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研究
——《背影》教学案例

2017-03-23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王司中学李仁君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黑布大屏幕朱自清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王司中学 李仁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研究
——《背影》教学案例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王司中学 李仁君

一、案例背景

《背影》这篇课文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7课。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在学习中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同时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案例主题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在阅读的基础上去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八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对父母的爱很淡,总认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应该的,本案例借助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的阅读基础上,可以很好的化解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可以更舍身处地了解自己的父母。

三、案例过程

师:《背影》这篇课文是朱自清笔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散文《春》,大家还能记得《春》这篇散文吗?在这篇散文里朱自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那么《背影》这篇散文作者又想表达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最让你难以忘记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的讨论交流。

进行总结:“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师:下面请大家对照这句话再读课文,思考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时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课文的时间,不急着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采取默读、大声读、轻声读等不同形式,学生还可以拿笔勾画。

等学生读完之后,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大多数能在文中找出,并能读出这几个背影。

课文一共写了父亲的四个背影:

1.思念父亲 惦记背影

2.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3.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4.别后怀念 再现背影

这样的总结,我没有急于自己给出,我是让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叙述的,我只是给他们做了比较精辟的总结板书而已。父亲的四个背影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情感冲击呢?那么在我们来读这样的背影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呢,请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再读课文,把这四个背影的基调把握好:

(大屏幕出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片段中的关键字词,“黑布、深青布、蹒跚、探身、穿过、爬上、两手攀着、向上缩、努力”,这些词语的刻画能说明什么呢?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带入到课文再去读课文。读课文的时候,读到此处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呢?

(学生继续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时我跟着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读到这四个背影时,心里怎么想的,而作者看到忆起父亲的背影时是什么情形的?

(学生读课文并对照大屏幕思考回答)

师:在文中作者写了父亲的四个背影的同时,泪水都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几次流泪?

(学生再读课文)

(学生对照大屏幕回答四次流泪)

感伤之泪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 望父亲买橘

惜别之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伤心之泪 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此时学生的回答就轻而易举了,这也就是学生把课文已经读透了。这时对学生主题思想的总结引出就会水到渠成了。当然我还没有自己给出答案,我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最终得出“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接着我把学生引入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来,说说我们的父母留给你有没有类似朱自清笔下的这个背影呢?当我们面对父母的背影,我们心里有什么要说要写的呢?

再读课文,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父母。

(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背影》这篇散文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车站送别的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重点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让“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的经典。在教学中我抓住“背影”“流泪”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多次读课文,学生在多次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的把“四个背影”、“四次流泪”的场面找出来,并依据场景能用不同的基调进行朗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的阅读放在首要的位置,我知道,八年级的孩子,有能力也应该在自己的阅读基础上去理解课文。这一点我做到了,从最后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我本节课的成果。大部分学生已经能理解到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当学生明白文章的主题思想后,在回过头回忆自己父母的“背影”是什么样子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把对父母的爱穿插进去,从而很好的表达对父母的爱。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本身就是理解赏析的过程。但是,对于我们《背影》这篇文字相对较长的文章来说,采用什么方式来阅读,如何才能读的有成效,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本节课上我就采用重点内容板书,让学生对照板书和大屏幕来有针对性的阅读,这样阅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把阅读教学无形穿插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黑布大屏幕朱自清
清芬正气朱自清
鸡蛋里的针
无 题(1)
晒衣服
宁夏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山水大屏幕
核电厂主控室大屏幕系统设计与应用探讨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