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玩”商
2017-03-23任淑一
□任淑一
培养孩子的“玩”商
□任淑一
玩是孩子的天性,想玩是理所应当,爱玩是天经地义,会玩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孩子真会玩,以玩的激情和能力来面对学习,那学校的作业、考试就不算是个事儿了。
在一些家长的眼中,学习是孩子的一切。孩子放学后不是被安排去了课外辅导班上课,就是被带回家写作业、复习功课。其实,除了吃饭、睡觉、学习外,家长们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
有不少小学生和中学生家长跟我反映,自己的孩子“不会玩了”。即使放假了,许多孩子宅在家里,抱着电脑、手机沉浸其中,根本不愿意出门,即使父母带他们出去,孩子也提不起兴趣。
“不会玩”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很难找到健康的娱乐和减压方式,孩子喜欢独处、不爱运动、沉迷网络等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不会玩”也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从小“会玩”造成的,时间一长,孩子也就丢掉了所拥有的最简单的快乐。
玩,对孩子有什么意义
玩耍是孩子们了解世界和学习处理冲突的途径,即使孩子的时间被各种活动所占据,父母也应该意识到孩子玩的时间和自由时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平衡,因为玩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有的家长也许会质疑,“让孩子玩,学习怎么办?”首先要说明,我这里提到的是健康的娱乐和减压方式,比如互动游戏、亲子游戏、户外游戏等。这些健康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呢?
1.学到社交技巧。孩子通过与同龄人之间的玩耍,可以学到很多社会交往技巧。比如,他们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伙伴情绪的变化。
2.锻炼调节与控制情绪。几个孩子在玩同一个玩具时,孩子需要等待轮到自己玩耍的时机,这就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另外,在玩耍过程中,当孩子感到比较沮丧或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会尝试自我控制,暂时克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3.提升孩子肌肉机能。孩子在玩耍过程中,通过其中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可以锻炼相关肌肉的机能,比如,去拿住玩具、拿住笔可以锻炼手部肌肉,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4.学会解决各种问题。当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关玩具的问题时,会主动去想解决的方法;当多名孩子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思考如何公平地玩这个游戏,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还不断想一些新办法,让这个游戏继续下去,而不至于中断。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还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玩,益处多
在过去,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嬉戏玩耍,如今,孩子却很少享受自由玩耍的快乐。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用了42年,采访了6000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数据显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难以适应新环境。
科学家所倡导的“自由玩耍”,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关重要。很多研究都支持布朗的观点: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孩子的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证实了玩耍的益处以及它在进化上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讲,玩耍能让动物(包括人类)学会某些技能,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人们成年后仍会受益于幼年时的自由玩耍,玩耍同样有助于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会玩的孩子表达能力不会差。孩子要玩,首先需要向伙伴们讲明白玩的规则,这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学习、工作上,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就像你拿着方案去和客户讲解的时候,短时间内把方案表达清楚,便是能力的体现。
2.会玩的孩子沟通能力一定很强。组织一群孩子一起玩,在玩耍中,孩子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相处。他们学着去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通过谈判和妥协解决冲突,无形中为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做了铺垫。小时候如果能够组织一群人去玩,长大了自然也能组织一群人去创业、去研究,这些能力都是相通的。佩莱格里尼说:“你可以从老师那里学会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你无法因此变成社交强人,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会变得越来越强。通过与同龄人互动,孩子逐渐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无法接受的。”
3.会玩的孩子创造力强。在自由玩耍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受到锻炼,因四肢运动与大脑思维之间的生理联系,而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评论事物、喜欢尝试,这种孩子善于思考,反应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他也总是有新鲜玩意儿能激发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热情。这种能力放在学习上、工作中也是一样,面对问题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有多种思维,一定比只会死读书的孩子强。事实表明,玩耍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之所以给大家说这些,是想告诉家长们,如果孩子仅仅是死读书,而不会自己“玩”,不会带着身边的孩子“去玩”,那么在未来,他的社会融入能力就会比那些擅长玩的孩子慢半拍。当家长都在抢占“起跑线”的时候,你的第一步就输掉了。家长培养孩子,都是希望将来他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体现孩子的自我价值,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老老实实读书考试的孩子吧!
培养孩子好好玩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指出,玩耍才是对学习的真正激励。对学习的真正激励,主要来自内心的激动。这需要理解三个因素:玩耍、激情、信念。玩耍是一种基于探索的学习,它可以导致年轻人产生激情并孜孜以求,并将激情转化为更深层的信念。即通过玩耍,将好奇心、兴趣变成激情,并成为一种信念和目标。因此,有意义的玩耍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在这里给家长们介绍几个培养孩子玩的好方法。
1.参与互动游戏,学会呼朋唤友。家长不妨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教孩子一些能够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游戏,比如适合小孩子的捉迷藏、丢手绢、丢沙包等,这样,相当于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接触他人、与人交友的机会,在和朋友的玩耍中,孩子的情商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让游戏变得更有意义。
2.贴近大自然,玩“绿色游戏”。家长带着孩子亲近自然,除了调节心理状态、增进亲情外,还可以预防“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电子产品成为生活中不可取代的部分,城市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几率增大。所以,家长不妨在天气好的时候,多带着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和四季的变化。
3.走进文化历史长廊。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概括了每个人获得真知的途径,强调了读书学习和亲身实践的关系,二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文化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可以是鲜活的。当孩子离开书本,真正来到这些昔日听过但没见过的地方,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走进博物馆,走进那些古老的建筑,走进名胜古迹,领略和感受不同的风俗,这会让孩子对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激发创造性,鼓励多动手。创造性游戏是指由幼儿自己想出来的游戏,其意义在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地反映周围的生活,从而发展幼儿的设计和创造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技巧。父母在家里尽量不要去限制孩子,鼓励他们去发明创造。比如,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地涂鸦、鼓励他们动手制作自己“想象”的玩具,不制止他们在家里玩水、玩泥巴、玩颜色(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的玩耍中多一些创造性游戏和角色游戏。
5.父母参与和陪伴更重要。想让孩子会玩,做父母的也要慢慢地学会玩。虽然上班很累,但想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就应该回到家后,从工作“严肃低调”模式,转换成家里的“开心果”模式,百无禁忌地陪孩子疯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想玩是理所应当,爱玩是天经地义,会玩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孩子真会玩,以玩的激情和能力来面对学习,那学校的作业、考试就不算个事儿了。
“玩”这件事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大事,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顾此失彼,别让孩子因学习而丢了“玩”的时间。
摘自“任淑一心理育儿”
(责编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