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蓝图美好 落实任重道远
——学习《发展规划》有感
2017-03-23徐州老年大学唐晋元
□徐州老年大学 唐晋元
规划蓝图美好 落实任重道远
——学习《发展规划》有感
□徐州老年大学 唐晋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终于颁发了,《发展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老年教育界的同仁们无不为之欢呼!
学习《发展规划》,感触颇多。顶层设计,鼓舞人心。
揭示本质,明确方向 《发展规划》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揭示了老年大学的本质属性。
近三十年来,对老年大学的本质属性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年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在西安举办的校长培训班上明确指出,老年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教育,但仍有人一直在讨论老年大学姓什么的问题。现在国家以文件形式统一了认识,为老年大学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做的不再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而是贯彻、落实。
是教育,就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把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能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俱乐部或活动中心,更不能认为老年大学就是哄老年人玩玩。
老年大学不仅要遵循老年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还要根据各校的实际,办出自己的特色。
目标明确,任务艰巨 《发展规划》列出的五项目标,具体明确。五年规划,拟定了五条目标,既具体又明确。最后提出:“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 为老年教育拟定了一条难度较大的硬性指标。除老年大学自身努力外,更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协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发展规划》列出的五项任务能否完成,首先取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其次决定于有关部门协助与配合;最后要看各老年大学领导班子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五年规划,已过去一年。落实《发展规划》,任务艰巨;全体同仁,任重道远。
措施具体,重在落实 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得力措施保障。在《发展规划》列出的五项措施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的落实。即:党委领导、政府统筹,五部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是落实规划的必要前提。将老年教育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绩效考评内容是办好老年教育最重要的保障。将老年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保障老年大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一条措施的落实是关键,这会为《发展规划》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深入宣传,层层推进 《发展规划》的落实,不能靠观望、等待,要宣传、要争取,要有所作为。
广泛宣传《发展规划》,争取家喻户晓,形成社会舆论。主动汇报,寻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经常听到一些退休后到老年大学工作的领导发出这样的感慨:“以前在位时想不到老年教育;现在想到了,但做不到了”。我们要借《发展规划》这一东风,争取让每一位在任的领导,都能想到并能关心老年教育。
落实《发展规划》,借势发展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老年大学要注重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不断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实际行动落实《发展规划》精神。
拓展思路,协调发展。《发展规划》提出的“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开展老年教育”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老年大学要在优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的基础上,努力开辟第四课堂,指导学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第一课堂要“精”,要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课堂要“细”,重点是要指导学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三课堂要“实”,既面向本校学员,又可面向社会。这也是落实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重要措施。第四课堂是指导学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这是创新网络教育的新手段,要“新”。
四个课堂协调发展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在信息化社会里,随着老年大学学员年龄越来越年轻,接受新事物、新信息能力的不断增强,网络这一学习平台,将会越来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校制宜,特色发展。《发展规划》提出的“特色发展”,既是学校兴旺的基本保证,又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各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各异,没有可比性。各校应根据规划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
落实规划、借势发展,是每一位老年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们在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期待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正重视;期待《发展规划》的逐条落实;期待老年教育的春天尽快到来!