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语言规则的理据 增进学生的英语理解*
2017-03-23王俊
王 俊
溯源语言规则的理据 增进学生的英语理解*
王 俊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规则大多是有理据的,理据有语内理据和语外理据之分,语内、语外理据又各自包含多种理据。英语教师有必要建立理据思维,探索理据形成机制,并在教学中适当揭示语言规则的理据,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其对语言的悟性。
英语教学;语言规则;理据
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言符号的意指活动是通过人的解释建立起来的,人基于体验和认知所作出的解释使得符号和对象之间产生某种可论证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语言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动因,对这种动因或联系的解释性就是理据性。[1]
徐盛恒认为,语言在其出现和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现象总体来说是有理据的,虽然不一定能预测,但是有可能通过反溯做出解释。[2]因此,如果我们逆向反推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生成的路线图“世界→认知→语言”,便可获知语言规则的理据的来源。
一、英语语言规则的理据的分类
语言规则的理据,根据其与语言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即来源于语言系统内部的语内理据和源于独立于语言的因素的语外理据。
语言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其的描述、解释必然涉及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生理、交际和功能等复杂因素,所以,除了来自语言系统自身的语内理据。语言规则的理据还应包括经验理据、感知理据、认知理据、文化理据、演变理据、社会理据、生理理据、交际(语用)理据等语外理据。[3]对语言规则的理据进行分类,有利于将相关理论科学地应用于外语教学。
(一)语内理据
根据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之间的关系,语内理据可有下列几种情形:
1.形式以内容为理据。
指以内容为源头,从内容中发现形式的理据。这种理据通常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其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象似性。例如:(1)读音象似,cuckoo从读音来讲就象似于布谷鸟“咕咕”的叫声;(2)形象象似,字母 H 是“栅栏”的形象,英语中含有字母H的许多词汇表达的意义便与栅栏的形象或功能有关,具有“房子、包围、阻碍、庇护、隐藏”的含义,如 house,hotel,hospital,hide 等;(3)数量象似,在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就更长、更复杂,例如,在The table is very very big.这句话中very的重复使用增加了语言的信息量,说明这张桌子比正常的桌子要大得多;(4)距离象似,在功能、概念以及认知方面越靠得近的实体,在语言符号上就越靠得近,如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只起补充说明作用,它与主句之间的关系没有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之间的关系紧密,在语言表达上便在从句前加上逗号,从而拉远两者之间的距离。
2.内容以形式为理据。
指以形式为源头,从形式中发现内容的理据。一般地,相同的语言形式,具有相同的意义。如以“sp”开始的单词,像 spit, spill, spy, spark等,都有一种令人不快的内涵。又如,w的字形是弯弯曲曲的,很多以它开头的单词如water,wave,whirl,wind,wrench,wring,wrinkle,wrestle等,也有弯曲、扭曲的意味。再如,bind,bend,band,bond,bund 这几个词拼写相似,它们都有“捆绑”之义。
3.一个内容以另一个内容为理据。
指从一个内容中发现另一个内容的理据。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感知上具有相似性的事物之间,人们常通过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另一个不那么熟悉的概念。例如sandwich这个词,最常见的意思是“三明治”,但三明治的结构特征可以被映射到人的身体活动甚至是思维活动上,这时sandwich就成了动词,并有了新的含义。[4]请看下面一个例句:The thief was sandwiched by two policemen in a sofa.(小偷被两名警察夹在了沙发上。)
4.一个形式以另一个形式为理据。
指从一个形式中发现另一个形式的理据。这种理据主要出现在语音层面,可以反映两个语言形式之间在读音方面的联系,如同化概念。所谓同化是指某个正常读音因受其前面或后面某个读音的影响而发生的读音的变化。例如impossible这个词,它是由前缀im-和单词possible构成的。通常,前缀in-可以用作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如incorrect(不正确的),im-,ir-,il-是in-的变体。在possible这个单词中,开头字母p所发的音[p]是一个合口音,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气流冲破阻碍。在impossible这个词的发音中,受[p]这一合口音的影响,将前缀in-改成了im-,因为[m]也是一个合口音,这样,在合口的情况下很容易地连续发出了[m][p]这两个音。
(二)语外理据
语外理据既可以作用于整个语言单位,也可以仅仅作用于内容或者形式。语外理据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经验理据。
包括体验性、意象图式等。体验性和意象图式密不可分,体验性是概念形成的源泉,意象图式以体验性为基础,是概念的组织手段。以空间方位词up和down为例,人们通过联想机制将这些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非空间的、抽象的概念上。[5]如:feel up(感到高兴),这里up的意义基于这样的人类体验——直立的姿势表示活力和愉快,而下弯的姿势表示悲哀和沮丧。再如,Exports are down.(出口减少了),这里down的意义基于这样的人类体验——在容器中增加物质时,其平面上升,当减少物质时,其平面下降,故增加为“上”,减少为“下”。
2.感知理据。
感知理据与人的识解有关。所谓 “识解”,是指人们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方法观察、解释同一情景的一种认知能力。比如,一个物品的可数性有时取决于人们如何去识解它,换句话说,一个名词可数与不可数,不仅仅是由物品本身的特征所决定,也与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对hair这个词的认知。从稍远处看,分不清一根一根的头发,这时hair被看作不可数名词,而走近之后就能分辨出个体,但这时是否被视作可数名词还要看是否易于计数以及是否有计数的价值。如果指掉了几根头发、长了几根白发,则hair可以被看作是可数名词,因为这时的头发不仅易于计数,也有计数的价值。
3.认知理据。
这里的认知理据是从狭义上讲的,强调人们在感知外部世界之后,要对感知到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认知加工,并对各种观念进行符号化,形成语言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的理据作用。比如,很多学者利用隐喻、换喻和提喻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增进了人们对多义形成机制的理解。请看下面几个隐喻(实际上就是指一种象似性)的例子:crane鹤→伸长脖子 (形状象似);fuel燃料→使……有动力(功能象似);monkey猴子→顽皮 (属性象似);measure测量→权衡(性质象似);等等。
4.文化理据。
有些语言规则的形成、发展与文化相关。在英语中,很多语言现象与英语民族的深层心理文化相关,如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具有这种文化背景的人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以主体为中心,由近及远,从小到大,言语表达直接坦率,习惯进行个体分析,主张用显性方式解决矛盾冲突。[6]
例如:15 March,2010(2010年 3月 15日);100 Oakside Drive Cleaveland 3 Ohio(俄亥俄州,克利兰第三邮区,奥克赛大道100号)。上述英汉时空表述的相反顺序折射出英语民族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熟悉到不熟悉的认知顺序,也暗示了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和着眼全盘的思维特征。[7]
心理文化还影响句法的建构——左向延伸与右向延伸。在汉语中,名词修饰语一般前置,这是符合逻辑思维的自然顺序的。[8]而英语民族彰显个性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在其语言上就是表达的直接性,表现之一就是主要和重要的信息往往前置,起修饰作用的关系分句则常常后置,这样的差异就使得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开放的一端处于相反的一侧。例如,This is the book bought for me.(给我买的书。 )This is the book my mother bought for me.(我妈妈给我买的书。)This is the book my mother bought for me on my birthday.(我过生日时我妈妈给我买的书。)
二、英语语言规则的理据在教学中的应用
1.主动阐释语言规则的理据。
学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具体用法与规则不相符的现象,由于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往往将其归结于“惯用”。因为缺乏对语言规则主动的认知体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滥用或误用的现象。事实上,语言现象的产生往往是有理据的。那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基本的、显而易见的规律就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反映到语言中去的。因此,弄清语言的认知基础,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语言事件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按照可辨认的模式发展的,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的描述更加准确。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念与语言中的基本概念与规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语言规则的概念基础,使语言规则更清晰,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2.适时对比英汉语言差异。
英语和汉语不是亲属语言,前者属印欧语系,后者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使用的,它们在形成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其使用者文化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也就是说,要理解英语语言规则必须在英语文化和思维环境下进行,不能拿我们汉语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规则,否则事倍功半。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吕叔湘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 ”[9]
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体验语言规则的理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部分概念和意义基于感知体验,而感知体验又是基于人的身体构造,因而人类能用特殊的、一贯的方法来感知客体、他人、空间,以及其间的种种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隐喻等认知策略建构出其他概念,从而建构出概念系统,并通过词汇化形成了语言,因此语言具有体验性。[10]让学生体验、感悟语言规则的理据,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悟性。比如,在解读“How did you get into windowwashing as a profession?”这一句子时,可引入“容器隐喻”这个概念。首先,让学生把windowwashing想象成一个容器,进入“清洗窗户”这个容器就表明从事了这一行当。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几个句子:He is in heavy debt./The ship is out of sight./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总结:容器隐喻的最基本表达式是be in something及其变化了的形式,在容器隐喻中,语言表达式,如看到的东西,就是容器;各种各样的状态可以被看作容器;事件、行为、各种活动可以被看作容器或容器中的容物。
结语
语言规则大多是有理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揭示语言规则的认知基础,具体可从语言、认知、客观世界这三者相互作用中寻找语言规则产生的理据。当然,理据思想指导下的语言教学对语言教师的知识体系、理论素养、教学方法、探索精神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展示语言规则的理据,确保对语言规则的解析清楚、有力。有一点值得提醒一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语言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所以理据分析可能更适合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学习者,不适合儿童和初学者 。[11]
[1]冯建明.认知视野下的语言理据多维研究[J].外国语文,2014(06).
[2]徐盛恒.语言学研究的因果观和方法论[J].中国外语,2008(05).
[3]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4]王俊.概念隐喻及其在英语语言知识内化中的作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08).
[5]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J].外语学刊,2005(03).
[6]毕继万.汉英句子结构与思维方式刍议.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257.
[7]王俊,何金莲.英语国家社会文化透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79.
[9]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5.
[10]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1).
[11]文秋芳.认知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J].中国外语教育,2013(02).
G633.4
A
1005-6009(2017)51-0007-03
王俊,江苏省宝应县教育局(江苏扬州,225800)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理据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B-b/2015/02/280)的成果之一;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立项课题“基于文化的英语语言理据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5JK11-L18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