈 炜2, 张 勇1, 曾宪锋1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非遗工作室,合肥 230011;2.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学院,合肥 230036)
为了对清代留存下来的氅衣进行分类管理与认识,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对氅衣的造型及结构特征作图文式记录与描述,保存资料便于后人复原;另一方面要对遗留下来的氅衣实物图案与装饰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寻氅衣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满人妇女的着装选择,探寻汉族文化对满族皇室着装的潜在文化影响。经过对故宫的部分藏品图册与民间收藏家的氅衣实物进行分析,记录并对氅衣造型作了较为系统分类,旨在留住传统精品服饰文化传承精髓。
氅衣;清代;造型特征;制作工艺;服饰文化
氅衣起初并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之所以氅衣能成为清代皇室最钟爱的外套服装,是因为穿着的随意性,可任意穿着于便服、衬衣外面,还十分方便穿脱。氅衣的出现最早记载于明代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又有《世说新语》中记载:“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在民间一直以来称氅衣叫大氅[1],是冬天外出御寒袍服。早期无袖,用羽毛等材料做成。后来演化成清代宫廷之着装式样,在款式上、材料上都发生了根本改变,形成现在看到的式样,唯有名称没有改变。通过对故宫的《清宫后妃氅衣图典》与京城民间收藏家王金华收藏氅衣实物进行分析,记录并对氅衣造型作较为系统的分类,旨在留住传统精品服饰文化优秀基因。
1 氅衣造型特征
1.1 四种造型式样
氅衣的基本式样为:直身造型,衣长到脚面,站立不动能够看到旗鞋的高底。捻襟右衽,圆领,氅衣左右侧缝开裾到腋下部位,并在腋下部位装饰如意云头图案。阔平袖端作双挽装饰模样,氅衣袖长到肘部,方便手的活动。挽袖还可以拆下钉线,做舒袖穿用,一举两得。四季穿用棉、夹、纱,随其所欲。通过对《清宫后妃氅衣图典》收录的氅衣和抽取京城藏家清宫氅衣藏品样衣进行分析,并依据氅衣的松度为分类原则,以氅衣的下摆与胸围差数、氅衣的袖口与袖肥差数作为具体细分条件,把氅衣的整体造型分为四大类:一是阔身窄袖类;二是阔身阔袖类;三是阔身接袖类;四是直身直袖类(图1)。
图1 四种典型造型结构Fig.1 Four kinds of typical structures
根据四种造型的特征划分依据(表1),纵观清代氅衣,均拥有共同的特点。穿着效果大气且飘逸,这样的行走会暴露出腿部,从礼仪上看,端庄欠佳。但是,穿在衬衣、便袍外边的氅衣,从某种程度上更能体现皇家服饰雍容华贵的气度。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是由氅衣穿着的普遍性决定的。像慈禧太后就特别喜欢穿着氅衣,因此,后宫中女性纷纷效仿。这样一来,氅衣制作就更加精美,所用面料也极其考究,制作工艺日趋精湛,着氅衣成为晚清后宫的一种时尚[2]。
表1 四种造型的特征分类依据
1.2 领子造型特征
氅衣一般无领,需要时可以做成可拆卸领。可拆卸领型主要能见到的是立领,图2(a)是可拆卸领型氅衣。6.5 cm高度的立领,领子上沿有镶边处理,从设计角度来看,这样可以与衣身镶边相呼应。清代后妃中满人居多,满人传统服装没有领子,穿着时需要另外再加领型,俗称“牛舌头”或“假领”。满人穿衣加假领目的是为了御寒,因此,立领较高。同一件衣服可以替换不同的领型,换一种领型就像换了一件新款式一样,极大地节省了时间与成本。只是传统加装上的立领由于裁剪没有翘势,没有现代立领穿着合体。图2(b)左边是氅衣传统加立领式样,由于裁剪没有翘势,导致立领上沿长度未减,因此就有多余的量,穿着起来领子的上沿就不那么贴体。图2(b)右边是现代的立领裁剪,利用人体工程技术,通过立体裁剪试样技术,制作出领型合体有型,自然造型也美观了。
图2 加立领的氅衣式样与领子结构局部比较
Fig.2 Comparison of cloak style with stand collar and local collar structure
1.3 袖子造型特征
氅衣的袖子按长短可分为长袖、短袖;按袖子肥度可分为阔袖、窄袖。这里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如窄袖是指袖口相对于袖肥而言。依据上述的阔窄长短的不同,结合工艺与装饰方式,把氅衣的袖型分为4类:宽松窄口袖、宽松接袖、马蹄袖、合体长袖,如图3所示。氅衣的衣身袖头处常装饰精美的刺绣纹饰,且可以拆装,装袖口通常朝着前中方向向外翻折出来,然后再从其反面绣上精美的纹样[3]。新接的两层袖头在颜色配置上比较注重与衣身的匹配性,通常为中间袖头的颜色较重,最内层的袖头颜色较轻。整个衣身的纹样装饰做到整体划一,像衣身上的镶边与袖头上的拆装袖应纹样一致。接袖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增加了袖子长度;二是对袖子部分起到了美化效果;三是由于接袖是从里面接,袖头由于装饰往往是几层处理,让观者产生错觉,认为着装者穿了几层衣服。接袖是氅衣的一大特色,它可以随时折下来替换到其他氅衣上,既可以装饰美化,又能体现“惜物如金”的满人对服装制作的观念。惜工惜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衣饰之间的利用率。
图3 氅衣袖型示意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cloak sleeve
1.4 衣身造型特征
衣身阔大是氅衣的另一大特征。现在看到的氅衣都较宽大,合体只是氅衣之间相对而言。能体现合体的要素主要是看袖子与衣身交接处的腋下,腋下部分收量多一些,氅衣就相对合体,收量少就属于宽松。氅衣的下摆都会奓开,呈字母“A”形。侧缝边缘和下摆都采用镶滚装饰,其中的镶滚是制作氅衣中最为讲究的部分。氅衣的两侧开叉较高,从腋下的地方开始,侧缝装饰也是从腋下位置开始,一般都以如意云头纹开始,镶边有三层之多[4]。处于最外边的一层一般镶滚宽度较窄,材料惯用提神的亮色面料制作,一来可以隐藏里料和衣身制作的毛边,二来起到装饰效果。镶滚的中间这一层,在宽度上最大,采用的面料色泽也最沉稳,与衣服整体的色度呈强对比。这一层还是承载装饰图案的主要布局位置,体现该氅衣的吉祥寓意。最里面的一层色泽淡雅,面料选用轻质,上面的图案相对于外二层就显得密集。这一层与中间层界限分明,一般两层之间留有0.5 cm的缝隙或是滚条。氅衣在皇室中的制作规矩通常在第3层镶边的2个边缘位置,分别镶有1条0.5 cm的黄色涤带,目的是显示皇族地位尊贵。
1.5 造型中的装饰特征
氅衣的装饰应是清代服饰中制作规格较高的服饰。其装饰不厌其烦,多种工艺如嵌、滚、绣、盘等都运用于氅衣制作,而制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领子边缘、袖子边缘、衣襟边缘。装饰手法主要采用刺绣,刺绣各种吉祥图案。这些都严格遵循氅衣的程式化形制进行,如图1所示。装饰只能在边缘指定的范围内进行,而衣身部分的图案是事先织造好的面料,不同的面料有其主要图案呈现,边缘装饰是依据中心的面料图案来装饰。氅衣的装饰图案集中体现福禄寿喜主题及荣华富贵主题,美好的祝福都集中于穿着的服装上[5]。
2 氅衣结构特征
经过对藏家王金华收藏的“粉缎地团花人物纹女氅衣”实物进行测量和复制,绘制出了如图4所示裁片数据。从结构上看,氅衣与传统的华服并没有区别,衣身和袖子连为一体。衣身的前后中心线是服装的纵向中心轴,二袖肩线则是服装的水平轴,整片摊开呈现十字整体结构。从平面上看,氅衣的外观非常之美,甚至达到美学极致。
2.1 领子结构
氅衣衣领的大小与造型主要依附于着装者的颈部形态,一般状态下前领开深量必须大于后领开深量。这样的结构式符合人体特征,在穿着状态下颈部平服舒适。从平面展开的裁剪图上来看,以肩线为前后分界,前领窝挖去面积远大于后领窝挖去的面积。它足以说明满人在穿着舒适性上有着深入了解。氅衣的立领部分是后来追加上去的,需要系上,其实是假领[6]。可以搭配在相近的服装款式上,通过对领子的裁剪纱线分析,其领底纱线平直,也就是说,在裁剪上没有翘量。这一点在穿着时也能明显看出,原因是立领部分在颈部不服帖,领子上口沿形成多余褶皱。
图4 氅衣款式结构分解测绘Fig.4 Decomposition map of cloak structure
2.2 袖子结构
氅衣造型平直,衣袖和衣身连为一体,无肩缝可言。由于袖子和衣身连为一体,二者之间没有裁剪断缝。袖片前后以平铺肩线作对称,袖筒造型虽大多与袖口大小不同,但袖子平直一体,和当时的汉服基本保持一致,展开后宽度有60 cm。通过对氅衣实物的测量和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氅衣衣袖较短,长袖的氅衣较少。与同时期清代女子穿着有所不同,其一,袖子的长度较短,袖子袖口处一般向上翻折距腕关节15 cm左右;其二,在袖口处做精美的装饰,这和当时女人着装装饰一样,但采取的方法是袖里套缝事先裁好的单独袖片,这就是氅衣所具有的共性。一般来说,单独袖片一般装饰繁杂,刺绣精美。氅衣的接袖手法和当时汉民族女服的接袖手法基本一致,满汉服饰文化在这一时期服装演化过程中相互交融。
2.3 衣身结构
氅衣衣身裁片宽大,侧缝表现为直线造型,前后侧缝中间位置均有断缝是氅衣的典型结构特征。左片、右片和大襟片是衣身构成的三大片,与同时期的妇人着装最为明显区别是左右两侧下摆长度不一。通过实物测量,发现氅衣的前片中心位于下摆位置的两侧长度不一样,位于前片右侧位置经过测量比位于左前侧短3.7 cm。起先误以为这件氅衣制作有误,通过比对其他氅衣,发现都有左侧长右侧短现象,这就不是错误了。通过分析,原因是前中位置在穿着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下垂的原因是左侧未做合体省位处理,右侧通过大襟开合处理掉),造成前片中间长,因此从左侧追加2~4 cm的量来弥补。氅衣的底摆为弧线形造型,由于女性胸部隆起,这样的造型在穿着后,使人的视觉感到在底摆位置呈现为一条水平线[7]。再者,氅衣与清宫中的衬衣从造型上看,非常接近,区别主要在于:衬衣在腋下两侧边缘的装饰没有用如意纹,且两侧缝制至下摆;氅衣则不一样,腋下统一用如意纹装饰,且两侧开裾至底,便于行走。
3 氅衣图案特征
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图案,在历代诸多器物中有数不尽的工艺表现。尽管艺术形式不同,所传达的内容还是一样的,就是充分而巧妙地利用汉语文字的谐音,抑或民间喜闻乐见的动物、植物、器物,还有传说中的寓言典故,皆包含美好的祝福与深厚的情感寄托[8]。
清宫后妃氅衣的图案是清宫服饰中最为丰富多彩的,因为氅衣是穿在最外面的服饰,装饰作用很突出,所以,图案的设计非常讲究,不仅要符合穿着者的身份,还要应季、应时、应景。一般来说,以四季花卉为主题的面料,是可以在四季穿用的,但以某一种花卉为主题的面料,就需要在这种花卉应季时穿用。喜庆吉日穿用的氅衣,面料要有祝福喜庆寓意的图案。面料的色彩也要根据后妃的等级、身份、年龄而定,不可僭越。日常穿用的氅衣可用暗花,不饰彩绣,但花纹亦不可错用。
清代后妃氅衣纹饰遵循穿着场合而定,衣身上的图案体现满汉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内涵。而且随着四季时令节气的变化,应时应景,意趣无穷。图案依据中国传统纹样寓意刺绣而成,大多以祝福为主题,也有根据后妃个人喜好或者为迎合主位喜好而设计的,不仅体现了后妃个人的审美取向,也张扬了个性,是清晚期氅衣纹饰的特点。节日图案运用极其讲究,表2是节日穿着氅衣的图案要求。
表2 氅衣应时节日着装图案分类表
另外,婚庆寿诞用的氅衣多以团寿、蝙蝠、团龙、双喜字为主,辅以各种地景、折枝、缠枝、花卉、果实、草虫、器物和谐组合,巧妙搭配,烘托出喜庆吉祥的气氛[9]。年节之外庆典氅衣着装图案如表3所示。
表3 氅衣其他场合着装图案分类表
随着清晚期宫廷氅衣的流行,其装饰的吉祥图案内容也就日趋丰富,以至于在面料上将花鸟鱼虫、江山树木织绣得抑扬顿挫、层次分明、自然和谐、栩栩如生,感情丰富且寓意深刻,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夺天工的技艺[10]。
4 氅衣制作工艺特征
清晚期,因为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对氅衣的青睐,氅衣逐渐成为宫廷主要的便服之一,氅衣制作工艺的精美和讲究甚至超过了一些礼服、吉服。清宫刺绣工艺的氅衣面料有彩绣工艺、纳纱工艺、珠绣和平金银绣工艺。灵活多变的针黹、自如配色和细腻工艺的特征,将具有个性化、精致化的面料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针法既传达出图案的寓意,又使图案更具有立体感[11]。手感滑爽,穿着舒适,更能迎合晚清宫廷追求奢华、体现个性的风尚。现以2款具有代表性的氅衣(图5、图6),来分析氅衣制作的工艺特征。
图5 明黄色线绣牡丹平金团寿字纹单氅衣
Fig.5 Single cloak with bright yellow threads embroidery pattern of peony and Chinese characters of Tuan(团) and Shou(寿)
图6 粉红色纱绣海棠花纹单氅衣
Fig.6 Single cloak with pink yarn embroidery pattern of Begonia
明黄色线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字纹单氅衣(图5),形式为圆领,直身式袍。捻襟右衽,平袖端,挽袖长及肘部,呈折叠状,袖口内加饰绣工精美的可替换袖头,多达四层(月白色素纺丝绸、万字曲水织金缎、月白色缎绣牡丹,最外层才是面料),这是晚清后妃便服的装饰特点之一。左右开裾至腋下,镶饰如意云头,是后妃夏日穿着的便服。氅衣面料为明黄色素线绸,绸的纬线较粗,织造致密,面料粗犷挺括,尤其适合绣制较大的花纹,这种面料的便服在清宫并不多见。氅衣用白、湖色、浅绿色绣制折枝牡丹花,灰色枝干上三蓝晕色的叶子飘逸逼真,颇具淡而隽永、雅而不薄的中国传统水墨淡彩风格。大朵的折枝牡丹间饰平金绣团寿字,在雅致恬淡中彰显皇家御用品的华美富贵。这件氅衣与传统的细丝淡彩不同,其采用了较粗的绣线,但针脚细密平齐,工整规矩。传统的戗针、套针、缠针、平针、打籽等针法,简洁明快,既有江南刺绣的精妙雅致,又有北方刺绣的粗犷大方。值得一提的是,戗针绣牡丹花瓣的水路用蓝色丝线做打籽,代替勾边,使花瓣极具自然舒展的立体感,风格独特。
清代氅衣的边饰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边饰中较窄的是用机织的绦带或素缎、素绸镶饰,而最宽一道饰边的质地、工艺和图案与服装面料相同,为手工刺绣,但其颜色与鲜艳的面料反差较大,大多深于面料颜色,从而突出华丽的面料及其精致的织绣工艺。明黄线绸绣牡丹平金团寿单氅的边饰宽达21cm,从里向外分别是:织金三蓝舞蝶绦、元青缎平金寿字牡丹纹边、元青织金长圆寿字边,代表了后妃便服以镶饰繁缛为美的晚清时尚。氅衣仅在领口缀一枚铜镀金扣,衣襟扣襻完好,但没有缀扣,说明这是一件尚未穿用的服饰。
品月色缎绣玉兰蝴蝶纹夹氅衣为后妃穿用的服饰(图6),形式为圆领,大襟右枉,短平阔袖,袖长及肘,左右开据至腋下,直身式袍服。湖色素罗里,饰机制铜鎏金狮子绣球纹扣[12]。氅衣以品月色素缎为面料,上绣五彩折枝玉兰花和蝴蝶,造型婀娜多姿,生动逼真。绣工精细,针法多样。用色讲究富丽鲜艳,对比强烈。绣线、面料用雪青、藕荷及水粉色,极具晚清服饰装饰特点。氅衣镶有三层绦边,一改便服边饰色重于面料的特点,边饰色浅于面料,是这件氅衣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13]。分别为蓝色万字织金缎边、粉色缎绣折枝玉兰蝴蝶边和粉色云龙绦边,绦边的图案也左右对称,是十分难得和鲜见的。说明这件氅衣做工精致独到,细节的繁缛,彰显出皇家服饰的豪华和气派。
值得一提的是,后妃便服上镶饰龙纹边饰并不多见,而这件品月色缎绣玉兰蝴蝶纹夹氅衣的图案,正是慈禧太后所喜欢的折枝玉兰纹饰。慈禧太后乳名为“玉兰儿”,晚清时,嫔妃们为迎合慈禧喜好,服饰图案多用兰花、玉兰等花卉,以博太后欢喜[14]。氅衣的绣工非常细腻精美,比同期的同类服装更为规矩讲究,因此也不排除这就是慈禧太后御用氅衣的可能。此件应为最具特色的晚清后妃服饰之一。目前能见到慈禧穿着的镶饰龙纹边饰唯一确凿的文献存在于影像之中。图7是慈禧太后穿氅衣坐像,其中氅衣的边饰有一道二龙戏绦纹饰[15]。
图7 慈禧太后穿氅衣坐像Fig.7 The sitting statue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wearing a cloak
5 结 语
通过对清代氅衣的造型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了解,使人们有效地认识氅衣,对收藏氅衣机构与收藏者在保管分类上有着指导作用。氅衣的造型具有程式化的特征,衣领、衣袖、衣身及下摆都遵循固定的模式制作。图案纹样丰富,人文内涵底蕴十足,从图案装饰选择上充分反映了满汉文化已达到水乳交融程度。
[1]殷安妮.清代宫廷氅衣探微[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4):149-155. YIN Anni. A study of the palace changyi gowns of the Qing Dynasty[J].Palace Museum Journal,2008(4):149-155.
[2]陆洪兴.中国传统旗袍造型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49-58.
LU Hongxing.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ty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ess[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2:49-58.
[3]殷安妮.晚清宫廷氅衣与衬衣异同比较及其工艺释析[J].艺术设计研究,2014(2):38-42. YIN Anni. Comparison between royal “Chang” clothes and royal underlinen, analysis of crafting feature in late Qing dynasty[J]. Art & Design Research,2014(2):38-42.
[4]许平山,丁同文,李宁.黄金分割法在男西服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5,36(1):135. XU Pingshan, DING Tongwen, LI Ning. Application of golden ratio in men’s suits[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5,36(1):135.
[5]王金华.清代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206. WANG Jinhua. Qing Dynasty Clothing[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ress,2015:206.
[6]张书华,梁惠娥.品色衣制度的发展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丝绸,2016,53(2):76. ZHANG Shuhua, LIANG Hui’e. Study on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fficial costume system[J]. Journal of Silk,2016,53(2):76.
[7]郭健.现代女装制版中衣身袖窿与袖子的结构设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85-88. GUO Jian. The Modern Women’s Garment Body in the Process of Armhole and Sleeve Structure Design[D]. 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13:85-88.
[8]殷安妮.清代宫廷的织绣活计:下[J].文史知识,2012(9):67. YIN Anni. The Qing court embroidery work: part 2[J].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2012(9):67.
[9]昭梿.啸亭续录: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455. ZHAO Lian. Xiao Ting Continuously Recorded: V 3[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1980(12):455.
[10]李宏复.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95-97. LI Hongfu. An explanation of symbolic signs in the patterns of folk embroidery[J]. 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2008,29(2):95-97.
[11]郑红,崔荣荣.近代汉族民间刺绣的风格特点与文化传承[J].丝绸,2015,52(4):53-57. ZHENG Hong, CUI Rongrong. Style featur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modern Han folk embroidery[J]. Journal of Silk,2015,52(4):53-57.
[12]李琴.《甄嬛传》中角色的服饰设计研究[J].当代电视,2014(5):66-67. LI Qin. Study on the fashion design of the role in “TheLegendofZhenHuan”[J]. Contemporary TV,2014(5):66-67.
[13]故宫博物院.清宫后妃氅衣图典[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2-5. The Imperial Palace Museum. The Empress of Coak[M]. Beijing: The Imperial Palace Press,2014:2-5.
[14]刘琴.传统服饰中如意云头装饰的研究与设计创新[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85-88. LIU Qin. Research and Design Innov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Well Head Decoration[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2013:85-88.
[15]陈东生,甘应进,王强.《红楼梦》服饰的衣料探析[J].服饰导刊,2013(4):40-45. CHEN Dongsheng, GAN Yingjin, WANG Qiang. Material analysis of clothing in “ADreaminRedMansions”[J]. Fashion Guide,2013(4):40-45.
Analysis 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loak molding in Qing dynasty
XU Pingshan1, SHI Feng1, XUAN Fengqin1, CHEN Wei2, ZHANG Yong1, ZENG Xianfeng1
(1. Intangible Heritage Studio,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0036, China; 2. Textile Institute,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In order to conduct classified management of and understand cloak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must to be done well. On the one hand, it is required to record and describe modeling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loaks as well as save the date for future resto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ttern and ornament of the cloaks should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o look fo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loak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Manchu women’s dre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on the dressing culture of Manchu royalty. Through analyzing some atlas collections in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cloaks collected by folk collectors, this paper records and makes system classification of cloak molding so as to retain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boutique clothing culture.
cloak; Qing dynasty;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process; costume culture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3.008
2016-08-18;
2016-12-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60034);2015—2018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XM-17)
TS941.2
A
1001-7003(2017)03-0044-07 引用页码: 0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