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天

2017-03-23贺雪丽

教育家 2017年31期
关键词:自闭症情绪儿童

文 | 贺雪丽

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天

文 | 贺雪丽

自闭症儿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基础上,既当专业教师,又当康复师,让他们在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沟通与社交能力、情绪行为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最常见的行为特征

一是玩耍与活动异常。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重复性行为或固定玩法,无法玩有规则的游戏;游戏中拒绝别人的触摸、拥抱,不合群;不喜欢公共场所,听到别人说话、笑声、嘈杂声会捂耳朵、尖叫、发脾气等。二是言语刻板、沟通困难。很多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滞或没有语言,通常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如有的自闭症儿童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自闭症儿童不懂得模仿,或者是刻板模仿,交流时他们常常重复问话者的部分或全部问话内容,却不知道什么意思,甚至答非所问。三是人际互动匮乏,情绪表达困难。自闭症儿童无法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情绪表达困难,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也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四是智力低下,兴趣狭窄,缺乏安全意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儿在正常范围,但大部分儿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有的甚至终身需要家长照顾;自闭症儿童兴趣狭窄,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他们往往没有恐惧感,安全意识匮乏。

自闭症儿童主要的训练方法

一是改变自闭症儿童的喂养方式。多数自闭症儿童喜欢吃软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不用咀嚼可以直接吞咽,因而造成自闭症儿童咀嚼能力差,下颌打不开,有些孩子嘴角流涎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请家长配合,改变孩子的喂养方式,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习惯,并且要有意识训练他们的咀嚼能力,这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发音、构音。同时,咀嚼不同种类的食物还能刺激孩子的口腔知觉,提高唇的收缩能力,更能实际体会较为抽象的感觉语词。

二是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喜欢。每次训练前,教师应主动和学生握握手。如果学生接受握握手、轻轻拥抱,老师就给孩子以奖励来进行强化。等孩子慢慢适应后为孩子们按摩,轻轻依次按摩头部、背部、胳膊、揉揉小肚子、轻拽手指等,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三是加强手部动作,培养各方面能力。可以让孩子玩嵌板、拼图、照图涂颜色等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通过拣豆子、串珠子、玩橡皮泥、沿直线剪纸、穿针引线、十字绣、折纸、掷准、用镊子、筷子夹实物等活动,加强自闭症儿童手的精细动作,锻炼他们手眼协调。

四是听觉统合训练。通过特殊音乐治疗—数码听觉统合训练(癫痫症、精神分裂症等除外)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听觉统合训练主要是通过聆听一组经过专门过滤和调制的音乐来刺激孩子大脑听觉皮层,使大脑听觉皮层重新组织,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紊乱和情绪失调的目的。训练时要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回家多陪孩子听一些篇幅短小、节奏分明、音乐表现力强的古典音乐,尽量用孩子能明白的词语,告诉孩子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五是家校联手,共同干预,促进孩子进步。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处处是教育。在家里要教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漱,自己吃饭、收拾碗筷,学着做些简单的家务,如叠被子、丢垃圾、削土豆皮、洗袜子等,为今后独立生活打基础。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学跳绳、骑自行车、游泳、轮滑等。要带孩子到超市购物、到公园、景点玩,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开阔孩子的视野,放松孩子的心情。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是慢工出细活,甚至很久看不到效果的工作,训练的目的是为孩子将来生活自理、融入社会打基础,能让孩子“听得懂、说得清、能交流”。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的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自闭症儿童一定能日渐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芝罘区辅读学校)

猜你喜欢

自闭症情绪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