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心理污染早防备

2017-03-23苏全岭

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品德性格

文│苏全岭

儿童心理污染早防备

文│苏全岭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胎儿在六个月时的大脑细胞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环境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父母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气氛,对其子女的认知、情感、性格、品德和行为等会产生影响,造成了子女的“心理污染”。因此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母的不健康心理往往是在与子女的频繁接触中,非自觉地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污染”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方面的“心理污染”

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均属于心理活动的认知方面。父母若表现出认知混乱、歪曲事实、看问题片面、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和消极的世界观等,这些不健康的意识观念很容易对其子女的认知产生“污染”,甚至趋于完全同化。比如,有的父母“一切向钱看”,凡事“利益在先”,子女也会在这方面斤斤计较。

情感方面的“心理污染”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表明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不健康的情感常常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有违常理,呈现出过度焦虑、敏感、多疑、担惊受怕、烦躁不安、愤懑等状态。父母这些情感,常常会影响到其子女,久而久之,子女在处理事情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与其父母“同频共振”。

性格方面的“心理污染”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父母非健康的心理在性格上常常表现出对人粗暴,遇到事情大发雷霆,常有反抗、攻击和残忍行为,或者表现出畏惧退缩、抑郁、孤独和太软弱、怕惹事等。这些性格在家庭中表现格外明显,成为儿童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品德方面的“心理污染”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类行为规范,人们以此来辨别行为是非、善恶、美丑,以指导或调节行为。品德则是指个人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在态度、言论和行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父母不健康心理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是不诚实、欺骗、捏造、挑拨离间、惹是生非、偷窃、做事不择手段等等,这些品德最容易被意志脆弱的子女所接受。比如:有的父母常从单位“拿”东西回家,还洋洋得意,“不拿白不拿”,子女就会小则拾到东西不还,大则偷窃;有的父母在同事或领导面前说谎,子女就会模仿其办法,欺骗父母和老师。

生活习惯方面的“心理污染”

有些父母生活习惯极坏,不讲卫生、蓬头垢面、衣着不整洁,贪睡、酗酒、吸烟、赌博,做事马虎和拖拉、对工作没有责任心等,这些非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滋生子女坏习惯的“最佳”温床。有一次家访,几位家长在打麻将。其中有一位家长放下麻将狠命地打其子,一边打一边说:“谁叫你看麻将的?再不去做作业,老子揍死你。”还有这样一个例子,学校一位小学生经常是九点多才到学校,且一边走一边啃着干馒头,经过了解,其父母就特别贪睡。可见家长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要消除和避免家庭中的这些“心理污染”,父母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形成良好的心境,这样就能减少心理压力,消除各种“心理病态”。要重视自身的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对儿童“心理污染”进行防范。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给予公开“曝光”,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儿童“心理污染”的“土壤”。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品德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