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儿童小说导读课,增强孩子的“阅读期待”

2017-03-23王如清

教育家 2017年30期
关键词:阅读期待希姆布鲁诺

文 | 王如清

上好儿童小说导读课,增强孩子的“阅读期待”

文 | 王如清

儿童的阅读一般经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亲子阅读阶段,以听读、看图为主;第二个阶段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不识字,阅读依然以听读、看图为主,但已逐渐开始一些自主阅读;第三个阶段是小学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逐渐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应该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这一时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对孩子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儿童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集中紧凑,符合儿童生活和思想实际,成为儿童阅读的首选。教师若能针对阅读内容的特点,在关键之处设疑激趣,便能激起孩子阅读的欲望。在小学高年级段,有必要通过多种方法,上好儿童小说导读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导读的魂之所在。

戛然而止,引起兴趣

这种做法适用于紧凑、曲折、离奇的情节内容。读,要读那些一下子就能抓住心的内容;止,要止在离奇转变的节点上。《鲁宾孙漂流记》中,我选取了第五章中的一段内容:“一天中午,我正走去看我的船,忽然在海边上发现一个人的脚印……这简直把我吓坏了……我断定那是野人的脚印,我得弄个野人来。”野人这部分内容是全书最吸引人的情节之一,而教师的叙述恰好停在这里,给了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由此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尝试创作,对比原创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非常贴近孩子的故事。《全世界请原谅我》一书是我国金牌作家徐玲所作。在导读时,教师首先设疑: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网络游戏的书,这有可能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即将中考的男孩的故事,这有可能吗?学生根据课题、封面插图猜测,并出示几个相关情节来验证,推断出大概内容。接着请学生自己创作,当堂列出提纲,并全班交流。可以想象,孩子们的创作基本都是生活的写照,当然与文中父亲早逝、母亲隐瞒病情、网瘾反复等情节相去甚远。此时,告诉孩子,你们设计的环节,书中大多是有的,因为小说是源于生活的,但书中的情节远不止你们想得这么简单。此时孩子的阅读兴趣立刻被点燃。

结局入手,倒追情节

剧透讲艺术,导读有学问。知道几点,模糊一片,这样的境界最容易产生阅读期待。《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讲的是二战期间,军官儿子布鲁诺结识了犹太男孩希姆尔。有一天,布鲁诺穿上和希姆尔一样的条纹衣服,到集中营探险,却不幸被赶入毒气室毒死了。根据阅读内容的复杂性,我将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先让学生知道结果,再逐层倒追情节。第一环节,布鲁诺的家住在集中营旁边。学生在初步了解人物的基础上,脑中就产生了无数的小问号。此时,让他们往前追一追情节,学生兴趣盎然。接着再出示第二个环节,布鲁诺和希姆尔是好朋友。随后提供一些重点情节,供学生粗读,了解大意。第三环节,欣赏同名电影的结尾,并让学生带着“是谁杀死了布鲁诺”这个问题,再读全书。

经典语录,串连故事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在设计导读时,可以从经典语录入手,让学生直接从语言中感受她的精神追求。如:“即使整个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会没有朋友。”“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学生能从这些语言中感受到简·爱的自尊、追求平等和幸福的信念,从而激发起阅读热情。

导读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故事情节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不断升级的事件矛盾来入手,激起悬念;环境描写突出的内容,可以由环境猜测、推想情节……

从阅读心理的角度看,适当的阅读期待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教师只有在学生和阅读内容之间做好平衡,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期待”的作用。设计导读时要选准切入点,确定好思路框架,还需要在设计中加入很多环节,以使导读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期待希姆布鲁诺
并列金牌 友谊长存
布鲁诺
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
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回归文本的价值体验
小布鲁诺的疑问:爷爷究竟在哪里?
阿富汗副总统因病去世
一切
电话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