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盘情境中的教师心理素质提高

2017-03-23刘建新

江苏教育 2017年80期
关键词:沙盘团体体验式

刘建新 于 晶

沙盘情境中的教师心理素质提高

刘建新1于 晶2

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同样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做了诸多努力。在很多方法中,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在促进教师心灵成长和技能提高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体验式团体沙盘技术;教师;心理健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肩负着塑造年轻一代美好心灵的重任。教师神圣职责的背后,是一个个拥有日常生活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平凡的人,这个“人”应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心灵成长,从一定意义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师自身人格的健全和专业化发展。

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的心理,如何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因教学能力不高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特别是学校管理者都在积极努力,有条件的地区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帮助很多人通过考核成为心理咨询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多的学校采用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帮助教师进行心灵成长和技能提高。

一、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工作原理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是目前流行的、实用的心理干预技术,沙盘体验者的心灵语言借助沙、水、沙具等在沙盘中进行具象化的表达。当面对这个立体的、生动的画面时,沙盘体验者不仅要调动视觉,而且还要调动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味觉等来综合地感知和呈现意识的、无意识的世界,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每一次的表达与呈现随着心灵的成长和开放有所不同。沙盘体验者把自己无形的、未知的心灵世界,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通过这个具象的物质世界来了解盲目的自己、隐蔽的自己和未知的自己,以此来探索自身心灵的秘密。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以尊敬和尊崇的态度,秉承“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的工作原则,强调“以游戏的心态,积极、认真、用心参与,带着关爱的陪伴,守护、观照,积极倾听和等待,默默欣赏,用心感受,必要时真诚分享”的工作过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安全、受保护的环境,利于教师对过去经历和创伤的表达。正是有了一次次意识与无意识的沟通、表达和探索,沙盘体验者的自性得以发展,心性得到成长。

教师既是心理健康的受教育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让教师在团体中获得自身心灵成长的同时,也能有效掌握沙盘技术操作使用的方法,今后面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沙盘的世界里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二、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在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发挥的作用

1.在回归本真的游戏中表达自己。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这在教师的人格成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龄增长,这种人格特质会逐渐成为教师人格中最主要的部分,令其在不知不觉间忽略了其他部分人格的存在和需要。这些其他部分的人格需要得不到满足,由此产生的消极否定的情绪就得不到有效释放和调节,而最直接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的就是学生。

人类有着强烈的游戏本能,每个人内在的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游戏对于我们既是生活又是学习。在沙、沙具、沙盘中,成人的我们和儿时的我们一点一滴地交心,跟着内心的儿童哭,跟着内心的儿童笑,在包容的沙的世界里,再度成为一个孩子,天真与感动被重新唤醒,身体和心灵自然而和谐。在这个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环境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创造、破坏、再创造、再破坏,来展现和审视他们自己的“沙世界”。他们可以及时地从过去经历的“受害者”,转变成旧体验的主人和新体验的改变者、创造者。

2.在一次次受保护中满足内在儿童的需要。

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后,会产生正性、肯定、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负性、否定、消极的情绪体验。每一个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没有被满足,特别是在前言语阶段,而沙盘提供了一个母子一体的空间,在自由、安全、受保护的空间里,让游戏者退行到童年时期,一次次弥补童年的缺失,帮助游戏者自愈。沙盘心理技术中的沙具、沙、水等具有象征意义,是一种心灵的通用语言,有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楚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但通过沙具、水、沙盘等,来访者就能不断地把内在的未知内容表达出来,沙盘心理技术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表达他们最内在想法和感觉的途径。而对于那些凭借语言来使自己的思维变得理性和逃避问题实质的来访者,沙盘心理技术会阻止他们理性的心智,让其无意识地以非言语的形式讲出“自己的故事”。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人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荣格说:“‘幻想’是所有可能性之母。在幻想中,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就像是所有的心理对立一样,被结合在一个活生生的联合体现之内。”人们需要并渴望通过游戏来释放创造力、内在感觉和记忆,并将它们带到外在现实。沙子和水是幻想游戏最特别有力的工具,大部分人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回到童年状态,释放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不曾被满足的需要。可以说,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起到了连接过去经历的作用,它创造出一条通向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激发其内在的创造能力。

3.在综合调动多种感官中加强教师自我意识。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为教师的内在想法和感觉提供了有形的表达,沙盘世界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嗅得到,并且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改变。荣格认为,一个无法靠认知方法理解或化解的情绪体验,常常可以通过赋予它一个可见的形状而得到处理。一位产后抑郁的教师在第五次沙盘时,表演花仙子、花蝴蝶、小燕子、小兔子、小猫咪一起玩耍的场景,不仅声音动听,还有各种惟妙惟肖的模仿动作。她带着沙盘师去“欣赏”她的世界,她说今天非常开心,她并不孤单,还有那么多喜欢的小动物和美丽的花朵一直陪伴着她。正是那些无意识的积极因素激活了她积极向上的力量。

4.在一次次感受中激发天生的自愈力量。

加强感受性是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强调的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坚信王阳明所说的,“天理良知”在每一个人内心,“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只需坚信自己内心的 “天理、良知”或“24种积极心理品质”,不断学习“向内看”的能力,并在“事上练”。荣格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内在问题的内驱力,并从思想上的“受害者”转变成自愈者、创造者,让每个人通过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来决定自己的治愈流程和方法。游戏者自己决定在治愈过程中是否披露自己或将要学习什么,沙盘师要尊重游戏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个人解释和创作。一个被确诊有抑郁倾向的34岁女教师,在前6次的沙盘活动中不接触沙子、沙具和沙盘,若不小心指尖触了沙子,便马上会弹掉。她一直坐在旁边看着、听着别人分享,沙盘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跟随,提供自由、安全、受保护的空间,陪伴她、倾听她、关爱她、欣赏她。在第7~11次沙盘后,她有了极大的变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工作。

5.在结构式团体中相互理解与认同。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强调在结构式团体中以 “四不二重”的工作原则进行游戏与工作,让每一个人都以来访者的身份体会与感受自己。所谓“四不”就是在整个沙盘活动过程中,沙盘师不评价、不判断、不分析、不解释,只是静静地坐在旁边;“二重”就是重陪伴、重感受。在团体“四不二重”的保护下,不仅让学习者感受自己的无意识,使其意识与无意识对话,了解、认识、接纳自己;同时也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通过一次次的陪伴与感受,理解、尊重、包容、接纳,在其中有所成长。通过这种方式的培训,来访者可以渐进式感受和理解无意识,体验无意识与意识的多层次沟通与对话。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真诚分享,来访者不仅能深刻体验自己在沙盘心理技术情境中的感受,从而觉察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表达自己,更能觉察、认识、理解别人及尊重、表达、接纳、包容别人,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

6.在感受与处理情结中加强主人格稳定。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的主人格更要相对稳定,这是与学生进行共情、共鸣的重要心理基础,而影响教师人格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次人格,即情结,特别是钱的情结和性的情结等重要的情结。因此教师个人情结“发现”和“处理”得越多,就越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与共情,并产生较好的影响作用。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培训中的操作设置与培训后的作业设置,旨在通过大量的操作体验及课后督导,陪伴和督导教师们学会发现自己的“情结”,并处理自己的“情结”。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培训,一方面强调在沙盘团体体验中加强对沙盘各要素的感受和理解、对操作原则及理念的掌握、对操作过程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强调学习者的人格成长,这是贯穿初级培训到高级培训的重点内容,也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经之路。每一个学习者,在沙盘情境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反复练习获得个人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好的教师。

7.在重复的操作体验中发现教育教学的应用点。

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是“以游戏的心态积极、认真、用心参与,带着关爱陪伴、守护、观照,耐心倾听和等待,默默欣赏,用心感受,必要时真诚分享”进行工作的,这让许多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工作有了很多反思,并学会了把“游戏”植入教学中。教师带着陪伴、守护、耐心倾听和等待的工作态度,相信并欣赏学生有能力来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在这种“做中学”中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许多教师把这种理念应用于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不仅促进了教师“教”的能力,更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会协作,学会学习。

总之,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具操作性的应用手段。许多学校进行一个月两次的教师成长沙盘,使每一位参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G443

A

1005-6009(2017)80-0019-03

1.刘建新,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澳门,999078)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心理学及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2.于晶,辽宁师范大学(辽宁鞍山,114007)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验式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应用。

猜你喜欢

沙盘团体体验式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