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历”为教学导航
2017-03-23顾云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文 / 顾云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阅历”为教学导航
文 / 顾云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我的“阅历”,是指自己的阅读经历。现代人普遍认为,童年时代的阅读经历会对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走上教师岗位已经快20年了,我一直从事《科学》学科(课改前称《自然》《常识》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没有什么骄人的教学实绩,却也自得其乐,一如既往。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否与童年有关?我确实从老家旧书柜的旧书中找到了一丝痕迹。
童年时代的“自然”情节
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上的小学,那时候书很少,说白了,我能拥有的仅有的书籍也就是课本。这当中的《自然》课本是我最喜欢的。每册书最前面有四张彩页,内容新奇,印制精美。第二册第一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自己用心坚持记录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观察不到新现象,绘画又不熟练,无奈放弃了。不过,却从此喜欢上了自然课。
后来小学毕业,语文、数学、自然三科考试,“自然”考得最好。父亲很开心,花11块2角钱送了我一本《物理大观园》。在冰棍五分钱一根的年代,这本厚书确实是一份“厚礼”,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直到今天,这本书和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的《生物学》教材、百科全书一起,始终留在我身边,当作“科学”教学的工具书使用。
融入课堂的“常识”情境
1995年我参加工作时,《自然》教材已经改成了《常识》教材,新增了不少教学内容。特别是五、六年级,出现了大量地理常识和历史常识。这些课文,学生只需看一遍书,就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毫无兴趣可言。我开始思考自己存在于讲台前的意义,觉得课堂上必须能为学生提供新的东西。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利用此书,我每次上课前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条目仔细了解,熟记于心。课前准备充分了,课堂上就游刃有余,背景花絮信手拈来,答疑解惑驾轻就熟。而我也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成了我办公室的案头专享。我还把这套书推荐给亲戚朋友,当作礼物送人。也就在那时候,我觉得所有学科中,《常识》学科是最重要的。
追随“啃读”的“科学”情趣
2004年,新一轮课改之风终于吹到了我们这儿,《常识》教材又改成了《科学》。我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比原先有了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对《科学》学科的教学理念有了更多的认识。再后来,我担任了学校教科室相关工作。由于工作原因,我对各个学科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我对《科学》课又有了新的认识。我时常考虑“什么是科学”,尝试从每堂课的三维目标去解析它。我开始尝试把握“核心概念”,虽然它们不指向具体的知识和概念,但却是我设计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自然—常识—科学”,我亲历了这门学科的变迁。小学生活时期对大自然,对周围客观事物的直观感受,正是“自然”;课堂上习得的或许是来自书本的静态科学知识,那是“常识”;关注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协调发展的,那才是“科学”。《科学》课历来强调以探究为核心,而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观察和实验。但是,我的“阅历”告诉我,阅读同样重要,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我在自己专用的实验室内摆放了书柜,让孩子们把自己认为跟我们科学学习有关的书籍带一本放在那儿,课前课后,有空可以看看,甚至还可以组织专门的阅读课。书虽然不多,但如果能很好地使用起来,会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阅读有时候可能是功利的,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的去阅读;但任何的阅读都是在建构,是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不断建构。因此,我在阅读任何书籍时,关注点都会随时与《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建立联系,并把这种有密切联系的阅读内容,带进课堂,带进《科学》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