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影视艺术激活语文课

2017-03-23王传胜

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影视资料语文课影视

文│王传胜

让影视艺术激活语文课

文│王传胜

有人说,语文课味同嚼蜡。面对着黯然神伤的孩子们,我不敢责备他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句话:“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确实,如果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还会是这样的情况吗?在教学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我感觉到影视艺术,能激活语文课。

有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活力,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新异的刺激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艺术正是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此外,青少年情感丰富而细腻,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心理极易“逆反”,他们厌烦空洞的说教,在他们面前,那些抽象的大道理往往苍白无力,而影视艺术则可以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技能。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课本中涉及的中外名著几乎都已搬上了银幕。在教学与之相关的课文时,将这些影视片引入课堂,既可以把课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长期以来,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胆子变小了,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的思维僵化,逐渐失去了思考的动力,更失去了“说”的欲望。在教学中引进影视艺术之后,不仅课堂活跃了,还刺激了学生“说”的欲望。在第三册第四单元中,《药》和《夜》这两篇小说在情节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双线结构。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结构的好处,我引导学生观看了美国天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亡命天涯》。看完之后,请学生复述影片的故事情节,并说说影片为何如此扣人心弦。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在上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辩论知识时,我给学生观看国际大中专辩论赛的录像,学生为辩手们的学识、风度、气质所折服,为他们的绵里藏针、唇枪舌剑的辩论艺术鼓掌叫好。之后,组织学生观看《拯救大兵瑞恩》(也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并提出了辩题:牺牲许多战士去救瑞恩一人,到底值不值得?在班级辩论赛上,他们思维之活跃、语言之精妙、见解之独到,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影视艺术还能激发“写”的冲动。“说”与“写”的关系十分密切。“说”能够为“写”打开思路、激活思维。总之,在评和说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任何一种现代教育技术都有利有弊,影视艺术的运用也是如此,如果用之不当,也会出现负面影响。所以,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影视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蓬勃发展,影(视)坛在出现大量影视精品的同时,也有许多思想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作品混杂其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影视资料时,要有一双慧眼,将真正的艺术精品推荐给学生;第二,引进影视资料不宜过多过滥,影视毕竟是二手资料,它不能完全代替文学作品,如果过多地在课堂中运用影视资料,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思维就易处于倦怠状态,影响联想和想象的发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课堂中应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所以,恰到好处地将影视艺术引进课堂,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反之,则会喧宾夺主,越俎代庖,结果适得其反。

将影视艺术引进课堂,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技能将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一个教师都知道,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智慧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融合,而影视艺术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很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影视资料语文课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法律影视资料在刑事诉讼教学中的碎片化运用研究
影视风起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影视
影视资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