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文心”: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至真追求

2017-03-23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洪艳珠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心习作作文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洪艳珠

培育“文心”: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至真追求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洪艳珠

“文心”是学生写作的母体,体现为学生的文化意识、审美观念、创新能力等。孕育学生“文心”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至真追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生活,培育学生的“敏感心”;创设氛围,孵育学生的“自由心”;敞亮生命,养育学生的“自我心”;展示评价,孕育学生的“赏识心”。

作文教学 文心 培育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作文教学应当从学生已有知识、现有能力和思维水平出发,揣摩学生写作状态,以学生文化、精神为背景,涵养化育学生的“文心”。所谓“文心”,是指学生在生命感受、体验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等。我国古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阐释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文心”是学生言语源泉,是学生写作动力。拥有“文心”,就能形成一种写作自觉、一种文化自觉。

一、感受生活,培育学生的“敏感心”

生活是生命存在状态,是学生创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创作,一方面依赖于阅读“有字之书”,另一方面依赖于感受、体验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的生活是具体、可感的,从一个场景、一件事情到一片树叶、一阵气息,都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学中,教师要培育学生的敏感之心。

中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习得许多写作技巧,而是学会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想象、思考等。学生沉浸于生活,但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却可能因熟视而无睹。因此,培养学生生活观察力、体验力和想象力就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能够让“熟悉事物陌生化”,能够纵横驰骋、变换视角地对生活进行想象,那么学生就能形成许多写作触点。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让学生立体、全方位地感受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其中,尤其要让学生学会凝视与倾听,因为凝视和倾听意味着通达事物本真状态。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2”,作文主题是“为别人画张像”。显然,这是一篇写人作文,由于三年级学生习作尚处于启蒙阶段,教师不宜拔高要求,而应引导学生从人的某一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进行写作,尤其要抓住人物的鲜明特点。由于学生很少关注身边的人、事,因此他们的人物印象都是作文书上的,写起来容易千篇一律。基于此,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用画笔画熟悉人物,最好是同学。于是,有学生开始有意观察身边学生,有学生开始在心中搜寻记忆中的人物。片刻,一个个或鲜活或可笑的人物在学生画笔下跃然纸上。接着,笔者用投影将学生画作展示出来,引发了热烈讨论,他们对画作指手画脚、评头品足,纷纷猜测画的对象。正因为有了亲身经历,有了不同视点,学生才能写出一篇篇生动的文本来。

二、创设氛围,孵育学生的“自由心”

中年级是由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向独立成篇作文过渡的阶段,因而需要创设宽松氛围,鼓励学生写作,激发学生兴趣,孵育学生的“自由心”。过早的技法训练、过高的习作要求有时会泯灭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带着镣铐跳舞”,写出的自然是空话、套话、大白话、普通话,习作于是显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气。综观当下习作教学,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将学生原本自由心灵引向一个约定俗成的窠臼。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只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才能实现学生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飞跃。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1”,要求学生将做过、听到、看见、想到的事写下来,让人看明白。教师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叙说内心深藏、隐藏着的故事。学生心无顾忌和疑虑,就会放胆陈言。如在“习作1”全班交流中,由于笔者给了学生“尚方宝剑”,创设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学生甚至向大家袒露心底事,如某时因为某事而对老师撒谎,某时做错了一件事而没有告诉爸爸妈妈,等等。有学生甚至在下课后追着我,和我耳语,讲述他们内心的“小秘密”。试想,如果没有宽松氛围,学生记忆中的一些事就可能永远深埋心底。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写作不是缺乏能力和素材,而是缺乏心灵的解放。只有解除学生心中的魔咒,学生的写作才能游刃有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真正让表达“不受限”。如果学生丧失思想自由、写作自由,那就无异于“笼中鸟”,翅膀无论如何扑腾,也划不出雄鹰的轨迹,呈现不出海阔天空的气势。

三、敞亮生命,养育学生的“自我心”

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曾经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成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首先必须为自己写作。”换言之,写作是学生敞亮生命、澄明内心的过程。中年级作文,尤其要养育学生的“自我心”,让写作映照学生生活、情趣、爱好等。当教师将学生的“私密话语”“个性话语”等从学生习作中删除后,学生习作就只能是幼稚的“大人话”了。因此,教师要珍视儿童话语,呵护儿童幼稚,保护学生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盲目过错,让学生展开“有我写作”。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2”,其主题是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笔者首先改变了教材要求,将呆板、僵硬的“自我介绍”改成“我的自画像”“说说我自己”“聊聊我自己”等轻松性话题,于是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纷纷向公众表达、推销自我。学生主动调动内隐生

(上承1页)活体验,勾起沉睡记忆,形成了言语表达诉求。其次,笔者让学生转变角色,将自己假想为“老师”,对习作提出一些要求,学生献计献策,想出了许多“金点子”。如有学生认为,可以采用“寻人启事”的方式,由学生描写外貌;有学生认为,可以运用“采访”方式,让别人说说眼中的自己;还有学生认为,可以设计“名片”,向别人推介自己等。基于学生合理化建议,笔者通过多样化活动,敞亮学生精神生命,逐步养育学生的“自我心”。

中年级作文教学应当对学生的“自我”充分肯定、包容。正如周国平所说,“在写作的王国中,我是不容置疑的王”。习作要求应当基于学生需求、诉求,而不应基于教师单向度要求。离开学生主体,作文就容易蜕变、异化成“榨文”,这样的习作注定是他人的“代言”,是虚假的、矫情的,成为学生不堪承受的重负。

四、展示评价,孕育学生的“赏识心”

中年级学生由于作文经验差异,形成的文本质量也参差不齐。在作文批阅中,教师当用赏识目光对待学生文本,以表扬、激励为主,积极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一些教师,总是用成人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动辄“刀砍斧劈”,将学生习作批得“体无完肤”,改得“满纸通红”,其结果是泯灭学生创作热情。如此,学生开始揣摩教师意图,写出的文字成人气浓了、成人腔多了,文本开始变得有意义,但却没意思了,儿童个性、趣味、思想、情感没了。因此,教师不能用一把标尺丈量学生文本,而应立足于学生个性,凸显人的写作风格。

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3”,这是一篇添画想象作文,要求学生添上动物(空中的、水里的、陆地的等),然后根据画作写一种动物。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键词,给学生写作以有力支撑。许多学生写得具体、生动。面对学生的文本,笔者让他们彼此间展开评价,让学生习作中优质资源得到放大、错误资源得到运用,普通资源得到提升。如有学生写狮子——“一头大狮子很贪睡,趴在草丛里打呼噜呢!”学生认为,“趴”和“呼呼大睡”用得传神;有学生写孔雀——“美丽的孔雀在河边散步,它张开五彩洒金的大扇子,在小河边照镜子,好像在打扮呢!”学生认为,“五彩洒金”和“照镜子”形象准确;还有学生写青蛙——“荷叶上蹲着一只青蛙,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张开大嘴巴‘呱呱’叫着”,学生认为“披”“露”写出了青蛙外形特点等。正是在温馨而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中,学生积极、忘我地投入到创作之中。评价激发了学生创作热情,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文心”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支点,也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应然追求。正是在培育学生“文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舒展自我的本质力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温润土壤,打造良性平台,为每一位学生习作积蓄能量,激活学生内在言语机制,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文心”上路!

【1】曹海永. 习作命题:挣脱“惯性思维”的绑架【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7(3)

【2】冯琛莉.涵养“文心”重建意蕴【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5)

【3】顾琴.唤醒儿童习作的“自我场”【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4(3)

猜你喜欢

文心习作作文
冬天来啦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