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交流分享,有效推动区域活动开展

2017-03-23丁开花

教育家 2017年31期
关键词:师幼经验环节

文 | 丁开花

注重交流分享,有效推动区域活动开展

文 | 丁开花

区域交流分享是区域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区域活动分享交流,是指在区域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交流活动的“成果”,分享幼儿不同的经验。区域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与分享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梳理和提升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愿望,还能够促进师幼、幼幼间的互动,实现共享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高质量的互动交流和分享可以有效地推动区域活动的开展。

注重交流分享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区域活动后的交流分享,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做出的努力,即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而应该重点关注幼儿是怎样经过努力探索从而获得这些知识的。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对幼儿的讨论和交流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核心作用。

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突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善于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分享信息,并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使分享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区域交流分享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活动,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二,引导幼儿与幼儿进行交流分享,促使幼儿从同伴的交流讲述中获得信息。第三,引导幼儿迁移经验运用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善于捕捉有效信息,使交流分享的内容动态化

区域活动的目标在于发展幼儿个性,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与分享环节,教师首先要根据区域活动的整体情况、幼儿的具体表现等,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选择和确定交流与分享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享作品、成果和新发现;第二,交流经验和感受,分享体验;第三,讨论问题与困惑。

交流分享方法多样化,促进师幼双向互动

每次区域活动的重点都会有所不同,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发展优势,同样的幼儿在不同区域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分享时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分享方法。

第一,讨论法。设置或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师幼共同总结的分享方法。第二,作品展示法。展现作品分享成果,体验成功的分享方法。第三,专题讨论法。围绕现阶段的主题活动或半日主题活动在区角中投放新材料后而进行讨论交流的分享方法。

尊重个体差异,交流分享的范围要点面结合

根据交流分享对象的不同,分享的范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个别化分享(可对区域中几个别较典型的表现进行分享)、小组化分享(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分享)和集体化分享(全部幼儿一起分享),个别化讲评是“以点论点”,小组讲评、集体化讲评都是“以点带面”。

真正有意义的分享交流活动,应该是能让幼儿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交流体验、分享发现自己的探索过程,通过这种分享和交流从而使幼儿以更高的信心与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新发现、新发明及新的活动成果,让幼儿间的有效经验能共享。

在组织分享交流环节中教师还应做到几点。首先,避免程序化,并不是每一次区域活动都需要交流分享,一定要避免将交流与分享环节演变成集体教学活动。其次,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把握好分享交流的时机。再次,交流与分享环节要以鼓励、支持、引导为主,避免太多批评与说教,注意灵活安排时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春蕾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师幼经验环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师幼互动那些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