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课走班: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2017-03-23张守利

教育家 2017年31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室意识

文 | 张守利

选课走班: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文 | 张守利

2016年3月份,山东省发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即“3+3”。第二个“3”是指学生可以从语数外之外的其他学科中任选三科,“任选”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文科、理科概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学科。这就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呢?

要有紧跟时代步伐的意识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必须要熟悉了解改革方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充分熟知国家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式方法。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有身份转变意识

“选课走班”之后,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班上学生被分散到各个教室,传统的班级消失了;教师在同一个教室,但每节课见到的学生却不一样;学生每节课的老师不一样,教室不一样,身边的同学也不一样。

这种情况要求教师要打破原有行政班思维,转变自己以前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身份,树立全科育人意识,树立导师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对策,有效教学。

要有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

“选课走班”,就是说上课要在不同教室、不同同学的教学班进行,自习及其他时间可能要在以前固有的行政班组织。这要求教师不但要备教材,充分准备教学,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做好教学班级的管理。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习惯,了解了学生知识储备中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地落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要做好指导学生选课工作,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要通晓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既谙习诸子百家,又略通天文地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抱定终身学习的学习目标,既要深入探究,又要广泛涉猎;既要深入研究教材,又要关注社会时事动向;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又要注意时下的流行文化对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影响。

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责任更大了,时代要求教师的标准更高了。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细心而及时的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正视和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缺点和不足,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使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拥有健康的学习品质,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是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课程模式。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抱有做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的意识,要有与学生同学习、共进取的意识,这样才可能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更好地投身到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海曲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室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313”教室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