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让问题学生完美“蜕变”

2017-03-23郑宝生

教育家 2017年31期
关键词:蜕变家长老师

文│郑宝生

多措并举,让问题学生完美“蜕变”

文│郑宝生

问题学生,是指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不符合常规要求,给自己和别人、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学生。简言之,是有问题的学生。那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一,家庭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和家庭成员的错误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二是家庭成员的坏习惯,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三是特殊家庭,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单亲家庭,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孩子的问题,无法给孩子完整的关爱;四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如有些父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结果事与愿违。第二,社会原因。一些消极、腐化的生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像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拉关系走后门,非法买卖等,也毒害着孩子的心灵;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及其他“娱乐”活动对孩子的腐蚀也很大。第三,学校原因。学校是对学生实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好学生的造就,老师有功劳,问题学生的出现,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老师不会因材施教,不会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一味地批评惩罚,学生在不断受到歧视、冷漠、挫折的情况下,就会脱离群体,走向歧路。第四,个人原因。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已有知识经验等等。除此而外,偶然事件、家长的过度干预等等,都会造成问题学生或者学生的问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孩子塑造成什么人,是他周围社会关系合力影响的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的教育本身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就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巧的方法。首先要研究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方案,征得各方的配合。要研究个体的家庭、社会环境、学校及老师、成长过程、偶发事件等等,和学生本人、父母、老师、同学座谈,对学生的言谈、举止、操行、学习成绩、学习过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教育策略上来说,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心理疏导。对焦虑、焦急、粗心、注意力易分散、恐惧、逆反、自卑、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要由专业教师制定方案,专业教师、家长、任课老师共同完成。

第二, 改变家庭环境。家长应该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或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听听孩子倾诉。关注孩子的交友,不可忽视孩子微小的变化和异常举动。

第三, 让孩子自己多实践。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不是独生子女没能力,而是我们较多地代替了他们,而使他们丧失了能力。该交给孩子做的,一定要交给他们。孩子在实践中,会有自信心,有成就感,有创造的趣味,有应用验证知识的机会,有改正缺点错误的时空等等。可以说,实践是改变孩子、教育孩子、矫正毛病的最好方法。

第四,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教师首先要有爱心,爱孩子;要有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能通过孩子的表象,发现他们的问题,并且有办法加以引导或者阻止。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做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权威、英雄,让孩子尊敬、崇敬、学习,这样,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把做人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在人生的早期较多地掌握一些优秀的文化。

第五,提高识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多多传递正能量,构建健康的心态,对社会上流行文化中不健康的东西要有识别、抵制的能力;要让学生全方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增强社会的生存能力。

许多问题学生,其实不是问题学生,只是他们太聪明了,行为举止超越了我们的评价标准,或者是一些孩子的行为恰好处在我们评价标准有争议的地方。如果我们断然下结论,可能会毁掉天才,追悔莫及。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怀着一颗大爱之心,去教育孩子,给予他们帮助。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蜕变家长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