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言语:工具理性的本能与超越
2017-03-23邱磊
邱 磊
教育言语:工具理性的本能与超越
邱 磊
在传统视阈中,德育工作者多将教育言语视为沟通技术或技巧,止步于“器”“术”的实用层面。教育语言之工具理性应建立于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上,既葆有“工具”的必然本能,又兼具“人文精神”和“生命在场”的价值超越。
教育言语;工具理性;本能价值
教育从源头追溯,始终都离不开语言。“言语”本身的教育职能与韵味,无法替代,所不同的,仅仅是媒介更加多元而已。
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将“言语”看作是人类进化的必然产物,称之为一种本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教育为什么与语言的关联度会那么高。而这种本性迁移到德育上,主要体现为工具理性,换言之,言语作为达成目标的有效工具或手段,正在试图运用沟通、交流的主导性与策略性,实现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这种工具理性已被广大班主任自觉运用于教育实践中,但在“现代性”和“科学性”等维度上,仍存在不少误区,更罔论其艺术性了。举例来说,一方面,现代教育脱胎于西方的契约伦理,其立身之基是法治、平等、自由、互助。但在师生间的语言互动中,我们常可发现教师喋喋不休,学生俯首听命;教师代言“班规”,所说即律令,学生须无条件执行。另一方面,言语的科学性,建立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特质、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所用的语言应是完全不同的。
由此可见,在言语的工具理性层面上,班主任的认知多还停留在过往的个人经验。很少有人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或是用共同订立的“班约”取代心灵鸡汤,作为事实判定的准绳。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著作《道德原理研究》中早已证实:人类的所有道德,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事关切身利益时,以“有用”“有利”为特质形成的公共契约。教育言语的工具理性,永远不能摆脱具体的情境、经验和文化,其优雅、敦厚、智巧的艺术性也必然建立在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观察和总结的基础上。
所以,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归根结底不是什么语词的修饰学,或是工于心计的厚黑学,而是立于“学生立场”之上,与学生信守“四个约定”(不轻易评论、保持理智、不妄加揣测、凡事尽力),在现代文明的标准上解读教育“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进一步看,源于实践的工具理性帮助班主任建立了与学生、家庭、社区的日常沟通、理解与协调的主体;但真正让语言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师生关系跃迁到技术层面(知识掌握、考试成绩)之上的,是价值理性。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超越性,不崇拜效率主义,也不指向三年或六年的校园生活,而是将目光拉伸到整个生命周期。同一件事,当超越了竞次排名,选择以生命的利弊来言说或评价时,往往结果殊同。
教育言语的存在与发展,不仅要有形而下的工具理性,更要有所超越,用形而上的人文关怀,用“生命在场”的理性超越,去倾听心与心的述说。
G451.6
A
1005-6009(2017)47-0014-01
邱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00)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