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那么多,就改一点点
2017-03-23杨杰
杨杰
不改那么多,就改一点点
杨杰
亲情的低温状态
有个妈妈为了7岁的女儿来找我咨询,她说孩子胆小、拘谨,没有安全感,情绪急躁,不善于交往。
咨询开始几天之后,我回头盘点了一下日志,总觉得她们的生活缺少了点什么。我发现,这位妈妈的全部注意力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每天提醒孩子起床、吃饭、做作业、弹钢琴、洗澡、睡觉……母女之间的相处,几乎找不到温暖欢笑的瞬间,情感交流实在太稀薄,亲子之间的感情处于低温状态,感觉她不像是妈妈,更像是保姆。
于是,我和这位妈妈探讨,怎样真正地跟孩子在一起,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温暖和爱意。这位妈妈也诉说了她的困难: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经很辛苦,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什么情感建设?
我对这位妈妈说:照顾孩子的确非常耗费心力,我们不再增加时间和任务,而是等待合适的契机,在日常互动中稍微增添一点光彩,你愿意尝试吗?
这位妈妈表示非常愿意,我结合以前的案例,给她举了很多例子,让她慢慢体会,怎么去捕捉契机,怎样给互动增光添彩。
咨询中的平常一天
两天以后,这位妈妈向我讲述她尝试的过程。
这一天,妈妈送孩子去上钢琴课,下楼梯的时候,孩子腿抬得很高边走边跳,其实孩子经常这样做,以前妈妈从来不回应。这一次,这位妈妈忽然意识到,也许这个地方是个好玩的切入点,妈妈顺势说了一句:“这是小猴子在跳吗?”孩子觉得妈妈的话有意思,笑得很开心。
在车上的时候,孩子把iPad音乐开得很大声音,如果在以前,妈妈就直来直去让她把声音关小一些。这次她学着动画片的人物朵拉说:“捣蛋鬼别捣蛋。”孩子也很亲昵地假装躲妈妈。当看到红灯的时候,妈妈很好奇地对孩子说:“看什么呢,给我看一眼。”
这样一路到了弹钢琴的地方,当时没有停车位,妈妈就跟孩子商量,让她自己先去上课。要是在以前,孩子绝对不肯的,没想到,这次孩子拎着课本就自己去学琴了。后来老师告诉妈妈,孩子还主动跟一个新来的意大利的老师打了招呼。
琴行里有个转椅,每次上完钢琴课,孩子都会在上面转几圈,这次她要求妈妈推她一下。妈妈心里想:我不如陪她玩一会儿,怎么陪呢?妈妈假装问:“上面这个小胖妞是谁啊?”孩子说:“是‘刘娜’(这其实是她同学的名字)”。妈妈转了一圈,又问:“这回是谁啊”,孩子又说了另外一个同学的名字。
妈妈又说:“昨天看的森林里的布谷鸟,你来叫,我来回声。”这样玩了几次,孩子觉得太恐怖,据说她看书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故事恐怖。妈妈又说:“这样,你小点声,看我能不能听见。”然后,又换过来,妈妈小声说,让孩子听。最后,妈妈说:“该走了,冲啊,我看谁先按到电梯。”孩子也很高兴地跟着妈妈出来了。
玩游戏需要情节饱满有逻辑
如果仔细看这个过程,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感觉,前面妈妈对孩子的呼应很有效果,孩子的状态也有明显的变化。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从前母女一整天的相处都乏善可陈,但这一天,妈妈给她的温暖好玩的回应,至少有五六个之多。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一天的愉快指数明显提高,她的生活是有光彩的。
不过,后面玩转椅的过程,我看日志的时候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就是妈妈跟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思路和节奏都是乱的。这也是当天的日志中重点讨论的内容。
比如,妈妈问小胖妞是谁,孩子故意回答同学的名字,这本来是个很有戏剧性的回应之点,但是妈妈完全没有回应,继续平铺直叙地问“这回是谁”,孩子再说一个同学的名字,妈妈依然没回应,直接转移了话题,提议玩布谷鸟的游戏,而孩子对这个故事的感觉是“恐怖”,但妈妈并没有终止这个玩法,只是把游戏转换了一下。
我对妈妈说:“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就算不是赶上要回家,这个游戏也玩不了几个回合,哪怕你耐着性子跟孩子玩,她也要逃跑了。”
新媒体声音
妈妈说:“唉,我当时跟她玩的时候,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实在不知道该说啥了。”
我对这位妈妈说,其实,孩子故意说同学的名字,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暗示,这里至少有两种回应的思路。
一种是假装把孩子当成“刘娜”,比如:哎哟,刘娜,你啥时候来的啊?咦,几天不见,你怎么变样了呢?头发变短了,个头变高了,小脸还肉乎乎的,还有,这衣服我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另一种是否认。比如:不对啊,这明明是我女儿,咋就变成刘娜了呢,哎哟,你是不是会魔法呀?你把我宝贝女儿藏到哪里了呀,这可不行,我得马上找到她。你真的不是我女儿吗?来,让我看一看,不行,还得摸一摸,不行,我还得闻一闻……
孩子转转椅的速度其实很快,光这个“分辨”的过程,一个回合就能玩上两三圈,甚至四五圈。而这个游戏是可以重复的,下一个回合,继续问她是谁,她变换一个名字,妈妈就可以用那个孩子的特征改换说辞,如果这些说辞足够丰富,这个游戏不但能保证当天玩得愉快,还可以天天玩,成为一个经典的玩法。
至于布谷鸟的游戏,既然孩子觉得恐怖,还是建议终止。但这个思路倒也不必否定,只是具体的玩法一定要和转椅有契合的地方才行,比如,如果把转椅上的孩子比喻成空中飞翔的小鸟,那么,就可以加入一些故事情节,比如,鸟妈妈呼唤小鸟回到窝里,小鸟每次都能挣脱继续欢乐地飞翔。
每天改变一点点
当然,在咨询中,仅仅提供思路是不够的,我还常常要提供示范,把这个思路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有时候妈妈听了会咯咯直笑。
开始的一段时间,她常常满怀羡慕地对我说:“哎,我要是有你这么多玩法该多好。”这期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结合日志讨论怎么回应孩子,有的细节常常能挖掘出好几种改进的方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平均每天都能保证给孩子五六个高质量的回应。这个回应可能是一个小游戏,也可能就是一两句话。
每天的咨询,就如前面描述的一样,有改进的反馈和欣喜,也会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改变的方法。如果单独看一天的回应,会觉得很琐碎,也很平淡,然而,涓流汇海,这些回应积累一个月之后,效果便真正地显现出来。也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孩子的情绪变得很愉快,几乎不再跟妈妈耍赖,说话玩游戏都底气十足,胆小和不善于交往的问题,也随之冰雪消融。
过了半个多月,这位妈妈对我说:“我好像找到点感觉了,原来跟孩子玩没有我从前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累。”回顾整个咨询过程,我们几乎没有在“胆小”“急躁”“不善交往”这些具体的问题上着力,而是改变回应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当天的相处质量。我们也没有制订过什么改变计划,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当天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看上去有点杂乱无章,每天改变得也不多,但是累加起来,效果却出乎意料。
我想,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温柔地改变都是最舒服的方式。
这篇文章,我只是想呈现咨询中真实的一天,我真正想说的是,不要把改变看得那么神圣,也不必把改变想象得那么困难。只要每天改变三五个细节的回应,日积月累,终将脱胎换骨。
(摘自“杨杰的妈妈圈”)
网友评论:
乌贼
我家孩子跟日志里的孩子很像,看完后我也在思考是不是跟这位妈妈一样对孩子高质量的回应太少。
我想,解决孩子的问题,亲子关系的质量最应该受到关注。不仅仅是这个孩子身上反应出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问题的出现都和亲子关系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大脸猫
终于看见杨老师更新了,好期待,看完深受启发,因为我也是个这样的妈妈,感觉每天照顾孩子很累,没有时间再投入感情,原来才发现小小的一个举动就可以增加亲子感情
累的感觉也和投入感情不足有关系的。如果互动充满趣味,家长们也在乐在其中,就不会觉得那么累。家长们想着“苦”和“累”,心里疙疙瘩瘩,自然更容易疲惫。
石头串
有个小朋友和我学画画儿,他特别胆小,有一次我老公和我一起去他家玩,他竟然吓哭了,对人说话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我就把杨老师这里学到的和她讲了,让妈妈从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上找找原因,比如命令的语气使用太频繁,对孩子的安全问题太小心。后来有一阵子他特别迷恋龙,我就画了一条龙,并且起名为谢谢龙。只要在生活中说了谢谢,就可以喂谢谢龙吃一颗星。小家伙每天都惦记喂饱他的谢谢龙。本来还打算再画一条请龙的,后来因为放暑假的原因,两个月没见他,再见到的时候,有礼貌了,也开朗了,简单陌生人眼睛里恐惧没了,笑容多了,也因为这个跟她妈妈变成特别好的朋友。
(责编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